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贻莉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探索教师教研新路径 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2023年广州市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第四阶段理论学习简报

创建于2023-10-21 阅读1302

  羊城十月秋意浓,学习赋能正当时。2023年10月21日 ,伴着淅淅沥沥的秋雨,踏着桂香,我们再次走进广州市开放大学,开启了广州市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第四阶段的理论学习,本次培训活动由第五组学员伍洁怡和何群䘵主持。

       上午,由广州市从化区教师发展中心黄长新主任为我们做培训,讲座主题是《基于课程改革的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黄主任从“什么是教师教研共同体”问题出发,请学员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疑问,引导大家从实践层面了解教师教研共同体的概念。接着,讲座从背景、理论依据、存在问题、建设路径四个方面围绕教师教研共同体的建设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讲解,对学校教师教研共同体的建设路径给出了具体可行、操作性强的指引,最后以从化区“爱种子”项目为例具体介绍了区域共同体建设的经验。黄主任从政策背景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两方面阐述了“双新”背景下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意义。她强调营造文化氛围很重要,让能者引领,带动团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态,把培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作为首要任务,促进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黄主任的讲座让我们对教师教研共同体的概念及构建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作为一名校级干部,我们一定将学习所得结合到工作实践中,探索构建学校多层次的教师教研共同体,促进教师阶梯式的“对标成长”,不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下午,由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教师叶翠玲院长为我们作了题为《素养培育视域下的学校教学教研策略》的专题讲座。叶院长以互动开启讲座,让学员们讲讲自己学校的教研。学员们纷纷介绍了自己学校的做法,从而引发大家对改进学校教研模式的思考。之后,叶院长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以丰富详实的案例介绍了西关外国语学校的特色教研模式:素养培育视域下的“1+2+1”学用评一体化校本研修。其中“1”是指学的内容,包括师德师风素养(必备品)、阅读素养(必需品)和学科素养(营养品);“2”是指途径与方式,包括课堂和课题的途径,线上线下融合及各学科融合的研修方式;最后的“1”是指评价,包含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 评价。这些实践经验,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迁移性,让学员们听得意犹未尽。

        校长要有系统整体观,简约而不简单,我们除了要善于做工作,也要重视成果的凝练,传播文化的价值符号,把“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放到首位,把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学员听课感受

  上午,黄长新主任的《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专题讲座从教研共同体建设的背景分析,理论依据、存在的问题、路径四个层面,向我们完整呈现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并以“爱种子”项目为例,从教师、学生两个层面,介绍建构“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与主题拓展”的“三环四得”的课堂教学体系。下午叶翠玲主任的《素养培育视域下的学校教学教研策略》,则以她在四中和西关外国语所思所做,让我们清晰地明白,校内教研可以让老师先利用阅读相关书籍,丰富教师理论体系,通过自上而下方式,带领老师进行教研实践,最后形成研究成果的教师发展模式。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深感作为校长,必须要有前瞻性的时政素养、阅读素养、跨界跨学科素养、高效执行力素养,才能更好地带领老师走上强师之路。(广州市海珠区镇泰小学 汤兆钧)

  下午,我们有幸聆听了来自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的副院长、正高级教师叶翠玲院长的专题讲座《素养培育视域下的学校教学教研策略》叶院长就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什么是学校的教研”开启下午的热身交流,引发全体老师对日常教研的深度思考。叶院长提出核心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结合她自己的工作实际声情并茂借助大量的数据、丰实的案例,摸索出颇具西关外国语学校特色的素养培育视域下的“1+2+1”学用评一体化校本研修模式。叶院长提出教师发展的素养培育要结合:师德师风素养(必备品)、阅读素养(必需品)、学科素养(营养品),完善教师素养培育体系。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以课堂与课题的深度研究为抓手,通过开展作业设计、命题大赛、集团联合教研等系列活动,结合线上线下融合、各学科融合的模式实施校本培训。最后,结合新课标下过程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与指导。通过下午的学习,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校长,必须要有系统整体观、时政素养、跨界跨学科素养、高效执行力素养,一定要明晰学校的教研、教学框架 ,做到简约而不简单。最后,叶院长还就今天下午的所学内容,通过设置作业:如何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金句 : 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引发全体学员的深度思考。我深知:教育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辛劳,更需要付出智慧。我们需要向书本、向同行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广州市海珠区赤沙小学 朱海云)

  上午,从化区教师发展中心黄长新主任给我们带来了题为《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的讲座,使我们获益良多。黄主任以问题入手,通过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的背景、理论依据,围绕存在问题,以具体的案例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立足于新课程改革下,作为教育管理者,如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如何让课堂教学吸引学生,并引起学生主动参与,如何通过教学评价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都值得我们深度思考。今后,我们将学习的点滴收获,结合学校的实际,构建适合学校校情的教研共同体文化生态,更好地为师生搭建发展的平台。(广州市海珠区江南新村第一小学 伍洁怡)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研活动则是促进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今天2位专家都结合新课程及新形势下的要求对学校教学教研工作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分享。叶院长以自己任教的学校为例,分享了她在学校的具体做法,并剖析、提炼了背后的理论及作用,既可迁移操作又引发了思考。多次的分享交流,让课堂更加活跃高效,专家的总结提炼更是一针见血。正如叶院长所说的,我们要善于做工作,但更要善于凝练,站在顶层,把握前瞻,纵观全局,只有这样,学校的工作才能呈现出自身的特色。今天的培训聚焦“教师教研”关键话题,破解学校校本教研痛点和难点,有效地为学员们深耕教师教研提供系统思维和实施推进和开展学校教研工作起到了极大的引领作用。我们定回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学校教学教研,(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路小学 陆国雄)

  上午,黄长新主任为我们带来了《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下午叶翠玲副院长分享的是《素养培育视域下的学校教学教研策略》;通过两位专家倾心的讲演与无私分享,让我们新形势下教师教研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学校要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但由于体制及其他的原因,现在的公立学校中,“躺平”“佛系”的老师并不在少数,如何有效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个人及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呢?这是一个课题,校情不同,所有策略与方法都不存在是照搬照抄的可能,但今天两位专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从不同的角度为教师教研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及策略。黄主任指出,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学校的文化氛围(即学校的教研生态建设)非常重要,除了能者的引领,还需坚持均衡发展、质量为本、教研一体、捆绑考核的原则;通过资源共享、活动统筹、学科组队的方式;实施中坚持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以课程、课堂、课题共同组成的“三课”载体,并以发展为实践指向。叶院长则根据自己在学校的工作实战经验,分享了她在不同学校工作时在教师教研方面的策略,如“1+2+1”模式,干货满满。叶院长注重互动,让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有思考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讨论分享。我很认可她所说的,教研可以简约但不简单;作为管理者,要有系统整体观,要关注时政,有跨界跨学科的思维及高效的执行力;更要不断锻炼和提高凝炼成果的能力。(广州市海珠区大元帅府小学 王淳喜)

撰稿、编辑:第五学习小组(海珠区)

阅读 13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