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知多少

别来春半
创建于2023-10-23
阅读 25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宫腔镜概述:

       宫腔镜是一项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它能直接检视子宫腔内的生理与病理变化,可用于诊断治疗和随访子宫腔内病变。分为宫腔镜检查术、治疗术、电切术。宫腔镜检查术是在宫腔镜直视下检查宫颈管和宫腔,观察子宫内膜、子宫形态变化和占位性病变的操作。对子宫内膜和病灶表面的组织结构进行直接、细致的观察,比传统的盲目性刮宫、子宫碘油造影及妇科超声检查等辅助检查方法更直观、更可靠,大大提高了对子宫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现已成为评估子宫内膜和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

宫腔镜检查的发展史:

        1840年,德国法兰克福外科医生菲利蒲·布里尼利用日光源做成最早的不同内窥镜器械,不仅可以窥视宫腔,还可以进行口腔、鼻腔、膀胱等器官的检查,故菲利蒲·布里尼医生被认为是“内窥镜之父”

    1853年,法国医生安托尼,迪思应用早期的内窥镜观察了“子宫内口”,并报告为首次成功的“宫腔检查“

    1869年,爱尔兰的潘德尼(Pantaleoni)为一位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并发现宫腔息肉样新生物。潘德尼医生首先在英国杂志上提出了宫腔镜(Hysteroscopy)的概念,又被称为子宫镜Metroscopy or uteroscopy),从而揭开了人类探索应用宫腔镜的序幕。

      1904年迪维(David)发明了远端照明和密封放大镜

      1914年,美国的享伯哥(Heineberg)首次介绍了使用液体膨宫进行宫腔镜检查,不断流动的液体可冲刷宫腔内的血液,使检查更加清晰

      1928年,德国的歌思(Gauss)教授发现膨宫液需达到一定压力(5.3Kpa)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其压力若超过7.3Kpa,液体可通过输卵管开口进入腹腔。

      1970年,瑞士的迪卓(Edstrom)等开始使用高黏度的右旋糖甘液作为膨宫液,使膨宫效果明显改善。

    由于光源、膨宫液及器械问题均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宫腔镜检查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宫腔镜手术的开展,使宫腔镜的临床应用从此开始了新的篇章。

    1978年,莱维斯(Neuwith)等首次报道应用泌尿科的前列腺电切镜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

      1981年迪科米(De Chirney)等应用电灼法破坏子宫内膜用于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者而使患者免于切除子宫。

      1987年赫兹(Hallez)等开始使用可连续灌注的子宫内膜电切器,标示着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进入新的时代

      1989年FDA正式批准使用宫腔电切镜

宫腔镜操作系统

•       宫腔镜(镜体、管鞘)

•       宫腔镜手术器械(器械、电切、止血)

•       膨宫装置(膨宫、测压)

•       内镜照明系统(冷光源、光导纤维)

•       内镜视频系统

    根据镜体是否可以弯曲分类:

硬管型宫腔镜          软管型(纤维)宫腔镜

硬管型宫腔镜 

硬管型宫腔镜 

硬管型宫腔镜 

软管型(纤维)宫腔镜

软管型(纤维)宫腔镜

根据用途分类

诊断性宫腔镜                   治疗性宫腔镜

诊断性宫腔镜

治疗性宫腔镜,治疗性宫腔镜鞘管上设有操作孔,可插入微型器械。或者有电切工作手件,可安装电极。

最常用宫腔镜

操作五大组成部分:

 光                               水                                  电                            器

 宫腔镜检查指征:

        1.异常子宫出血、生育期、围绝经期及经后出现的异常出血,月经过多经期长,不规则流血,以及绝经前后子宫出血,是宫腔镜检查的主要适应症;

        2.异常宫腔内声像学所见,宫腔镜检查可以对宫腔内病变进行确认、定位、对可疑之处还可定位活检进行组织细胞学检查,观察子宫内膜的发育情况,是否存在内膜增生或内膜息肉。不孕症(不孕、习惯性流产)观察宫腔及输卵管开口的解剖学形态,是否存在子宫畸形、宫壁粘连、粘膜肌瘤等,经宫腔镜检查镜行输卵管开口插管通液或输卵管导丝疏通。     

•      3.检查宫内节育器,观察其位置是否正常、嵌顿、断裂、残留;

•       4.宫腔粘连的诊断及分型;

        5.检查幼女阴道异物;

        6.宫腔镜手术后的疗效观察(术后二探);

        7.检查宫内节育器,观察其位置是否正常、嵌顿、断裂、残留;

        8.宫腔粘连的诊断及分型;

 总之对疑有任何形式的宫腔内病变或需要对宫腔内病变做出诊断及治疗者,均为宫腔内检查的适应症。

宫腔镜检查的禁忌症:

