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昀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金华高中历史“双新”教学展示在义中举行

创建于2023-10-22 阅读331

“知之深则行愈达,研之深则知其妙”。为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10月19日,金华市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一、二历史研训暨“双新”教学展示活动在义乌中学举行。此次活动由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办,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和义乌中学承办,全市240余名历史骨干教师参加活动。

课堂展示

义乌中学张鹏老师运用“大历史观”,以北纬30和北纬40度之间的农耕、游牧文明起源分布图入题,以不同的历史时期为线,以不同区域空间为截面。通过历史时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印欧人早期的迁徙原因、路线和公元前2世纪至8世纪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简要情况,在此基础上多角度阐释古代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

浙师大附中潘凯老师执教的《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借助丰富的古代城市和建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聚落、村落、镇的变迁,加深学生对城市、镇、村落的功能和布局的认知。并以问题为引领,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中国古代城市与古希腊城市的不同特征及其成因。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居住空间与自然环境、人类文明间的互动关系。

东阳中学王晶老师立足于历史多样统一的视野,借助多样化材料创设 “中古前期,法兰克vs拜占庭,谁是‘罗马人的皇帝?’”、“中古中后期,西欧各国vs俄罗斯,路径选择孰优孰劣?”两个情境,通过丰富的史料呈现与解析,层层设问,引导学生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基本特征和新变化,深化学生对中古时期西欧与东欧文明的统一性、共容性和多元性、差异性的认知。

浦江中学赵旭光老师以《饥饿的盛世》一书导入本课,围绕“从疆域概览盛世气象”、“从饥饿管窥危机初显”两个任务展开教学,并依托清朝疆域地图、文献史料、奏折图片资料及中外大事年表,引导学生在清朝疆域地图认识“盛世疆域”,在中英应对人口压力的比较中和纵向时间线上认识“盛世危机”,最终达成时空观念素养的落地。

专家点评

浙师大附中陈亚利老师在宏阔视域下彰显历史的张力的主题下,高度评价了东阳中学王晶老师、浦江中学赵旭光老师两堂课在新教材背景下教学设计创新上的尝试,肯定了本次“双新”课堂展示课的前沿性探索。陈亚利认为王晶老师的课主线清晰、赵旭光老师设计新颖。同时,也提出材料运用的科学性问题,强调引用观点和材料时需要更加审慎。

武义一中章国好老师分别以“新、高、活”和“巧、细、实”三个字高度评价了义乌中学张鹏老师和浙师大附中潘凯老师的课,并就教学设计、图片解读、设问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解读,引领老师们思考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究竟“怎么教”的问题,推动老师们走向深度教学领域的思考和探索。

金华外国语学校陈蒋平老师作“历史教学要有人”的专题讲座,提到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历史教学要能让教师找到本位和幸福。陈蒋平就自己教学实践中“中国外交”为课例,深化了对主题的实践探索认识,引发了与会老师的高度共鸣。

义乌中学张胜平老师从新教材新高考新思考的高度上,作了“纲要与选必教学的融通问题”的讲座。张胜平就基于课程主旨设计教学、厘清历史发展因果逻辑、把握核心概念内涵外延、理解教材关键结论语句和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五个方面,就教学中的融通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

最后,金华市高中历史教研员陈鹞老师对此次研训活动进行了总结。陈鹞谈到,历史教学要有专业的视角,历史课堂要有学生的视角,教学设计要有单元的视角。教学的核心是思维,学习的关键是思考,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放慢教学的脚步,采取“文火慢炖”的方式,打造高中历史“慢”课堂。

供稿:张鹏、姜桂芳

审核:张乐、曹训刚、骆文洲

阅读 3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