吴哥,心理之旅

Flora 吴
创建于2018-01-09
阅读 22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吴哥窟,是记忆中历史书上一张黑白的图片,是少女时代在世界之窗看到的那一个小小的模型,是多年前那一部已记不起剧情的电影中,参天古树丛中的一片残垣断壁……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了去那个神秘的地方看看的冲动,而这冲动一直在我的心底却未付诸于行动。

        成行却在偶然间,年底与同事谈起年假还没休完,出去走走吧 ,讨论旅游地点开始并未想到柬埔寨,后来突然想起多年未实现愿望,在我提议下,几位同事定下了去吴哥。虽然最后成行的时间落在了第二年,用的是新的一年的年假,我们还是出发了。

1月3日,从澳门出发,抵达暹粒机场。Seam Reap,这是暹粒的英文名,同行的林姐说,小时候家乡有句吓唬小孩子的话: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去暹罗旮旯。暹粒,暹罗,想必指的就是这个偏远贫穷、无人问津的犄角旮旯SeamReap?暹粒机场不大,接下来因为飞金边来回,我们又光顾了这里几次,发现本地出发也就一个登机口,国际出发也就俩登机口,经济确实不怎样。当晚入住kingdom angkor hotle,条件还算可以,就是WIFI不给力。

第二天,目的地,吴哥通王城。离住的小镇也就20-30分钟的车程,那一片神秘,莫名其妙被世人遗弃的古城。

第一站,巴戎寺Bayon temple

巴戎寺坐落于吴哥通王城之中心点,始建者:苏利耶跋摩一世;重建者是吴哥王朝最伟大的统治者阇耶跋摩七世。是这位统治者为自己建造的佛寺。据说每一座宝塔上四面佛的原型就是阇耶跋摩七世本人。传说中的高棉的微笑也就在此。

巴戎寺共分三层,下两层为正方形,外侧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顶层为圆形,树立佛塔。当时的高棉民众也信奉印度教,巴戎寺 (Bayon) 的宗教图像以佛教为主,融合印度教,是阇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藉由宽大的宗教政策,让民心回流国王权力中心的缜密考虑。据我们的柬埔寨当地导游李文弟,小弟哥说,东南部分供信奉佛教的民众拜祭,而西边部分供信印度教的民众拜祭,两个宗教和谐融合共处一国一寺,也只有这位伟大的国王能做到。巴戎寺最著名的是刻在塔身的巨大的四面佛,象征着当时高棉王国的强盛。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佛像,代表国王能耳听八方,眼观六路。而寺中54座耸立的佛塔代表当时强盛的王朝统治者着54个省,高低大小不一代表着不同省的经济实力强弱不一。

清晨的阳光洒在残垣断壁和巨大的石柱上

四面佛:49座佛塔均为巨大的四面佛雕像,佛像为典型高棉人面容,据说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佛像脸带安详的微笑,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

巴戎寺的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从王宫征战到市民生活应有尽有。但由于时间关系,无缘一一浏览和欣赏。

林姐是信佛之人,她说,不要与佛像合影。但古庙中各个方位的石柱,石门,石窗,却是游人最爱的留影地。在斑驳沧桑的背景下,人却显得特别精神。

第二站,塔布伦寺。

西门入口,高大挺拔的大树拔地而起,目前这座寺庙正在被丛林吞噬,盘根错节的热带树木侵入石块中生长,在撕裂寺庙的同时又支撑着庙宇,使其不完全坍塌。由于树根与寺庙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人们对文物的保护也无从下手,无法想出既不让古树枯萎,也不让古寺受损的方法,也只能眼看着两者更深地结合。也许有一天寺庙会被丛林彻底吞没,但目前仍然可以欣赏到参天古木与高棉寺庙令人惊叹的纠缠。

古墓丽影其中一个场景的拍摄点

盘根错节的古树树根,蔓延缠绕,深深地扎入石缝,牢牢地抱着石梁,与古庙融为一体

一千年前,这一座座由巨石垒造,造型宏伟,雕刻精美的宫殿城池不知是何原因被整体废弃,被人遗忘。千年以来,经历战乱烽火,自然侵蚀,丛林吞噬,盛世繁华不再,灿烂堕入荒芜...…漫步古寺,只遗石壁青苔,树掩藤缠,秘境古域,惑然谁解。

