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粤府(2021)55号)及《云浮市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相关精神,提升我市高三课堂教学及高考备考质量,云浮市教育局教研室开展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视导活动。10月23日下午,在云浮市教师发展中心林健副主任,罗定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韦润成主任的带领下,由各学科教研员组成的视导团到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开展了高三年级各学科的听课、评课视导活动。
我校张永南校长和梁天锦副校长带领高三级各学科备课组长陪同视导团分学科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高三语文视导课在高三6班进行,由唐智慧老师授课,内容是《掌握设错方式,做好诗歌选择----诗歌阅读复习之选择题》。唐老师的课堂运用导学案辅助教学,以学生讲评为主,落实诗歌选择题的两大类设错方式(1.在重要诗句、关键词语的理解上设错;2.围绕形象、意境、 情感、技巧、语言等考点设错),深化对诗歌的理解,提高选择题的答对率,体现了语文学科高考核心素养要求。整节课唐老师善于鼓动、循循善诱,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得到听课老师的认可。课后,听课的领导与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本节课教学进行探讨。云浮市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谭兰英主任肯定了这节课的主要优点在课堂容量大,能大胆翻转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参与度高,完成难度较大的诗歌阅读教学。同时,也得到谭主任高屋建瓴的指导,她建议我们在接下来的语文复习中更应该合理安排复习,规划讲练时间,夯实基础知识,注重知识的反馈,踏实备考;并多走出去,向兄弟学校学习,进一步优化我们的课堂。相信后面我们能够接续前力,步履笃定,推进备考,更上层楼!
高三数学视导课由肖永弘老师在高三5班进行授课,内容是《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肖老师由回顾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入手,与学生一起归纳,并教学生准确识记球、棱(圆)柱、棱(圆)锥、棱(圆)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然后让学生独立作图,剖析立体图形,计算出相关数据,最后算出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的培养,注重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运算技巧的点拨,注重抓住学生易错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的讲解,注重师生的堂上互动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后,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们都对这节课作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并对课程内容进行细分和一题多解提出了宝贵意见。最后,云浮市教师发展中心胡明辉教研员对立体几何这模块在高考中的分值、题型、难易点、课时安排、内容编排、复习的重难点如何突破和基础知识如何落实等作出了详细的指导。
林艳花老师在高三9班上的视导课为《非谓语动词在写作中的运用》,该节课利用了“杭州亚运会”这个大情境作为设计背景,通过运用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和不定式结构优化句子表达赛事和介绍杭州,并将知识运用到语篇润色,生动又有趣味,落实了课堂情景化教学,既夯实了基础,又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云浮教师发展中心林健副主任和罗定教师发展中心张梅教研员对这节课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好评,认为这节课型结构设计好,主题突出鲜明,层层递进,由句子运用到语篇优化,为学生搭建了运用非谓语动词进行写作运用的脚手架。林健副主任还高度评价了英语备课组团结协作、备课深入、充满活力,希望在以后的备考中能继续发扬团队的优势,回归教材,深入备考,提高课堂效率。
高三物理视导课由张灿娇老师在高三8班进行授课,内容是《动量与动量定理》。张老师由生产生活中的多个有关缓冲的事例入手,以具体的物理情境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的物理量,典型例题突出,冲量、动量的变化量和动量定理的矢量特点,引导学生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多次让学生讲题,提升了课堂的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后,听课的领导与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本节课教学进行探讨,云浮市教师发展中心物理教研员黄国颖老师赞赏的说到,张老师的这节课一节非常优秀的高效的课,知识复习全面到位,无盲点,重点空出,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重视基础,层层深入,是一节优秀的复习课。同时也提出物理受力分析的重要性。建议在往后的教学中要多注重引导学生画受力分析图。希望廷中备课组继续团结奋斗,深入备考,争取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三化学视导课由覃本庆老师在高三(11)班进行授课,导视课反馈意见为:
