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乡村高质量发展最深厚的动力。近年来,浚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常态化、长效化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培育文明乡风,积极挖掘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典型案例。
一、浚州街道甘草庄村——“巧用积分制,建文明乡风”
浚县甘草庄村坚持党建引领,以“人”为中心,按照“服务为民、管理靠民、治理惠民”原则,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身边事入手,将文明乡风治理的具体事项细化分类、赋值量化、打分考核,根据积分给予相应的精神鼓励、物质奖励和行为约束,以数字量化之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甘草庄村以户为单位建立了积分档案,将村务管理、环境卫生整治、好人好事、疫情防控、孝老敬亲、邻里和谐、移风易俗、勤劳致富、公益事业、志愿服务等内容纳入积分项目。 对于村民获得的村级、街道级、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表彰奖励,积分分值从2分至125分不等。同时,村里还设定了道德失范、邻里纠纷、子女辍学、房前屋后杂乱无章、乱搭乱建等扣分项目,有针对性地设置积分项目,合理调整赋分标准,建立起动态管理、可操作性强的积分制度。
为了保障积分量化的公平性,该村专门成立积分认定小组和监督管理小组。村“两委”定期通过民主议政日会议、公示栏、微信群等途径公示积分情况,经监督管理小组核实后,由村委会或积分评议小组建立积分管理台账,核发当月积分卡,力争做到每户积分准确无误。
甘草庄村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村民自治能力,以积分制推进了乡风文明大提升。
二、伾山街道西杨玘屯村——“村规民约接地气,移风易俗有底气”
为加大治理农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力度,西杨玘屯村立足本村实际,结合风俗习惯,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意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
为保障《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落地生根,红白理事会理事长的人选由经验丰富、服务热心、坚持原则、执行力强、善作敢为的党员担任,红白理事监督会由“百联户”代表担任,对红白喜事全程服务,跟踪监督,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党员签订承诺书,发挥模范作用,引导群众遵章守规,共同执行。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婚丧喜庆事宜报备制度,成立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张口搞宣传,动手搞服务。建立红白事管理台账,一月召开一次理事会和监督会会议,商讨研判落实情况,及时掌握办事新动向,发现违规违章者依章程进行处理,把遵守村规民约和按章办事的家庭和个人纳入乡村光荣榜,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给予相应的奖励。
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广大群众积极响应、自觉遵守、依章办事,遏制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红白喜事回归本真,移风易俗成效显著,形成了反对铺张浪费、倡树文明节俭新风尚。
四、浚州街道理峪村——“留住‘真善美’,扬弃‘假恶丑’”
理峪村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弘扬文明新风,规范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积极倡导孝老爱亲、厚养薄葬,践行殡葬新风,抵制高价彩礼,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采取多种措施留住“真善美”,扬弃“假恶丑”,让民风返“朴”归真。
“立规矩”约出“幸福方圆”。村两委采用疏堵结合、循序渐进的方式,多次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意的《村规民约》。根据《村规民约》规定,红白喜事用烟每盒不超10元,用酒每瓶不超30元,用车不超6辆;出嫁闺女提倡不要彩礼,男方自愿赠送的也应少收,一般不超6万元。对遵守红白理事会章程的,评选文明家庭和道德模范时优先考虑,违反本章程的,红白理事会不再参与,取消陪客支客等服务事项,取消村集体福利待遇。
“强宣传”推动“移风易俗”。理峪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目标,树立“全面覆盖、精准滴灌”理念,在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创新宣传形式。召开座谈会让村民回忆老家的规矩,想想以前的淳朴民风,使村民有了改变不良社会风气的源动力。投资5万余元,通过绘制道德漫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设立善行义举榜,宣传文明乡风、道德法制、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内容。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作用,组织适龄未婚女青年集体宣读“不要彩礼要幸福”倡议书,签订“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49份。
“树榜样”引领“城乡大美”。每月开展一次“道德讲堂”,邀请评选出的“好婆婆”、“好媳妇”等道德模范,讲述自己的故事,让群众学习身边榜样,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充分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村广播、村宣传栏等阵地,正面宣传评选出的乡村光荣榜、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事迹,带动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
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