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研学|初见天府成都,漫步杜甫草堂,品鉴蜀地之味

小路
创建于2023-10-22
阅读 50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青春正好,乘风而来,踏云而去。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九年级的学子们欢聚在金秋十月,踏上了去往天府之国的旅程。第一缕朝阳透过车窗洒向同学们张张清澈的脸庞,在老师们的陪伴下,同学们开启了行走的课堂之旅。

他们正值青春,心向远方,他们勤奋好学,在飞驰的列车上,九年级的同学们在认真做着期中复习的准备。

同学到到达的第一站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它是现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最具特色的杜甫纪念遗址,也是当代最大的杜甫研究资料和杜诗书画的收藏展示中心。

回顾诗圣杜甫的一生,他经历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全过程,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靠着他清醒的目光,慈悯的情怀和一支勤于记录的笔,成为大唐历史最好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

在这里他写下了《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他呐喊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每一位同学都在导游老师的讲解下体会杜甫的家国情怀!

在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用文字写出了自己的感悟:

深秋时节,秋高气爽,落叶铺满了地面。那满地的落叶仿佛正是晚年的诗圣杜甫在这里悲惨处境的代表和缩影,那飒飒秋风仿佛拨动时间表盘的手,那满地落叶仿佛是打开时空大门和历史长河的钥匙。这时的我们似乎站在杜甫人生路途的起点,遥望着终点,感慨着这位诗人坎坷的一生,欣赏着他为后人所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九6班 邓天雪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此句从唐以来,流传甚广。也许因为杜甫的立意高远,又或其的心系天下苍生的壮志。这次便得到一次机会去观摩,一路上,最记忆深刻的景色便是大雅堂前杜甫的雕像。当时我看雕像时,心中似乎明白了他的内心。雕像洁白无瑕,如同杜少陵一世清正。雕像眼眉肃穆,如同杜工部一世心血。雕像风骨傲然,像在寻找未来。——九13班 李蔡宇轩

曲径通深处,寂寂幽人心。来到这里,便有硕大而醒目的牌子“杜甫草堂”映入眼帘。廨堂之间,回廊环绕;祠前东穿花径,西凭水槛;祠后点缀亭、台、池、榭。我们穿梭在弯弯曲曲的石径小道上,两旁的古树成荫,使人沉醉其中。草堂内散落着许多杜甫雕像,极具艺术感,见其坐于石椅上,见其两手停留在半空中,见其似与友人交谈。在不同的地方,我总能看到杜甫的诗的影子。我仿佛也置身在杜甫的时代,切身的感受到了杜甫草堂的魅力。——九3班李雨侗 何芷萱

游览杜甫草堂,我不仅领略了自然风光的美妙,也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了故事和情感,让我对杜甫的诗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漫步在古朴的建筑之间,仿佛可以听到诗人的吟咏之声,感受到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此外,草堂的庭院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让人心情愉悦,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九7班 王泊桐

绿叶款款,天阴风凉。步入成都第一站便是游杜甫草堂了。感触最深的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的对联。郭沫若提笔“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的,杜甫壮年时家道中落,他的后半生见证了唐王朝的衰落。他见过征兵时无数家庭的分崩离析,薄暮时分只能听江水伴着哭泣声东流;他留宿过老妇老翁的家中,天明前人语声只于呜咽。经历国家的衰落,看过人民流离失所,当然悲从中来。更何况,对于民间的疾苦,他更是亲历者。八月秋风骤雨,吹漏了他的茅草房。这两年中,杜甫的友人严武、高适病逝,他在成都生活刚走上正轨,就迎来了又一个打击。那一晚,杜子美是穷困潦倒的老朽,是仕途上的失意者,可不同于他人的是:他更是兼怀天下的诗人。屋漏雨夜里,他写下那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个人的苦难和天下苍生融为了一体,慈悲在他眼底流动。如今,杜甫草堂成了无数文人朝圣的殿堂,他们为草堂题词,写自己不得志的失意、赞颂着名垂千古的诗圣。风雨中飘摇的茅草屋,已成了精神的广厦,望子美能看到因他而奔涌的精神洪流。——九7班 刘轩岑

参观完杜甫草堂后,我感受到了杜甫的卓越才华和他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草堂虽然现在只是一个博物馆,但它完美地保留了杜甫当年居住的环境和风貌,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我深感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仍然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思考。而草堂则是一个珍贵的文化遗址,让人感受到了杜甫所处时代的风貌,也让我更加欣赏他的才华和思想。——九10班 苗深智

最后,同学们走进了以菜系文化为主题的川菜博物馆,体验了川菜的魅力。

阅读 5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