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前期朋友们对上篇《一个动荡和焦虑的十月》的关注。
后有更多的家长在关注上篇中的截屏文章,表示图片文字略显模糊,不足以养眼,我发挥小蜜蜂的勤劳品质,按图提取文字还原成稿。朋友说你这科技狠活用的不错,我说这是哪里跟哪里?不过是世界更需要和平而已,就如当今国际时局的巴以冲突,以及持续不断的俄乌战争,当局者玩政治,遭殃的却是大众百姓!
话题扯远了,还是回归到我们的教育话题吧!
在家长们关注《关于开展首届数理思维素养测评活动的通知》时(以下简称为数理测评活动),我在多方媒体上也看到了相关消息,众说纷纭。一朋友也转发了他对此次测评活动的认知文章(文章附后),我无法达到他的高度,但格局我很欣赏。
就近期将推行的数理测评活动,有说是择优,有说是贯通班,也有说是小中考。无论是做那种定向培养,应该是如通知所说,是英才计划,希望能为国家选拔出为国之栋梁的人才,同时将襄阳教育提升一个高度。这个出发点可能是好的,虽然英才计划并不适合在中小学生中推行,如果襄阳教育能全方位的强强联手,遵循国家教育政策,维护教育生态平衡,以确保中小学生身心成长健康为主旨,贯穿学校、家庭和社会,抓好教育根基,培养出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方是王道。
【附截屏文章还原成稿】:
《一名家长对于襄阳举办英才计划的一点认识》
就襄阳某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关于开展首届数理思维素养测评活动的通知》一文,我在此从宏观的角度浅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从教育,从培养一个有用的人的角度来谈。我查阅了相关文件及资料来阐述我认为此活动不妥的观点:
一、 对 国办发〔2019〕29号《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初浅认知
国办发〔2019〕29号主要针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改革指导意见,更多的是有关高中教育体系和管理体系。其中提出的根本任务;工作目标都非常明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
强调了:
1、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 遵循教育规律。在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前提下,去开发人力、培育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也就是说发展人力、培育人才是有前提的。
4、 立德是树人之本,这个本末不能倒置。不立德根本谈不上树人,更谈不上人才。这也就明确的给出了教育的方向和教育的重点,不只仅限于高中,承先启后的小学、初中、大学都需要衔接,达到贯通式教育;甚至还需要加强家校合作来共同完成育人和人才的教育,把差异化教育融入到普适化教育当中。
二、 对教基〔2020〕7号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的初浅认知
〔2020〕7号文主要是对〔2019〕29号文的细化和给出更进一步的明确教育目标、任务,激发社会多元化的中小学办学活力,主要还在教育体系和教育管理上给出了指导意见。文中提到:“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增强学校发展动力,提升办学支撑保障能力,充分激发广大校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 极性创造性,形成师生才智充分涌流、学校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推动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其中,基础教育公平发展,意指并不是拿分数来衡量。各校、各地域中小学完全要因地制宜,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自身。教育系统从而达到“放管服”目的。公平不是指公正,要以人为本,以校为本,因地制宜搞教育才是公平。解读政策欠缺,或过度解读政策都是不可取的。教育改革需要时刻纠偏,以史为鉴;不忘初心才能搞好教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教育理论;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经验不能丢弃。那是民族的瑰宝和血泪凝聚的精华,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子孙后代的希望需要把几千年的优秀教育传统继承延续,并发扬广大。
三、 从中国教育历史看现代教育体系
从近代中国史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一个世纪以来,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始终处于动荡之中,列强的侵略、抗战、内战、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三反五反、四清运动、改革开放等等,中国的教育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特别是基础教育,基础学科教育,近一百年来就没出过大家。在中国教育动荡不安的前提下,我们的发展和脚步,以及科学技术停止了吗?没有!那么是什么使得中华民族仍然发展迅速而屹立世界。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承和道德教育扎根在民间,民族精神深植在这片土地中。
有国外友人曾经说过:电脑无法打印汉字,于是中国有了王选;30年前美国的太空站将中国拒之门外,于是中国有了天宫;今天美国人对5G唯独打压,于是华为突起;70年前美国说中国造不出原子弹和氢弹,于是中国有了邓稼先和于敏;60年前美国说中国造不出核潜艇,于是中国有了黄旭华;50年前美国说中国吃光了全世界的粮食,于是中国有了袁隆平。封锁只能让中国更强大更坚定,会点燃中国创新,解决问题和负责任的能力。中国从来不缺少英雄,只是缺少真正去认识他们。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科技领域和技术上的使用和呈现上,中国从来没有倒下,仍在奋力前行。那么反过来想想,中国的这些壮举,包括领先世界的高铁技术,桥梁技术,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技术,这些创新发明发现,是现在的学校教育体系中所没有的,也是西方教育所不能提供的,那么这些中国智慧究竟是什么在起着作用?是根植于中国人骨子里的民族意志和民族精神,东方智慧,呈现出的不屈不挠,创新精神。所以,这才是我们立德树人,教育的根。
从教育规律来讲,做人的教育,生活的教育,技能的教育,知识的教育。先后次序不能颠倒。但重中之重是做人的教育,也就是道德教育,即立德树人。这是根,有了根,技术知识等只是枝杈;成绩成果的呈现只是花果。所以,教育要从根上开展浇水施肥。而不是靠什么竞赛、大赛,那是花果,没根的话只会昙花一现,远离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
教育改革要先从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做起,把考核目标指标改为全教育过程进行,制定出评定标准和评定办法,结合数字化的大数据分析、AI人工智能,完全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在教育全过程考核前提下,进而差异化教育发挥学生特长,进行人才培养。这只是适合高中大学阶段,不适合小学初中阶段。教育基础需要夯实,不易过早分化教育。
四、 从最早的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现状和清华姚班毕业现状说明了什么问题
自1978年开始中国科技大学第一批招收少年班,那些都是可以称之为智力超群的天才。反观现在这批天才在社会上的贡献和成就,名不副实。这也充分说明了“唯分数论”对于人才培养培育是不切实际的。包括名噪一时的22年前火遍全国的“哈佛女孩”刘亦婷,为什么明明高喊爱国,到了美国之后却变了心。上世纪初期,老一辈科学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千方百计回归祖国报效祖国,对比之下,我们需要思考现代的教育究竟缺失了什么?才使得很多高分数尖子,所谓的优秀人才出现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这绝对不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方向和目的。唯分数论不能培养出人才来,也根本不会培养出人才来。相反,中国依靠民族凝聚力和不屈的创新精神造出了高铁;航天领先世界;解决的14亿人的衣食住行和能源问题,经济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逐步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说:姚班毕业生一共350人,去美国的171人!
