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0日,2023年下半年浙江省校外教育音乐教研组系列活动在金华市青少年宫开展。来自全省各地青少年的42位音乐艺术教师在专题讲座、实地参观、主题分享、微课堂展评中四大版块活动中,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活动一:专题研讨 探索课程的路径
18日晚上,浙江省少先队特级教师、金华市青少年宫舒珂主任在讲座《以双高建设为目标的改革青少年宫课程路径的探索》中,紧紧围绕主责主业、核心素养,对以“五化”(具体是指:培训活动化、活动课程化、课程项目化、项目品牌化和品牌社会化)改革为内生动力,主动求变,实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服务的“双高建设”进行了精彩的阐述。
活动中,金华宫的5位专业老师们带来的《小小文物鉴定师》、《走进名画馆、传经典艺术》、《一条鱼的诉说》、《你好,山海经》等精彩案例分享,让我们深刻了解了如何在活动中带领少年儿童自我激发学习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监控自我学习过程、评价自我学习的方式和效果。
活动课程化能解决青少年宫兴趣培训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的问题;能发展课程建设的系统性;能实现教育引领的有效性。
课程的项目化开展形式,实现了把知识体系转换成能力体系;形成了教育教学闭环;能引导青少年自主自觉参与活动实践。
要按照打造品牌的方法来发展青少年宫的事业;教育活动项目要通过品牌化打造成为品牌项目;要把青少年宫建设成党政的未成年人事业的一张金名片。
最后,舒珂主任总结:我们要以服务青少年需求为目标,用公益性、群众性和课程化形成品牌口碑效应,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真实的的社会情境中体验生活、感知社会。
活动二:参观故居 唱响希望的田野
19日,教研组成员走进“施复亮施光南故居”,走进了施光南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
一件件尊贵文物的展现,一副副生动展板的介绍,一张张珍贵照片的历史,伴着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仿佛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看到了施光南先生用毕生的情感、智慧和忠诚,追求真理、光明、进步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参观完故居和纪念馆后,教研组成员们分成四组,开展施光南作品展示的快闪活动,用自己的歌声、琴声、心声,深切缅怀施光南先生,向先生致敬。
第一组《月光下的凤尾竹》
第二组《打起手鼓唱起歌》
第三组《多情的土地》
第四组《在希望的田野上》
时针悄悄的走到了午时,组员们撸起袖子,抄起锅子,掂起勺子…炊烟袅袅,香味飘飘…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在大家的同心协力下出锅了。
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在这希望的田野边,省第四季校外教育音乐教研组的第二站活动落下了帷幕。组员们领悟了施光南先生毕生为国创作的精神,领略了音乐艺术的魅力,收获了动手实践的乐趣,享受了舌尖上的美味,为下午的教研蓄足马力!
活动三:主题分享 拓宽研究的视野
19日下午,常山县青少年宫叶朝晖主任作题为《少儿民族乐器探究与体验》的活动课程经验分享。他从建设民乐团的故事讲起,直面民族乐器普及的困境,讲述自己对少儿民族乐器课程探究和实践历程,分享课题实验中的思考与经验,提出课程建设应当遵循需求方向的观点,引发小组成员的思考与讨论。
金华宫艺术部李荣华部长以《基于核心素养构建校外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为题,分享了在校外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思考与尝试。
主题分享中,各宫教师围绕主题,各抒己见。宁波市青少年宫刘瑾老师,结合自己钢琴教学,从课堂丰富,精准目标,灵活调整角度,交流了自己器乐课堂教学经验。
丽水市青少年宫梁巧玲副主任,认为“专业是青少年宫课程发展生命线”,也发出了“怎样的课程算是优秀课程?”的疑问,引发大家对课程评价的进一步思考。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赵娅萍老师经验丰富,就学生的兴趣维护和器乐课堂技能教学发表观点。
主题分享交流后,大家带着对课程诸多思考,对2024年课题方向进行了分组讨论。器乐教学组,声乐教学组和语言教学组各选择一个专业相关主题,确定研究方向,论证研究意义。
活动四:课堂展示 呈现研究的成果
20日上午,金华宫陈雨清、张岩、王靖怡、卢依4位教师以模拟课堂的形式进行精彩展示,分别为全体教师带来了语言表演《五指相争》、小提琴《沂蒙山小调》、电子琴《回声》、声乐《迷人的火塘》。
4节模拟微课堂,直观呈现了语言表演“想试做演”教学四步曲、器乐“听唱奏演创”教学五步曲、声乐“听唱演创”教学四步曲引发了教研组成员的深入思考。在评课议课中,大家找准切口,就如何优化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模式方法、善用课程评价等方面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活动最后,来自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维克多•巴达诺夫教授作了《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数字化音乐教育平台》讲座,通过分享动作捕捉技术、XR混合现实技术、2D|3D虚拟角色、数字化音乐产品开发等先进技术,并在现场让全体教师体验了一把MIDO智能测评,让我们看到未来在课程研发领域,运用数字化手段的无限可能。
不负秋意好时光,教研引领新航向。2023年下半年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音乐艺术教研组系列活动落下帷幕,但我们对课程建设的探索,正在大步前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