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承载的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以及丰富的民俗形式,使它成为一个隆重的也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一个节日。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孩子从小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氛,我们班家委会组织孩子在端午假期,学习包粽子,放艾草,编五彩绳等活动!下面看看孩子们的精彩作品吧!

“年年重五近佳辰,蒲艾一番新”,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艾草还可以辟邪,祈求家人吉祥平安!

早早的的就放好了艾草!

“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端午”,“中正”也,这一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上日、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躲午节、屈原日、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解粽节、端礼节等。

了解了这么多端午的知识,孩子们动动自己的小手,画起来!








端午节戴香包,可以祛邪祈福。香包,又称为香囊、香袋、荷包等,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



五彩绳,又称五彩丝、五色丝等,汉族节日习俗,一般在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线以辟邪 ,兼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五彩绳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演变而来。端午节天地纯阳正气极盛,借助天地纯阳正气辟阴邪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诸多辟邪习俗当中,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五色丝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飘走,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说起端午美食,粽子是必不可少,我们小朋友已经开始准备了:粽叶、糯米、大枣,先泡水,准备待用!

粽子的馅料有很多种,看来大家还是比较钟情红枣!


粽子出锅了!




“年年端午风雨兼,似为屈原陈昔冤”,“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读着古老的诗句,吃着美味的粽子,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让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