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望秋空,金菊红叶染秋风。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俗称重阳节。《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老人节”、“重九节”、“登高节”、“晒秋节”、“踏秋节”、“茱萸节”。重阳节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直到唐朝,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在这一天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共同庆祝重阳节。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当天举办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神话传说
东汉时期,汝河边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小伙子,名叫桓景。他家里有父母和妻子,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十分快乐。
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汝河里忽然出了一个瘟魔,岸边很多村庄流行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看到乡亲们不断死去,非常着急,就决定求仙学艺,为民除害。有一天,费长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今年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吧。“他送了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又嘱咐了几句,先让乡亲们登高避灾,然后再去斩妖除魔。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了家乡。九月九日那天,桓景带着全村老小登上附近的一座山。他把茱萸叶分给大家,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让每人喝一口。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爬上了河岸,趾高气扬地走进村里。他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就四处张望,最后发现村民们都躲在山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刚到山脚下,突然一阵浓郁的茱萸叶香和菊花酒气迎面扑来,瘟魔顿时头晕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转。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从此,汝河两岸再也不闹瘟疫了,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
学生献礼
九月金秋爽风送,丹桂飘香心里头,重阳赏菊登高处,遍插茱萸思亲时,祝福如期而至。
长辈,是家庭中奉献最多,却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家庭中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小辈的生日,而我们却鲜少关心过长辈的生日。时值九九重阳节,北湖小学发动学生,为家中长辈献上温情“生日报”,了解长辈的生日,独家定制一份长辈生日当天的“人民日报”,将长辈生日铭记于心,同时也为长辈献上节日祝福。
百善孝为先。重阳节是我们尊老,爱老,敬老,祝老的日子。父母老人的世界很小,只装的下我们;我们的世界很大,却常常忽视了他们。爱别等,孝别迟。丛台区北湖小学愿全天下父母老人,健康快乐,幸福安康。
文字:政教处
图片:各年级组
审核:宋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