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清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行摄尖峰

创建于2023-10-22 阅读2247

行摄尖峰

文/赵清

     2023年10月15日(星期日),广昌县生态摄影研究会11人,赴尖峰生态考察。

       

    尖峰乡地处广昌县东部,东与福建省建宁县客坊乡接壤,东邻福建省建宁县客坊乡,西连赤水、旴江两镇,南界塘坊乡,北接水南圩、长桥两乡。辖区总面积161.4平方千米。因境内月池村后山峰突兀,脊顶尖陡,且似“黄蜂吊薮”,故名尖峰。截至2021年10月,尖峰乡下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街道社区、东营村、新建村、源头村、东山村、黄坊村、沙背村、观前村、小坑村、东坪村、营前村、包坊村、双湖村。

尖峰乡政府驻地全景  叶志华摄影

     这次生态考察,主要是考察本地的不可移动文物和生态保护情况。早上6:30,车子在迷蒙的雾气中行进。

     天地玄黄,草木流金,秋林醉染,雅菊娉开,偷得浮生半日闲,这11人,虽在雾中,心中早已是“天之无垠,覆千秋万象于视野;地之广袤,载山水烟波于胸襟”了,个个异常兴奋,谈东说西。

开城将军殿   叶志华摄影

开城将军殿古戏台 叶志华摄影

     7:50,车子停在何家开城将军殿旁边的空地里。据说,将军殿里供奉的是赵公明赵公元帅,传说他是财神,能除瘟禳灾。它的对面就是将军殿古戏台,在后面的考察中我发现尖峰所有的将军殿对面都建有戏台,于是询问刘玉财老师,得知:在宗族文化兴盛的地区,不仅祠堂的香火鼎盛,每逢祭祀和赛会,几乎都要演唱当地的地方戏曲,所以戏台就成为必不可少的建筑。加上流行于乡村的“攀华宗”习俗,以及风水术的说法,认为戏台可以镇邪、驱邪,都使得戏台在乡土社会中盛行。故而戏台的布局经常和祠堂、寺庙等古代的公共空间紧密配合。为了不影响摄影师们拍摄,我远远地看了看戏台,感觉有厢楼、侧廊两层,好似上了锁,我也没去近看,只被柱子上的两幅对联吸引:“假笑啼中真面目,新歌舞里旧衣冠”;“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将军殿内的神像上面悬挂的匾额书有“气壮山河”几个大字。

生态考察在尖峰 杨国文摄

  走出将军殿,旁边的几栋保存尚好的土砖房引起了刘玉财和魏春贵老师极大的兴趣,不断变换角度拍摄。人有时会迷恋一种不再时兴的建筑,比如这种特定时代的房子,土质的墙体还有农耕时代的静洁,它矗立在山间,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在与旁边做工的老人攀谈中获知,祠堂里有何氏族谱,刘魏二位老师非常兴奋,遂一起前往何氏祠堂,从楼上小心翼翼地抱出“平西何氏九修族谱”,刘老师一页一页翻看,感觉看着还不过瘾,经过老者同意,赶紧拿出相机一页一页拍摄下来。边拍边兴奋地说,“今天收获真是太大了”。发现新的资料、典籍,在刘老师眼里就会呈现一个充满意味和情趣的世界,一片澄明,一片光亮。刘老师不愧是抚州文史第一人。此外,我们还简单地浏览了只剩一面祖宗牌位墙没有改建的一栋厅堂,遒劲的“其气浩然”四个字,是我对它唯一的印象。

观前武相公厅堂 罗华金摄影

观前武相公厅堂秀戏装 罗华金摄影

    8:50,来到观前武相公厅堂。记得以前来尖峰爬山、摘猕猴桃,曾经两次到这里看了看,对房子的构建我确实是说不出子丑寅卯来,只是凭它的气势以及墙上的鹬鹭莲科、喜上眉梢、笙棋书画等墨绘,我就觉得它不简单。今天方知,这里曾经住着一位陈姓武举人。它背靠大山,前面一片宽阔的稻田,已收割了的稻子铺晒在水泥坪上,回老家度周末的陈氏后人坐在麻石条门槛上,母亲与孩子、老屋,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这幅画面深深地吸引了我:天地万物间,生命总是这样来来去去的,在奇妙的世界里孕育着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观前古戏台  刘玉财摄影

观前仙游观 罗华金摄影

劳田王氏厅堂  罗华金摄影

劳田王氏厅堂   叶志华摄影

老屋前蹒跚的脚步 叶志华摄影

  9:50来到沙背王家厅堂,房屋保存尚好,门前晒着几筛黄豆,前面的风水塘依稀可见半月形状,“片钱半月塘,财谷百千仓”。罗会长、方圆、牧童.子、赖大师等全神贯注地抓拍着,光与影,动与静,历史与现实,他们的相机里,有佛。佛在古屋的倒影中,也在沉甸甸的房檐处,在阳光朗照的砖墙上,更在入画的那个老人蹒跚的脚步里。

劳田王氏家庙 叶志华摄

    王家厅堂不远处,王氏家庙,在荒草离离中,书有“秀毓槐堂王氏家庙”的骑楼巍然屹立,其它的基本上坍塌了。用眼角的余光轻轻摩挲仅存的砖瓦,它仍然有着自己的气场,这些看不见的气场就犹如你正置身于某些生活场景,远古的喧嚣声此起彼伏,你会发现,它曾经存在的气场的力量如此巨大。一个对古建知之甚少的我,尚有隐隐地悸动,何况是对于一个喜欢历史的人,钟爱一切带着古典意味的生态考察者。方圆和杨国文等一直在扼腕,询问当地村民是否有修缮的可能。罗会长则一直在认真仔细地拍摄,生怕错过有价值的地方。

