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指导幼儿开展户外自主游戏?

林子
创建于2023-10-22
阅读 41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前的目标与引导


1


任务前置法


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利用任务前置法与幼儿一起商定想玩什么,上次游戏时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再让幼儿观察一下活动区域增加了哪些新玩具,并且提前告诉幼儿游戏结束后会有分享交流环节。


幼儿看到游戏材料后会有很多创意的想法,这时教师可以提醒幼儿在游戏中如果有精彩的或者难以解决的事情,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等游戏结束后再跟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精彩发现或者探讨遇到的困难。经过教师游戏前的目标性指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关注游戏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社会性发展,在遇到困难时会想办法解决困难,在遇到精彩的时刻时,自己的印象和感受也会更加深刻。


2


图纸预设法


交流设计法是幼儿对自己接下来将要开展的游戏内容进行的规划,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过小,专注力、耐力都相对较弱,更适合平行游戏,所以交流设计法更适合中大班的幼儿。 


幼儿和伙伴在选择好玩什么以后,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做一个简单的设计,一般幼儿会选择设计图、记录表等方式。


例如,选择建构区的幼儿,在游戏之前把想搭建的物体和需要的材料画在记录表上,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建构;表演区的幼儿,游戏前将想表演的内容简单地画在纸上,做成自己的“演出小剧本”;运动区的幼儿与伙伴商定运动游戏项目后,按照计划进行游戏,从而更高效地完成预设。


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幼儿记录自己的想法,获得游戏目标的引领,增强游戏体验。


二、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的观察与介入


由于游戏过程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呈现方式,因此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恰当且有效地介入,来很好地推动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和发展。


《指南》中还指出,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教师的观察和分析应该在先,介入和指导在后,所以教师在介入之前首先要做的是观察和分析幼儿游戏。


1


观察记录法


观察记录法是指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时,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幼儿的游戏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观察对象可以是一个幼儿、一组幼儿或者全部幼儿;也可以选择不同游戏区域内的幼儿进行观察;或者选择对观察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式观察,以真正达到深入了解幼儿游戏的目的。


在观察和记录幼儿自主游戏后,教师要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对幼儿的行为、能力、心理进行正确的分析解读,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学习品质、行为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状况,为教师的及时有效介入做好准备。


2


介入推动法


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该有比较清晰的目标意识,要清楚地意识到“我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介入游戏”“通过我的介入和指导,将帮助幼儿获得怎样的经验和发展”。


比如,在接下来的案例中,几个幼儿正沉浸在沙区游戏当中,幼儿挖出了“小河”,并将水池中的水一次次端过来倒进“小河”中,可是不一会儿水就渗进沙子里不见了,三个运水的幼儿坚持了许多次,奈何水总是消失不见了。有两个幼儿已经坐在地上开始打起了退堂鼓,这时在一旁观察的教师介入游戏,说:“如果水自己流过来就好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想到了水管,可是身边没有水管,但是幼儿马上有了动力,纷纷去搜集材料。最后,他们用搜集来的 PVC 管道材料试图将水池中的水顺利引入“小河”,还用了塑料袋铺在“河床”上,控制水不渗入沙子,在幼儿克服了一次次困难后,这条“小河”终于成功地流动起来了! 


此次游戏,教师的介入为有效介入,在幼儿遇到困难,不断尝试却解决不了,导致游戏难以推进时,教师及时引导幼儿寻找新的解决方法,顺利推动游戏的进展。介入推动法的优点是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及时解决困难;不足的是,只有一部分幼儿可以参与其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探究,提升解决困难的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一缺点,让所有幼儿都能更直观地感受这件事情的经过呢?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游戏进行及时的记录,教师的观察记录可以为幼儿游戏后的交流环节提供很好的依据。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通过拍照片、录视频等便捷方式记录幼儿的游戏过程,这样不仅可以为幼儿游戏后交流分享提供依据,也可以为教师对幼儿游戏的研究储备更多素材。


三、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后的分享与指导


分享环节是幼儿在游戏结束后对自己此次游戏的总结和分享,也是幼儿之间互相学习、分析交流的时刻。


在分享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习其他伙伴不同的游戏经验,也能通过与同伴的探讨帮助自己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说分享环节是完整游戏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非常关键。


同时,教师的适当指导也会启发幼儿获得新的灵感,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自主游戏的发展。那么游戏后的分享交流怎样开展呢?


1


现场解析法


现场解析法是在幼儿游戏后,幼儿或者教师对游戏成果现场解读和点评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有作品呈现的游戏,方便锻炼幼儿对作品的讲解能力以及观察能力,比如,建构、沙水、美工等游戏区域。 


现场解析法适合选择在幼儿游戏接近尾声时,教师建议幼儿暂停自己的游戏,对其他小伙伴的作品进行观察,并请个别幼儿对自己的作品或者游戏经验进行现场分享。


比如,幼儿对自己刚搭建的火箭进行分享,首先为大家讲解自己创作来源是因为在电视上看见过火箭,随后说出了火箭的构造,它的特点在于它有一个“载人舱”,小朋友可以坐在火箭里一同“发射”,还指着火箭的不同部位向其他伙伴解说了自己使用的搭建方法。


