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现有发展水平及家长存在的育儿疑惑,特开展了本次5120读书沙龙活动。
经常会听到父母对孩子说:要跟小朋友分享,你看看,融四岁,能让梨,你不能这么自私自利。”到底该不该让孩子效仿“孔融让梨”这一举动。针对以上问题,灵武市第五幼儿园中二班于2023年10月26日开展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该不该让孩子效仿“孔融让梨”
针对这一问题,各位家长给出了不同看法。曾骥妈妈觉得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传统文化当中一直是教育孩子学会谦让、尊老爱幼等优良品德的代表,应该让孩子学习这一优良品质;芮妍馨妈妈则觉得不应该让孩子效仿,要让孩子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
带着家长不同的看法,李老师带领家长朋友们对《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三十六卷中的心理健康篇——该不该让孩子效仿“孔融让梨”进行了阅读和学习。
误区辨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四岁就能让梨的孔融,也许恰恰说明他小的时候成长环境不友好,他的天性被压抑,表现出来的就是乖巧懂事的“假自体”,以谋求父母的关心。
理论分析
我们分析孩子的行为,一定要结合他的年龄来看。根据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2—7岁的孩子其思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最主要表现在其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上。
皮亚杰著名的“三山实验”说明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处在道德的前习俗水平,还没有发展出真正的道德观念,他们往往会因为家长的一个语气、一句话、一个眼神感到害怕或惩罚而盲目地服从承认的权威和意志。
教育启示
父母通常会因为养出了一个不符合其年龄段“成熟懂事”的孩子而骄傲,殊不知,这恰恰是养得不好得表现。2—7岁是人生的蓄水池阶段,只有先蓄满水,它才有能力给别人,但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从小就要求孩子懂事、听话、压抑孩子的天性,这个孩子就是匮乏的,长大后可能会招致更为强烈的反抗。
孔融让梨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他长大后发出了令人“宗族奇之”的言论,令曹操大为震怒,以不孝之名杀了他。
阅读之后,收获满满。家长们纷纷写下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通过本次5120读书沙龙活动,家长们也对自己的育儿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要培养一个充满自信、精神富足、内心充盈的孩子。所以,父母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先让孩子把“自我”发展好了,再去谈利他和道德。
今天的5120读书沙龙活动圆满结束,各位家长都收获了很多,希望有更多的家长参与活动,让我们一起做懂教育的家长,时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做懂孩子的家长,最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供稿:李淑雯
审核:杨艳飞 谢俊丽
时间:2023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