赖广生摄影

黄坊封家观音亭古桥 叶志华摄影

黄坊封家观音亭古桥 罗华金摄影

   10:40,到黄坊封家观音亭古桥,藤蔓遮蔽的桥身上,已经加了一层现代的建造材料,古桥依然保存在下半部分,方圆老师拿出小飞机拍摄,罗会长和牧童.子下到河中踩着河石爬到桥下拍摄。这座桥很有代表性地再现出历史与现实的吸纳与遗弃。

苦竹坑一角  叶志华摄影

寻找故事的了了 罗华金摄

广福亭  罗华金摄影

    午餐过后,便直接开车去广福亭,亭子已经被猕猴桃藤覆盖得很严实了,累累赘赘的野生猕猴桃挂满亭子四周,推开热情的枝条,仿佛进入了一条秘境,不知名的鸟的啼唤声,飒飒飞过的翅膀横穿眼前,落到另一侧的矮灌木丛中。砍开亭子一侧,拍几张照,摘几颗猕猴桃,大家满意而去。

尖峰营前杨家坳肖家屋(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 叶志华摄

    13:40至东营杨家坳徐家屋毛泽东故居,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528平方米。为了粉碎国民党第三次“围剿”,完成战略转移,1931年7月11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军总部及警卫连300多人,从福建建宁出发,翻越武夷山茱萸隘来到广昌境内尖峰乡。7月11日,红军在尖峰东营杨家坳宿营,毛泽东住在杨家坳。并在此向红十二师三十五团及边界工委发出了两封指示信。7月12日,国民党许克祥部先头部队追踪而来,妄想消灭红军,万分危急之中,大株北坑、尖峰源头、上湖三支地方游击队100余人与敌激战周旋。在当地苏维埃政府向导引领下,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军总部迅速向大株方向转移,尖峰脱险后,经大株、塘坊进入石城,取道瑞金,实现了千里回师兴国的战略目标。

东营村掘口张氏祠堂 叶志华摄

   14:20至南坑张家祠堂,屋顶已经坍塌,比我前几年看的时候垮塌得更加厉害。野草生长,异常繁茂。但是墙上那些墨绘和彩绘图案——麒麟送子、金榜题名,丹凤朝阳、太狮少狮,以及屋檐下一长溜的檐砖上每块一个“寿”字(组合在一起就是“万寿”),雕梁画栋的残片停留在岁月深处。这些破损的未被人工修整的荒凉、沧桑和遁世的悠远,暴露在光阴里一览无余。与侧门上的“静观”“已照”竟有着某种宿命。据《广昌商业志》介绍,屋主张光辉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在他二十岁之前,其祖籍广昌县尖峰乡南坑村,随其父亲和两个兄长以耕田为生,是半自耕、半做肩挑买卖的农家。但到了民国初,家产已累至百万以上,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已成为名扬赣闽两省和汉口等地的商界大腕。据说与樟树藏宝的故事有关,姑且当个故事听吧。一到南坑,杨国文就特别兴奋,滔滔不绝地讲故事:樟树藏宝,罗文秀才圣旨口……

东营营下大夫第 叶志华摄影

    14:50东营村营下大夫第,外面布满包浆的拙朴,满覆时光的覆痕。15:20到东营苗眉脑王家祠堂拍摄后我们着重拍摄了王家大院,在深深的庭院里,穿堂而过的风将秋色吹薄,院门被秋阳拉长的身影,萧索地笼罩在光晕里,与静谧面面相觑,我们徜徉在幽暗并带有一些残破的院落,品读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思维越过悠长的午后,与苍凉的古意竟有了刹那间的融合。

新建村余家厅堂 叶志华摄影

新建村门楼 魏春贵摄影

新建村余家厅堂 叶志华摄影

源头村双忠庙 叶志华摄影

新建村皮株丘经幡 杨国文摄影

    此后,我们又先后拍摄了新建村涂家湾余家厅堂,源头村双忠庙,新建村四方竹和新建村皮株丘经幡(上刻有“道光20年”字样)。

古建砖雕花窗 刘运发摄

    这些集建筑、雕刻、绘画艺术的古屋,那些取材于民间生活场景或美好寓意的彩绘,或浓墨重彩,或工笔写意,或浩浩长幅,或盈尺小品,所及之物无不栩栩如生。还有那些颇具匠心的砖雕、木雕,不仅雕工精美,还融人物、花鸟为一体,意趣动人,寓意深刻。虽然很多只保留到这建筑上的几个小小的构建,但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远古意趣的光芒。

罗华金摄影

   下午18:00,我们开启了回程的路。所有的景物在缓慢中后退,仿佛是一部慢慢回放的老电影,那些依次出场、退场的人和物的片段,在岁月的印痕里如水印般的逐渐清晰、明朗,从此,那些被淡忘在流年里的岁月过往,就被固定在相机的光影里。回想这短短的一天,犹周作人所说,“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2023年10月21日

陆续上图中……有些图片太大,我下载不下来,目前只下载到这几张。请各位摄影师稍微压缩一下再发。


注:参与本次生态考察11人——罗华金、杨国文、叶志华、牧童·子、张先辉、刘玉财、魏春贵、赖广生、 彭秀、廖昱蓉、赵清

(资料来源:刘玉财、杨国文)

阅读 224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