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育桃李芬芳,满腔热情为杏坛耕耘”。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打造真实、朴实、扎实、高效的常规课堂,进一步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校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师生的专业化成长,廊坊市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组开展了听评课活动。
白静老师从神话故事导入,展开本次《我和-------过一天》的习作课程。本节课分成两部分,分别是“写什么”和“怎么写”。针对于“写什么”这个问题,白老师结合预学单,明确本次是写故事,并写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关于“怎么写”,白老师用心精巧,设置了多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们明确了写此篇习作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写,如想要突出人物的特点,就要加入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描写,将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体现出来。随后小组结合任务单展开讨论,构思习作内容。最后,学生分享精彩片段,再做总结。整堂课教学重难点突出,创设生动学生易接受的情景,充分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洋老师本节课讲授的是《普罗米修斯》。课堂伊始,播放了学生讲述《精卫填海》的视频,并结合精心制作的拼音大转盘和连线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随后,引导学生结合任务单为故事划分起因、经过和结果,为规范学生的回答方式,高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支架,按照“人+事”的方法概括内容。
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找一至两个最触动的情节,并结合内容说一说感受到了主人公怎样的精神品质。在此环节,高老师为学生创设情景,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普罗米修斯英雄的人物形象。整堂课目标清晰,课堂气氛活跃,能引导学生自主在课本中寻找关键语句,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李美萱老师以冬奥会上古神话纪念徽章引入课题《精卫填海》,并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文章,读中思、读中学。随后以同桌合作的方式翻译古文,结合文本梳理故事情节,明确故事的起因和经过。然后以课后习题为抓手,引导学生讲好这个故事,并提供了支架,如何将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在此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选取一名优秀代表上台讲一讲,老师及时评价总结。
最后针对精卫身上的精神品质,李老师创设了情景,从古至今,由《山海经》到中华民族,举了多个事例,促使学生感受到精卫身上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代表的不仅仅是它自己,而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课后作业单,李老师设计了两部分,分别是为精卫制作人物卡和写一写想对精卫说的话,以此来巩固本节课所学。整堂课氛围良好,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设置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教研花开香四溢,同心掬得满庭芳。此次听评课活动会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素养。但我们深知,教育之美,美在生长,美在课堂。教师的学习的脚步永不停驻,我们将继续在思索中感悟,在交流中升华,在实践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