第三站,小吴哥

小吴哥,是此行的重头戏,世人提到的吴哥窟常常是指这里,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这是高棉吴哥王朝遗留下来保存修复得比较完整的一座寺庙,寺庙的规模和周边的旅游设施也比之前看到的两座寺庙要大和齐全一些。吴哥窟又称吴哥寺,据说是印度教供奉毗湿奴神的神庙。

台基、回廊、蹬道、宝塔构成吴哥寺错综复杂的建筑群。其布局规模宏大,比例匀称、设计简单庄严,细部装饰瑰丽精致。全部建筑用砂石砌成,石块之间无灰浆或其他粘合剂,靠石块表面形状的规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结合在一起。

暹粒机场看到的吴哥窟模型

远眺小吴哥。吴哥寺前有一个开阔的湖(后来才知道应该是护城河之类,有190米宽,只因为有这宽阔的河水阻挡,原始森林才没有侵蚀入庙宇,吴哥寺才得以保留比较完整的样貌),柬埔寨人在上面搭了一座白色的浮桥,过了桥就到了吴哥寺前的围墙

吴哥寺的围墙

游客都从这里进入吴哥寺

进入围墙内,中轴线上的一条通道直通寺内的主建筑佛塔,佛塔中间一个,在四个方位各有一个,但在行走在中轴线上的通道望向佛塔,因为方位问题,却只能看到三个,柬埔寨国旗上的吴哥窟也就是这个方位看过去的三个佛塔。

导游说由入口一路往佛塔的方向,分三层:地狱,人间,天堂。话说没跟紧导游,没听到刚刚已经过的地狱有何说法,却听到了在"人间"的这一层,有四个水池,与中国的风水学里的金木水火土类似,古代高棉人却讲究风、水、火、土,十二个月份出生的人分属四相,不同属相的人要在"人间"对应的这四个池中洗漱干净后,再往上一层的天堂去朝拜。

没有水的水池

寺庙里的小沙弥

石壁上满是形态各异,婀娜多姿的小仙女浮雕,这些小仙女衣着装束和发型各不相同。 这一群手足舞蹈的美丽仙女叫做阿帕莎拉,又被喻为是东方的蒙娜丽莎,相传是由浪花所变成的。宏伟的吴哥窟正因为有了这群俏丽的仙女环绕,而整个鲜活了起来

窗子上的雕刻石柱

第三层的天堂,高耸的佛塔就在这上面

上第三层的石阶十分陡峭,必须要手脚并用地匍匐攀爬才能上去。据说是为了让朝拜的人们体会攀登到天堂的艰辛不易。因为太危险,现在各个台阶都封闭了不让攀爬,只留了后面的一角,顺着原来的石阶搭建了木梯,供游人上下,而且限定上去的人数。排队上去的人实在太多,林姐和佼佼当时就放弃了,我觉得不上去看看有些遗憾,就和琴琴坚持排了一会,后来还是觉得时间有限,放在排队上太可惜,无奈放弃了。

穿过寺院东门,是整个庙宇最安静的一隅。这是整个寺院的最后部分,游人较少来到这里,时间已是午后偏晚,这座寺庙与别的寺庙不同,正门朝西开(这也是一个谜团)。面朝东坐在石阶上,这时太阳从后面投射过来,适合这样静静地发发呆。

姐妹们,感谢有你们的同行。

离开后院,转到寺院的左侧,又是另外一副景象,阳光虽然已西斜,却依然灿烂,站在左侧庭院的草地上,向上仰望着耸立的石庙,有一种别样的肃穆。

离开主建筑群往回走,找到了能看全五个佛塔的角度,五座塔倒影在开满莲花的池塘里,这是经典的明信片风景啊。如果想看吴哥日出,这里是必须占领的观景地。橙红的太阳从塔后缓缓上升,那一刻应该是很令人震撼的吧!留一些念想,留待下次吧😊

在池塘边拍照流连了一会,太阳就快下山了,看不到日出,吴哥的日落也别有一番风味。游人开始减少,落日余晖中的千年古树,树下嘻戏的孩童……一片静谧和谐。柬埔寨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度,多年的战乱纷争,颠沛流离,民不聊生,会使这个国家的民众更珍惜,更享受这难得的和平吧。

与其说是吴哥寺的日落美景让我们流连,不如说是不舍在吴哥寺的每一寸时光,虽然集合时间已是越来越近,可我们谁也不愿或不舍离开,直到最后一刻我们四个才匆匆往集合地点赶,手机里已响起领队催促的信息声:全世界都在等你们了……

同样不舍离去的外国美女

吴哥,让人心里空空地来,满满的走……

阅读 2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