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今夜,青年教师们无惧风雨,齐聚一堂,共探教学之路。
本次教研活动由杨灵老师主持,特别邀请我校陈苗老师做专业引领。
本次沙龙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进行:
(一)观摩名师课例
(二)共话心得体会
(三)导师专业引领
精品课堂促提升
此次观看的课例是由王崧舟教授执教的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母鸡》,王老师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设计不断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反复触摸母鸡成为母亲后生命形态的成长,感受“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背后那深沉的精神变化。借助电影叙事的拍摄手法,将两种形态下的母鸡进行聚焦、比照、回顾,形成戏剧化的镜头式对比效果,促使学生感受作者对母亲这种身份的情感认识,同时在对比的修辞手法中,学生自然获得一种强烈的生命觉醒,而深刻感悟到“母爱”迸发的精神力量。
纵观王崧舟老师教学的《母鸡》,可以感知教师对文本价值的解读与领悟,必然会左右课堂结构的基调和形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王老师始终坚守着学生人格体系的建构,将文本的解读、领悟放置到宏大的文化视域、情感视域之中,让文本结构与教学结构为学生的人格发展铺路,有效地实现了“文本”与“人本”的和谐生长。
教师们用心聆听,写下自己的思考及感受
思维碰撞 产生智慧火花
林朝老师见解独到,从四个方便谈对本节课的感受:
一、创设真实情境,一咏三叹
王老师以“写控诉信—写表扬信—怀念母亲”为情境创设。在教学时,老师用一咏三叹的方式渲染,让学生随着作者的态度由讨厌变敬佩,课堂上呈现了鲜明的反差感,这样的情境创设是真实有效且能助力学生表达的。
二、大概念呈现,入脑入心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王老师通过聚焦具体事例,抓关键词,渗透修辞写法,不同形式的朗读等方法,让学生投入文本,强化感受,老师为此而教,学生为此用方法学,这就是大概念,学生能真正走进文本,迁移自身,对母爱的体会自然会更进一步。
三、随文识字,巧妙渗透
王老师教生字不是放一起,而是运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当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在书写关键字词时,他们就赋予了生字灵魂,记忆也会更深刻。大师的课堂就是这样了然于心,化有形于无声,又于无声处听惊雷。
四、吸取精华,为我所用
观名家的课,要以理念指导为目标。对于我们的常态课,要扎扎实实教语文,必然要贴切学生起点,必要面向全体,必须有所取舍。
王湃老师提出如何设计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的一些看法:
1. 通过观看大师的课,深刻领会到了大师对教材的充分解读和有效的整合资源的能力,实实在在地将重要理念和词语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融汇贯通,这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
2.王老师创设的复合式学习情境巧妙高效,设置了生活中三个情境(安静阅读、讨论话剧、潜心写作),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语用环境,指向实践,凸显对母鸡的讨厌,因此控诉状的出现,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也把讨厌的情感融入语境。其中最妙的是第二封表扬信,巧妙写出老舍态度的变化,让学生也随着转化。两封信巧妙凸显态度变化,学生也在完成写信任务中,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习得者。
3.整节课由两组总结性关键句子贯穿,将主要内容通过反复诵读,深深刻在孩子的脑海中、心中。正应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学不再是模模糊糊大片,而是清清楚楚几条线,也清清楚楚地留在孩子们的心中。
提灯引路,育梦成光
陈苗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对青年教师殷殷期望。聆听名师的课堂,如同与大师对话,虽然名师的课堂我们难于去效仿,但是我们就是要学习名师的新理念,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我们的课堂中来。现在在新课标、新理念的背景下,对于课堂教学给予我们更多的挑战。厚积才能薄发,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我们只有潜心阅读、主动学习、不断实践和摸索,一路学习,一路成长,一路花香。
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的,“我并不是在上课,我就是课!我并不是在讲语文,我就是语文;我并不是在聆听学生,我就是学生;我并不是在感觉一点点兴奋、一点点矜持、一点点任性、一点点嚣张,我就是兴奋,就是矜持,就是任性,就是嚣张。把语文上成一束光,把自己上成一束光。语文课,仅此而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成长路上的我们,应该努力把语文上成一束光,把自己上成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