清华大学中最厉害的班级,里面都是最天才的学生!而姚期智教授更是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教授之前是美国国籍,在美国那边学到了很多东西获得了很多荣誉,为了报效祖国近些来才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了中国国籍的,姚教授看到自己的学生去美国肯定也很无奈!
美国欧洲一些高科技企业,里面的顶尖研究人才都是华人!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要立德树人,先要立德,只有把德立起来,才能再去树人。德不立,人根本树不起来。这是中国教育所必须要考虑的。
华为任正非说,"中美之间的竞争,最终是看教育"。
中华民族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和完善的教育体系,理论方法。那么我们的教育应该是遵循继承,继续完善,变通适应现代。千万不要“东施效颦”去学习西方的那一套教育理论方法和理念。“邯郸学步”最终会毁掉自己。
值得思考的是:为何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热衷于制造神童呢?
五、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说明了什么
在本报告中给出,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另据调查,我国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约占总数的10%,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占19%左右。
试想一下,4人中就有1人抑郁。或只看初中,100人中具有15人,并且与教育时常成正比。无怪乎社会上出现弑母、弑父、跳楼、自杀、失联、巨婴、反逆长辈老师、教学事故事件频发等等。这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完全没有了尊师重道,孝养父母。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
怎么解决?
教育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是解决的办法。办法要向中国几千年的老祖宗去请教,古人留下的教育经典在那里摆着,已经留给了子孙后代。不能束之高阁。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六、 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教体艺〔2023〕1号文中指导思想明确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政策与制度、学科与人才、技术与环境,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不懈奋斗、荣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七、 教育的立根之本
天下无伦外之人,也就无伦外教育。
这是中国古人对于教育的经典总结和警示后人,凡是离开了伦理的教育,必定会造成社会混乱,轻则家庭鸡犬不宁,重则扰害国家。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
立德是内在的教育灵魂;树人是其外在的呈现和表现。立德是根本,这不能本末倒置,一个是本体,一个是应用。
厚德载物,只有道德教育上去了,才能奠定真正成才的基石,改变社会民风,进而改变社会。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历来是百年大计,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事;教育一定是要从根本从根基抓起,不能拔苗助长。就测评活动而言,从八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如果放弃其他课程将会造成学业发展畸形。如果学生水平不能支持到最后,那他再回到中考,他拿什么和其他学生拼中考?天才毕竟是极个别的,即使是天才也不能“伤仲永“。如果所有学科都带着走,另外组班进行培训,孩子精力有限又增加很多压力与国家双减政策不符。如果知识教育过多的占用学生精力和时间,道德方面、品质方面、素质方面、生活方面等其他方面的实践将得不到培养,也就培养不出来合格的人才。国家教育培养的不是”书呆子“,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现阶段需要把基础夯实再夯实,为未来的成长起飞奠定基础,更需要抛弃自私自利,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去审视局部制定的政策、方法等等,甚至是课上学生的学习内容、作业、实践活动等等一系列的跟踪。制定出可落地的教育评价评定标准来指导各个学校进行实施。常参阅参考中华民族经典教育典籍,对照实践,全方位开展教育活动,在实践中完善变通,使之适合现代社会教育形态。
大家都知道,科技的基础是科学,科学的基础是数学。机械式的训练并不好,要鼓励孩子思考。所有学问的成长,学问的取授一定要有思考。如果将孩子对学问的兴趣完全磨灭掉了,培养出来的是模型公式化的计算高手,但是我们没有创造模型公式的人。所以基础学科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我们发展潜力和创新动力。美国之所以创新较强,在于它对于基础科学研究,远远超过我们。
再观首届数理测评活动,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走向哪里?该如何走?应该要有成熟的体系,建模、评测完善成系统后才可以推出,否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这应该是核心问题,会误人子弟的。八年级的物理课才学了几章,如何做测评?可能是我的思想比较肤浅,我更希望教育以务实培养育人为主,将襄阳教育走的更高更远。
202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