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庞老师
创建于2023-10-23
阅读 165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来临之际,为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刘向前幼儿园举行了一系列教育活动。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为什么叫重阳节]

   《易经》中“九”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

[民间习俗]

祭祖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人们会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祈求神灵降福,并推行敬老活动,传承孝道文化。

饮菊花酒

   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吃重阳糕

    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登高

       登高,是重阳节最具标志性的风俗活动。古人热衷于在秋高气爽的季节登高,最初是为了驱邪避灾,后来逐渐变成休闲娱乐、保健强身、寄托情思的文体活动。

放纸鸢

    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风筝)为主要特征的。端午时期,儿童放风筝称之为“放殃”。

00:51

  百善孝为先 ❤ ,孝敬是根本 ,中华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九月九日重阳节,在这个爱❤老敬老的节日里祝福每一个老人平安喜乐,小班小朋友们也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送来了祝福!

01:15

九月九重阳节,老人们都收到了孩子们浓浓的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老师和孩子们祝福家里的每一位老人:

增福增寿增富贵,

添光添彩添吉祥。

来自中班孩子们的爱:

手工《向日葵🌻》

心若向阳,何来忧伤?

心里有光,乐观开朗。

祝福老人们健康长寿,快乐永相随!

00:33

  年年逢重阳,岁岁皆平安,九九重阳,喜乐安康,愿所有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祝天下父母健康长寿,幸福安康。大班绘画活动《爱常在》表达对老人的爱。

久久重阳,喜乐安康。

爱别等,孝别迟。

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到老。

愿时光且慢且温柔。

阅读 16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