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还处于基础阶段,学生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样化,而影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因素也非常多。为此,董老师针对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模式,使他们能够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的后期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步:画示意图
低段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生活经验和知识都很少,因此在抽象思考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小学生在纸上画示意图可以拓展思路,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这种方法适用于解决抽象而又可以图像化的问题,它是用简单的图直观的显示题意,有条理的表示数量关系,从中发现解题方法,确定解题方法。同学们学会了画示意图后,通过观察图做解决问题就轻松多了。
第二步:看示意图列算式
同学们在学会了画示意图后看到示意图列算式也变得轻而易举。
第三步:提问题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提问的能力比回答的能力更重要。”学与问,缺一不可,学能解答疑惑,问能拓宽知识,爱学而不勤问,难以成为一位好学者。董老师让学生通过已知条件提出相对应的问题,既能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好办法。
第四步:补充条件
书本里提数学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但补充条件二年级上册的学生还没有接触过,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大的挑战。学生必须根据所要求的问题出发,补充前面已知条件所缺少的条件,极大考验学生分析理解题目的能力。
第五步:正确计算
通过仔细观察理解了题意,算式也列对了。但如果计算结果却是错误的就非常遗憾。所以,董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就非常重视抓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计算热情,董老师经常在班级中举行计算竞赛,给表现好的学生颁发奖状,极大提高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数学思维的培养对孩子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数学思维能使孩子受益终生。董老师善于总结数学学习规律,注重培养孩子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让孩子在趣味学习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二(10)班的孩子们在董老师的引导下,玩中学,学中玩,一直保持着对数学的好奇和热爱,相信数学一定能越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