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意正浓,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2023年10月16日——10月24日,以绿园区教育局“LPL”赋能提质工程和我校“1123”工程精神为指导,以向阳文化为引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校本研修为途径,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我校进行了“春阳小学‘多元自主,溯本归真’开放课堂” 主题教研活动,深化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促进了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
一、领导重视,活动安排具有前瞻性。
对于此项主题教研活动,春阳小学教学部门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副校长李明睿带领教导处的几位主任在学期初就研究制定活动方案,针对活动的主题、形式、流程安排等细节做出详细的计划,并上报倪亮校长审核把关,及时召开组长学科组长教学例会进行落实,做到早计划、早部署、早行动,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主题多元,研究主题具有自主性。
参加活动的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道德与法治,在“多元自主,溯本归真”的活动主题下,每个学科按照不同的年级特点灵活多样的制定了各自不同的教研主题。
语文学科每个学年一个教研主题,数学学科每个学段一个教研主题,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学科每个学科组一个教研主题,由一位教师代表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五个学科确定了十二个主题,展示了十二节课。
三、课堂灵动,教学效果彰显高效性。
在活动的第一天,为我们呈现的是道德与法治和科学学科的两节课。
道德与法治学科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教研主题参加此次活动。
首先,张瑞老师带领五年三班学生走进《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课堂,课前以一首“爱我中华”的歌曲导入,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走入课堂,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出良好的铺垫。
张瑞老师通过合理设置问题,讲解国家相关的民族政策和措施,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在课堂中开展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我们要通过行动促进民族团结,为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课前通过查阅资料制作了有关民族团结的手抄报,加深了对本节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解,理解了中国今天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道法学科教师平时教学中,也会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时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瑰丽文字,优良传统美德等,鼓励学生去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
科学学科教师徐中国执教的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教学设计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课堂伊始教师实验导入鲜明,课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观感受,以学生为主导,带领学生分步制作洋葱表皮标本,并用显微镜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科学的求知欲。徐老师注重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肯定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态度,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精彩连连,孩子们探索欲非常强烈,每个小组、每位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准确地表达在具体的实物中,把“用手触摸自然,用心感受科学”的教研主题展现的淋漓尽致。相信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引导下,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一定会越来越高。
英语学科为我们展示课堂教学的是英语教师孙洪英,孙洪英老师授课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在8岁左右,学生活泼富有激情,善于表达,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浓厚。能听、说、读、写(字母)、看本课时所涉及的短语have lunch, go home, watch TV, play basketball,并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词汇和短语拓展用于进行表达。学习句型I... at...,同时在老师引导下能转述另一种表达活动。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述出几点干什么,并且能根据文本信息进行自我描述。
本课重点对四个短语 have lunch, go home, watch TV,play basket ball进行了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并学会了句型 I... at ...表达自己的一日活动。
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
接下来,张岩、郑士新、郑萌三位数学教师分别代表低中高年段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
张岩老师作为我校的一名老教师代表,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五年级数学课《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规则图形,需要学生有较强的估计能力,能根据图形的形状,会用各种方法估计出这个图形的面积,甚至能直觉地估计面积。而这种能力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上的。教师在教学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助于学生形成很好的估计直觉。教学放手后,教师能够灵活地调控课堂,有张有序地组织教学,教学有效性和开放性得到融合。
郑士新老师,是我校一年级的数学教师,这节一年级的《认识图形》的教学,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知道各自的名称,并联系生活加深对各形体特征的认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和球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郑萌老师,是我校的四年级的数学教师,《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教学让我们耳目一新。先是观察算式,发现规律,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所发现的规律。接着通过实例认识所发现的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现实背景。之后用字母表示规律,把握规律的本质。最后,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展应用意识。
本节课内容没有从生活情境入手,直接从数学算式入手,呈现学习内容,主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因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探索方法上都存在相通相似的地方,因此将他们安排在一起学习,学生在以前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于运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经不知不觉的认同了这两个规律。
接下来的语文课教学可以说是异彩纷呈。
耿薇娜老师执教的二年语文《葡萄沟》,通过歌曲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随文识字,多种方法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能够注意训练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最后通过让学生品尝葡萄并与其他人分享,深刻体会到葡萄沟的美好。
李轶群老师的一年级语文课《四季》,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通过图片欣赏的形式,抓住“尖尖”、“弯弯”、“顽皮”等词语,让同学们对每个季节的基本特点有所认识,明白四季的不同。通过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刘婉婷老师讲授的是三年级的语文课《望天门山》,从大单元教学角度出发,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反复诵读、小组合作了解诗意的方式完成对诗歌的理解。并抓住关键字词体会天门山的雄伟、长江水的汹涌。并融入了语文要素,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体会李白此时愉悦、自豪的心情,感悟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杨波老师的四年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切入点巧妙,以“中华不振”为切入点,以此展开对课文内容的鉴赏,寻找文中能够体现“中华不振”的词句,从字里行间去发掘主人公当时心情,从而对文章的各个场景进行梳理。杨老师在上课中能变着花样去读,让学生示范朗读、学生有感情朗读、全班齐读等,让同学们在读中深刻感悟到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这节课学生的朗读贯穿这整个课堂,具有浓厚语文味儿。
刘严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紧紧围绕“慈母情深”一词展开教学,通过理解和朗读重点词句来感受到母亲慈爱深情以及作者对母亲敬爱之情,并融入了语文要素,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激发了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并教育学生要以实际行动回报母亲的爱。
王立超老师的《桥》,紧紧围绕“这篇课文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汉”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重点词句来感受老汉的这一人物形象。王老师还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凭借想象将文字变成生活的画面,激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朗读感悟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四、研讨热烈,学科评价突出针对性。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师们认真观摩每一节课并做好记录 ,在每个学科课堂展示之后及时进行研讨,大家畅所欲言,交流心得感受,既有授课教师的自我反思,也有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反馈和不足之处的问题切磋,研讨氛围热烈,互学共进,教学相长。
校长倪亮、教学副校长李明睿和教导主任全程参加,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师素养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并对每一节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出指导。促进了青年教师自身素质、业务能力的快速成长。
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向阳明智,共同成长,促进学科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春阳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相信,在追寻理想的课堂中,我们能欣赏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用“向阳教育成就一生阳光”,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