这种现场解析法的分享方式,可以使幼儿对游戏作品进行更直观的观察和解析,其他幼儿也可以在现场评价作品的优点或者提出建议。


2


情景再现法


情景再现法一般用于幼儿游戏作品不方便保存或者不适合用作品呈现时,如运动、角色扮演等游戏。这样的游戏更注重游戏过程的展示,教师可以对幼儿的游戏情节用照片、视频、图画等方式记录。


在幼儿游戏后,教师出示视频或者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征游戏故事,以这样的方式对游戏进行情景再现,向其他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收获,其他幼儿观看后进行评价。以情景再现的方式是比较容易操作和实现的,幼儿在分享自己游戏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游戏的动力,是对幼儿游戏的一种肯定。


3


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顾名思义是针对比较有示范性和榜样性的游戏方法,真实和生动地向其他幼儿展示,促使更多幼儿关注,作为幼儿在日常游戏中可以参考的案例,为游戏的良性发展提供动力的一种方式。


在每次的游戏中,幼儿不乏各种让人惊喜的创意值得大家学习。榜样是无声的语言,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时,教师在游戏结束后要引导游戏过程创新或具有代表性案例的幼儿上前分享自己的游戏故事。


继续以“沙水区幼儿制作河道”为例,教师邀请成功制作“河道”的幼儿代表上前分享自己的游戏过程。幼儿通过倾听制作“河道”的方法储备了知识经验,接着与自己的想象进行加工后,形成自己的创意,这样的创意想法在日后游戏时不经意间就会运用于实践游戏中了。


4


行为评价法


行为评价法即游戏后对幼儿游戏中所发生的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评价分析。因为每一次游戏中幼儿的行为不一定都值得其他人借鉴,也有一些行为是需要提醒幼儿避免的。


所以,在幼儿游戏后,教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进行再现,让幼儿一起对视频中的行为进行评价分析。


比如,观看了沙水区“河道”的制作视频,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觉得他们遇到困难并没有放弃,不断尝试解决困难的精神值得自己学习;有的幼儿表示他们互相合作值得大家学习;还有的幼儿则表示他们在制作河道的时候弄湿了自己的衣服,这样的习惯需要改进等。幼儿客观地进行评价,从不同的方面说出自己的看法,经过交流讨论取长补短,最后形成游戏观念上的一致。


5


问题跟进法


问题跟进法是教师对幼儿游戏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的不断跟进和引导,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教学活动组织幼儿探索解决困难的方法,当幼儿不断探索和验证后,选择和约定最适合的方法用于日常游戏。 


幼儿在自主游戏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分享自己的游戏故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在游戏中没能得到解决的困难。


比如,有个幼儿表示在往沙池中引水时管道之间衔接的地方经常容易断开,导致水流供应也总是断开。教师可以采取问题跟进法组织一次集体教学活动,引导幼儿集思广益开展一次头脑风暴。幼儿纷纷说出自己想到的解决办法,如用胶带固定管道、用布条包裹两个管道、给管道搭建一个支架,像桥墩一样支撑管道、用绳子将管道绑起来……这时为了保存这些想法,教师可以倡议幼儿用图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下次游戏时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经过验证幼儿发现,许多方法都可以成功地解决困难,而在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是最简单、最合适的呢?幼儿又有了不同的意见,教师再次建议幼儿对自己觉得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验证,最终幼儿达成了共识,选出最适合、最简便的解决方法并进行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反复地想象、验证,对自己的游戏能力也是一次次的推进和提升。


6


规范表达法


游戏分享环节不仅是幼儿展示自己游戏经验的环节,也是向大家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刻。所以,幼儿在分享交流游戏故事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表述尽量完整、思路清晰,并使用文明用语向大家问好致谢,规范幼儿的语言表达。


幼儿有向师性,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言行举止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会成为幼儿学习的模板。所以,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用普通话与幼儿进行交流,在文明用语、语气动作等方面要注意得体生动,在与幼儿交流时也要注意语言简洁易懂,为幼儿做好榜样。


7


家长参与法


家长参与法也可以理解为家园共育,通过教师或者幼儿的传达,家长在了解孩子游戏后,给予幼儿倾听、分析以及不同方面的支持,对幼儿的自主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延伸和帮助。


在幼儿讲解自己的创意来源时常常可以发现,孩子游戏中的许多创意和想法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来自生活中自己的经验。


所以,家庭因素对幼儿游戏的支持不可或缺,这时可以采用家长参与法,倡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分享今天的游戏故事,幼儿游戏有了来自家庭的支持,更能提高幼儿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比如,幼儿将自己制作“河道”的游戏向家长分享,家长随即与孩子通过书籍、网络等不同的方式,一起研究河道的原理或者更多河道的样子,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支持,对孩子接下来的游戏创造帮助是非常大的,也能更好地激发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推荐学习

戳我试试



推荐阅读:
华爱华:幼儿的游戏意愿与教师的介入意图
欧赛萍:幼儿游戏评价可视化的内涵与路径
原晋霞: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
朱家雄:什么样的园长才是好园长?
黄小莲:幼儿园课程发展的故事讲述——课程故事、学习故事、游戏故事
胡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究竟是什么样的?
贺蓉: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七连问”
武建芬:幼儿园特级教师到底“特”在何处?
王海英:儿童海报——基于儿童立场的主题墙变革
data-type="jpeg" data-w="359"/>
|版权说明学前智库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喜欢就点亮“在看”吧↓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阅读 4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