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温暖世界,能源改变生活 。2023年10月24日上午,“齐鲁科学大讲堂”山东省小学科学网络教研第114期如期举行。东营市全体科学教师再一次齐聚钉钉平台,认真参与本次活动。
本次线上教研活动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由三位老师进行课例展示;第二阶段是由东营市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秦艳军老师对三节课进行点评;最后是卢巍主任进行总结点评。
课例展示
第一节课是东营市东营区科达小学的徐菲菲老师执教《太阳能》,徐老师以一张晒粮食的图片导入,询问学生太阳的能量是以什么形式传递的,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水循环,植物的光合作用都需要太阳能。探究阶段先让学生交流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能产品用到了什么共同装置。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画出电路图并组装太阳能小车,完成探究后让学生交流可以设计什么样的太阳能产品?以及怎样改进太阳能产品?最后通过视频了解我国太阳能开发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并引发学生思考未来如何处理太阳能电池板的问题。整节课徐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并树立合理开发太阳能的意识。
第二节课是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和体育事业中心许建秀老师执教《常规能源》,许老师用煤炭和石油标本,快速引入课堂。探究阶段首先让学生了解煤、石油、天然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又让学生充分感知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他们,同时也引出能源和常规能源的概念。然后引发学生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原因的思考,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类整理、分享交流等方式研究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最后在交流评价环节给学生介绍常规能源的现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
第三节课是东营市海河小学孟庆福老师执教的《开发新能源》,孟老师用一段视频让学生发现这是什么场景,有什么现象?既让学生回顾常规能源的知识,又通过出示图标让学生亲自感受到能源的紧缺,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改变现状,顺利导入新课——开发新能源。探究阶段先让学生分享交流查阅的有关新能源的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并记录太阳能、风能、可燃冰、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并总结出新能源的优点。紧接着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工程师,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场景和地方来建造风力发电站和太阳能发电站,然后通过视频介绍可燃冰,让学生分享短片中的先进装备和技术,并明白了科技的进步能让新能源的开发成为现实,最后引入《荀子.富国》“节其流,开其源”一句话让学生明白要节约常规能源,开发新能源。
专家点评
东营市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秦海军老师首先对比分析了三节课在2017年课标和2022年课标中对应的要求,然后分别对三节从教学亮点、教学活动建议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细致的点评,明确指出每节课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三位老师的课堂设计都能围绕着核心概念组织教学内容,并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
在研讨的最后,由山东省教研院卢魏主任进行最后的点评引领,从专业的角度细致评价了三节课。《太阳能》这一课,卢主任分别从太阳能在大自然中的利用和人们怎么利用太阳能进行了指导,并且指出了太阳能带给人们的利和弊;在《常规能源》这一课,卢主任指出了常规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大气层的影响,以及产生的温室效应对自然界中动植物的影响;在《新能源》这一课,卢主任指出除去常规的水能源,潮汐能之外,还列举了自己出差去朝鲜的一个生动的事例,同时她还给大家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我们科学课要给学生讲述大概念,从更高的层次上来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让我们的知识迁移性更强;第二,我们教育要影响孩子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第三,指出我们的科学课要研究深,研究透,老师的课堂把控能力要提高上去,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全省科学老师的教学水平。
学习掠影
教学研讨,名师领航。每一次的教研都如沐春风,收获满满;每一次的学习都感动于心,受益匪浅;每一次的反思都扎扎实实,潜心内化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相信老师们都能在收获成果的希望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