总评:优秀,欣赏
优点:
1.课堂问题导向,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导学案题目设置合理,各种题型兼顾,跟高考题型接轨
3.聚焦化学核心素养(从宏观、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建议:
课堂还可适当拓展,个别化学知识可淡化记忆,多关注临界生,多培养尖子。
最后,董宪建教研员提出希望化学备课组继续团结奋斗,把握契机、寻求突破,争取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
高三生物视导课由庞兰老师在高三13班进行授课,内容为《自由组合定律》。反馈意见为:
总评:优秀,欣赏
优点:
1.导学案的导有效:课前→课中→课后的目标明确,落实到位。
2.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特别是有针对性选择学生练习,进行实物投影展示与评价。
3、教材、教辅、导学案相结合,深化和拓展考点,体现时效性。
建议:
设计导学案,分层施教,多关注临介生,多培养拨高优秀生。
最后,陈木莲教研员多次表扬,廷中2023届高考生物取得的优异成绩,殷殷叮咛要传承和发扬,期待2024届廷中高考取得更好成绩。
2023年10月23日下午,云浮市教育局历史学科何军池教研员及罗定市教育局黄有艺教研员到我校高三开展视导活动。
陈月儿老师在高三(4)上了《全球联系的建立与世界格局的变化》,陈老师充满激情,语言简练,组织学生先后完成了预习作业的检查与展示,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框架。她运用大量地图展示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空间意识和阐述历史的表达能力,较好地落实了基础,突出了重点,密切了师生互动关系。
在评课议课环节,陈老师介绍了自己课程的设计思路及目标,并反思了上课的不足。两位教研员充分肯定了陈老师本节课的主要优点,一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二是充分开发利用了教材和地图,贴近高考趋势。三是充分结合了学情,设计问题,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此外,还提出了几点中肯意见,如注意把握教学节奏,加强问题的深入探究,加强主题凝成等。
高三政治黄媛老师在高三12班上了一节一轮复习课《世界的物质性》。云浮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政治教研员伍燕坤老师,罗定教研室政治历史教研员刘瑛老师与高三政治备课组老师参加听课及评课活动。伍主任在评课活动中总结了以下亮点:
1、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开讲时事小讲堂分析考点的形式导入,导入很新颖,有趣味性、启发性,充分展示了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要求,也给了一个舞台让学生展现他们的才华和优点,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通过展示学生导学案的思维导图,并让学生讲解思维导图,最后对比老师的思维导图,充分体现了课堂气氛的民主性,摒弃了传统课堂老师就是权威,一切以老师的为标准的传统课堂思维,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思想活力。
3、通过时政热点视频、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了思政课堂密切联系时政的特点,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激发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意识,落实了立德树人的课标要求。
高三地理视导课由陈海燕老师在高三3班进行授课,内容是《山地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陈老师由罗定风车山的旅游见闻入手,与学生探究山地对植被、气候土壤、河湖与聚落分布的影响。课堂以山地作为主线进行情境化深度教学,落实地理学科高考核心素养要求。夯实学生的基础,有基础知识梳理、活动探究、高考体验、能力提升、学习小结等建构了高效学习课堂。课后,听课的领导与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本节课教学进行探讨。罗定市教师发展中心地理教研员黎金才老师高度赞扬了廷中的高三地理备课组的备课水平,主要优点在突出了主题教育,与可视化教学,重视基础,层层深入,是一节优秀的复习课。云浮市教师发展中心地理教研员赵汝倩老师赞赏的说到,本节课素材鲜活,课堂的创新性很强,采取本土案例进行原创题创设,质量很高,体现了备课组的教研实力,授课老师能关注学生状态,及时反馈,一境到底,将训练与答题思维构建结合,课堂高效。
在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会、领会新的高考理念,积极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此次高三各学科视导活动,云浮市教师发展中心、罗定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视导团为我校高三教学及高考备考工作指明了方向,将进一步促进我校高三教学及高考备考质量的提升。
文字来源:高三级各学科备课组
图片、编辑、排版:教务处
审核:梁天锦副校长、陈瀛洲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