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秋风送爽。2023年10月19日~20日,2023年河南省初中生物学优质课观摩交流暨省级培训活动在河南省濮阳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主办,濮阳市教育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濮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和中原大地传媒股份公司教材出版中心承办。
隆重的开幕式
本次会议由省课程中心生物学教研员淡海彬老师主持,濮阳市教育局副局长、濮阳市教育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杜晓玲、濮阳市教育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义务教育教研室主任张自福、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生物学科主任胡玉、开发区教育局局长田孝军、开发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书记谢德平出席了本次会议。2022年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展示老师及全省生物学科部分教研员和骨干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首先,开发区教育局局长田孝军介绍了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教育现状和取得的相关成绩。接下来,濮阳市教育局副局长杜晓玲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大家对濮阳市的教育有了基本了解,感受到了濮阳这座城市的魅力。最后,胡玉老师对此次培训作出了详细的安排,对大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殷切的期望。
10月19日上午课例展示与评课
鹤壁市生物教研员杨娜老师主持了第一场会议,依次介绍了三位展示教师的相关信息后,开启了生物学科的视听盛宴。
魏韡老师的《呼吸作用》
魏老师上课照片
开封市金明中学的魏老师用种子设计了三个小实验,验证了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然后分组进行植物的五大器官的呼吸作用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相应的结论,证明了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最后构建呼吸作用的概念。与此同时,魏老师对书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优化,使得实验能在一套装置中完成也是值得与会老师学习的地方。
黄灿宇的《遗传与环境》
黄老师上课照片
商丘实验中学的黄灿宇老师用“果农拍摄的商丘酥梨”导入新课,既有新意也突出了当地文化,并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课上,黄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数据,用事实和证据得出了实验结论,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不仅对植物进行实验探究,还对动物进行了观察,得出了表现型与基因型、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生物的性状受到环境的影响。黄老师用生活中的案例讲解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海水稻引发学生的科研梦和强国梦。
丁文静老师的《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丁老师上课照片
郑州市第八中学丁文静老师的课倡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主动建构,融入信息技术,通过概念模型建构、模拟活动体现“做中学、用中学”。具体来说本节课以孕期唐氏筛查为切入口,了解唐氏患儿是因为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导致相关性状发生变化,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从而引发冲突,激发学习兴趣。借助自制视频、自制DNA分子双螺旋模型以及带有不同颜色区域的长绳,帮助学生形成对染色体、DNA、基因直观认识。通过学生自主绘制并评价概念图,注重学生对重要概念的主动习得,再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案例、深入理解生物体内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恒定对遗传稳定、物种稳定的重要意义。之后借助学生的假想猜测以及“摆一摆”活动,揭秘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规律,最终引导学生推测21三体综合征形成的原因,并呼吁“重视唐氏筛查,关爱唐氏儿”。
信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生物教研员王艳红老师对三节优秀课例进行了点评,王老师表扬了三位老师扎实的学识和精湛的教学功底,这三节课落实了学生核心素养,都注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概念进行建构。王老师提出了生物学教学中要关注大概念教学、大单元教学以及思维的进阶。
10月19日下午课例展示与评课
下午的观摩活动由南阳市生物教研员李超老师主持,李老师介绍了授课教师的信息后,大家期盼的精彩纷呈的课例展示呈现在大家面前。
来自郑州市二七区实验中学的于洋洋老师首先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导入本课,进而用模型探究肋骨间的肌肉与胸廓容积变化的关系。通过动画直观感知膈肌运动与胸廓上下径之间变化后,再通过小组合作现场制作膈肌运动模型,探究膈肌运动时胸廓的变化。在此过程中,于老师用摄像头投屏展示学生的模型与操作过程。最后,于老师给每个小组分发内加超轻粘土的注射器验证容积与气压的关系。从而建构呼吸时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完整过程。
来自驻马店市实验中学刘菡老师自制的人体免疫城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她以《病原体攻城记》情景导入新课,以问题驱动的方式,一层一层把人体的三道防线的功能展现在师生面前,最后通过探究活动,把人体抗体产生的过程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现人体免疫的全过程。最后刘老师展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相关资料,激励学生为了人类健康,向优秀科学家学习。
来自南阳市第十三中学的张扬老师用四个活动、十二个问题驱动课堂的生成,带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生物学知识。学生们通过动手实践和模型制作来了解细菌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同时结合课堂上的生成式问题,也引发了他们对个人卫生和人体健康等问题的重视。
漯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的张亮亮老师对下午的三节优秀课例进行了点评,指出老师身上的亮点:例如于老师对学生真诚的评价,知识建构的方法等,提出了该教师善于用普通材料,设计出有效模型,让课堂变得高大上。如刘菡老师把抽象的免疫问题用城市模型直观化,具体化,并运用动画图片、台前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强化主干知识。例如张扬老师用科学史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并且教师的教学机智值得肯定,真正做到了做中学,用中学。张老师还提到了一节好课的八个特点: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学内容适量;思维品质有提高:有效运用多种新鲜刺激;重视学习心理的闭合律;运用思维图等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参与度高;重视生物学实验,体现学科特点等,让与会教师收获多多。
10月20日上午课例展示与评课
第三场会议由汝州市生物教研员赵亚珂老师主持,最后两位展示的教师为大会的持续精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的牛飞老师用“植物工作站”招募工作人员的情境导入本课,通过巧妙的实验验证了苔藓植物通过叶片吸收水和无机盐,叶片只由一层细胞构成,进而引出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通过对比观察蕨类植物的形态,通过红墨水实验证明蕨类植物内有疏导组织,观察孢子囊结构。最后,以表格对比的方式总结本课知识,并用孢子散落的唯美视频结束了精彩的一节课。
濮阳市油田第十八中学的张环利老师用生命的力量视频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力量。张老师展示了改进实验装置的三次修订过程,在现场用改进的装置验证种子萌发的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消耗了氧气。还利用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实验微课展示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用实验和数据建构了呼吸作用的概念,完成呼吸作用公式的书写。最后通过对植物六大器官进行呼吸作用的验证植物体的所有活细胞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同时还用碳-氧平衡相关理念引发学生低碳生活,树立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濮阳市第十中学校长都娟对两节课进行点评:都校长指出两位老师课例的六个共同点:一是走进生活;二是问题,都是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指向的一个又一个有效的问题;三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四是体验:亲身体验了很多过程;五是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科学有效客观评价;六是融合:融生活,融学科,融资源,融思政。这两节课都是以素养为导向作为最终教学目标。
都校长针对两节课中的亮点和建设进行了有深度的剖析,并为与会老师讲解了什么是一节好课和课堂三问,直扣人心。
会议总结
会议尾声,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胡玉老师对整个大会进行了深度总结。在这两天时间内,八节观摩课和三场点评报告。就像一场场智慧的风暴,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思维。这是智慧与智慧相互碰撞,灵感与灵感相互融合,思想与思想相互启迪的过程。胡老师对展示课例的老师、上课的学生、评课的专家以及承办单位给予了真诚的感谢。本次授课教师都是2022年省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胡老师指出评选优质课的最大意义不是为了取得好的名次,获一等奖,而是让优质的课堂影响全省乃至更远的范围,让所有的老师们都能学习到,让优秀的成果惠及更多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