 •          1.全身情况:T>37.5°

•           2.心肺肝肾功能不全

•           3.盆腔情况:急性或亚急性生殖道炎症、生殖道活动性结核、近期子宫穿孔者

•          4.多量子宫出血

•          5.宫腔过度狭小或宫颈过硬

•          6.浸润性宫颈癌

•          7.早孕希望继续妊娠者

宫腔镜检查的操作步骤:

•       1、直视进入宫腔,到达宫底,等待数秒,等灌流液冲干净视野。

•       2、按顺序检查:

•       宫底→左宫角→右宫角→后壁→右侧壁 →左侧壁→前壁→宫颈管。

•       3、制定好手术策略。

宫腔镜检查的内容(四大块):

•       1、(整体):宫腔整体观特征(形态、输卵管开口、剖宫产瘢痕缺陷)。

•       2、(局部):肌瘤或息肉等病变的数量、尺寸、质地、输卵管开口的位置关系。

•       3、(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基底部特征。

•       4、周围内膜的特征(有无异型血管等)。

宫腔镜检查前相关检查及注意事项:

•       1、手术在非月经期进行,月经后一周内为最佳时机。

•        2、 宫腔内大量出血不应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 

•         3、血分析、凝血四项、病毒系列、白带、心电图、彩超等。

•       术前沟通,告知风险和替代方案:      

宫腔镜的应用:

黏膜下肌瘤: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白色平 滑,且有光泽,可见到较粗的树枝状血管或走 行规则的血管网。其表面的内 膜肥厚时,常难以与子宫内膜息肉相鉴别,此 时如果将宫腔镜前端刺入肌瘤内,可见其后免 白色的肌瘤结节。注意观察肌瘤根蒂部的粗细 及肌瘤向宫腔内突出程度。

宫腔粘连:宫腔内前后粘连在一起的组织,一般在宫腔的 中央或一边部较多。宫腔粘连可分内膜性粘连、 纤维肌性粘连和结缔组织性粘连3种。内膜性粘 连的表面与周围的子宫内膜外观相似,用宫腔 镜容易分离开。纤维肌性粘连呈淡红色或黄白 色,呈网格或壁架状,有子宫内膜覆盖,因此 表面光滑、质地坚韧,不易分离,且容易发生 子宫穿孔。结缔组织性粘连是一种瘢痕组织, 表面呈灰白色,无子宫内膜覆盖,较粗糙。如 位于宫腔中央,常需与子宫纵膈鉴别。宫腔广 泛的粘连宫腔镜无法作出全面判断、常需要子 宫输卵管造影辅助。

宫腔内解剖结构和形态异常:包括双子宫、单角子宫、 双角子宫、鞍状子宫、纵膈子宫、幼稚子宫、T形子 宫等畸形。子宫纵膈由纵膈的长度 可分为达到子宫颈外口的完全纵膈和未达到子宫颈 外口的不完全纵膈两种。不完全纵膈宫腔检查时可 在子宫腔的中央见到纵膈壁及2个长圆筒状对称的宫 腔,而且这两个子宫腔都以输卵管口为顶点。纵膈 长度是以两侧输卵管口的连接线为底线,测定纵膈 的突出部分,长度在1.5cm以内时称为弓状子宫。长 度在1.5cm以上才称作纵膈子宫。完全纵膈在宫颈内 口上方,纵膈较薄处,发生左右宫腔交通,宫腔镜 下好像不完全纵膈、但可发现宫颈管的纵膈。

子宫纵隔

子宫纵隔

单角子宫

宫腔内异物

瘢痕妊娠,宫颈妊娠

子宫内膜息肉

曼月乐环位置下移(宫腔镜下推送还原位置)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

宫腔炎症:子宫内膜炎、宫腔积脓、子宫内膜结核等

子宫腺肌病

子宫疤痕憩室

       宫腔镜检查以其对子宫腔病变定位诊断和精准治疗等优势,被誉为经自然腔道微创手术的“典范”;其在保留子宫、去除病变组织同时,恢复子宫腔形态与功能,实现子宫腔整复手术治疗目的。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的普及开展、手术器械的研发完善、诊疗方法的推陈创新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的细化规范,使宫腔镜子宫腔整复手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章丘区人民医院作为章丘区医疗行业标杆,具有绝对的资源优势,早于1999年即将宫腔镜检查与操作引入我院,每年成功进行相关检查与操作300-500例,在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腺肌病、宫腔粘连、宫腔畸形、憩室、疤痕妊娠、异物、流产不全、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甚至于生殖领域亦有相关应用,积攒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水平居章丘区领先地位,以微创手段造福了广大群众,在社会上获得了极大赞誉,未来章丘区全体妇科医护人员仍会以不懈的热忱积极投入其中,不断深耕,练就本领继续为广大群众服务!



阅读 25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