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园(十五)
逐梦之音: 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索之路上求真求善求美,常常为令我感动、引我思考的课堂激动不已!不想独自享有我遇见的教学资源,特以此形式记录下来。如果能给周围的年轻教师些许帮助,那将是我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之见: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在《人民日报》发问:“中小学语文课用了最多的课时(全部课时的三分之一),为什么效果却那么差?”虽然中小学语文界改革之声不断,但现在我们还是觉得:语文课太难上了,语文老师太难当了。语文老师难当是因为语文老师要有好的书写,好的口才,好的文章,好的朗读甚至表演,对语文老师的素养要求是全方位的。可这就有问题了:教学的“彩”,应该出在学生的身上,而不是由教师讲解出来,教师个人素养的展示;觉得语文课难上是因为语文知识好像没有系统,作业考试没有明显的针对性,给人感觉好像啥都可能考,老师要教的、认知的东西认识的东西太多了。——这里出现的问题是,我们还是立足于老师,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知识和道理不是讲明白的,而是学生想明白的。所以崔峦老师说:我们今后的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少教而多学。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思维参与的学习。
杰伊·麦克泰等提出“现代世界的快速变化和不可预测性要求学习者能够进行学习迁移,而知识的迁移需要理解更广泛的概念和进行更大范围的归纳”。所以“旨在知识迁移的教学需要聚焦大概念”。
什么是大概念?在华应龙老师《找次品》一课中,“天平有三个盘子”就是大概念。为此华老师假设了一个情境:假定你有81个乒乓球,其中只有一个球比其他球稍重,如果只能利用没有砝码的天平,请问你最少要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到稍重的球?设计了从两个,三个,四个,八个,九个,81个球中找次品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教师提醒生关注那些特殊的次数,不停地追问:你想到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自己找到了天平的“第三个盘子”。
老师心中装着“大概念”,才会有灵动的课堂。见课例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揭示”概念化的定义和理解,而不是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一个简单浅显的定义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一个概念。而基本问题的设计能够引发思考、激发讨论和辩论,以及为更深层次的探究提出其他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和揭示“大概念”。
如美国中学生物老师萨拉在《活的?死的?》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学习“活”的判断标准,设置了一个基本问题“太阳——是活的么?”让学生按主张分组,以此激发学生讨论和辩论、引发思考,学生在探究中提出一系列问题:会发光发热就是活的?会繁殖的就是活的?会死的东西就是活的?……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正例和反例比较来识别关键属性,挑战定义“活”的标准。
基本问题能确保教与学始终聚焦核心概念。见课例二。
课堂,不是讲堂,要回归到学堂,突出学生的学和练。要改变“老师教的焦头烂额,学生学得晕头转向”的状态,教学方法要符合课程的特点,做到简便,实用,不搞花架子。要把读、思、议、练等语文实践活动,贯穿到每节课的始终。为探寻大概念,我针对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设计了一节读写融合课,我把这一单元的大概念定为“融情于景的画面最美”,由此而定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之美有什么关系?”。意在通过语文学习,达到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成长的目标。见课例三。
只有“老师简简单单教”,才可能“学生轻轻松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