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教育,眼里有学生

蒸 船
创建于2023-08-27
阅读 43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大海能容纳百川,山川能容纳树林,而十一小教师的学习旅行就像一场穿越在山海间的风,仿佛长出了一双羽翼,包容了世间万物,朝着星河万里不断前行,“教”以前行,为的是共赴更高的山海,师远道而学无涯,学习是最美的姿态,培训是最美的遇见,2023年8月25日暑期培训如期而至。

         习近平主席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吴忠来老师带来的《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二、三、四”》阐明教师专业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引用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提出当今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何之处,教师应当潜心钻研《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之中的三个维度,十三个领域,60项基本要求,从而达到提高自身专业的目的。为使教师应对教学备课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景线,重中之重提出于漪老师的“三备” ,何为“三备”?一备不借助任何工具,凭自己对教案的理解,写好一案;二备通过对大量的资料研究,在一案的基础上备上课教案;三备课后根据课堂实际调整教学策略,知识的重难点,教学的方法形成的备课方案。教师是一颗大树,她拥抱了许多孩子的“成长知识”,教师潜心研读学科教材,这颗大树越大,拥抱的“成长知识”越多。

  “惟”育人是务,共赴山海,我想谢国洪老师的心里有教育,眼里有学生——是有容乃大之心,他说教之道在度,学之道在悟。教师最好的核心是上好常态课,之后反思教学的合理性和常规性。他借用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教学理论,允许低控制的课堂,散发孩子思维想象力,从而构建高结构的教学过程,加强孩子独立意识,点醒孩子的悟性。这堂培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突出学生对课堂的感受、理解,放手的控制课堂教学,大胆尝试。

  “山海”如此之大,教育更应当经历一番包容之旅,唯有热爱,不负岁月漫长,陈志勋老师以《课堂价值的提问》更凸显出课堂对学生“十万个为什么的”包容性,他以一段名师课堂实录,提问孩子:空间为何物?有的学生说:空间就是空气。有的学生说:空间就是摸不到东西。还有的学生说,空间就是一维二维三维…… 大胆允许孩子发言,从而强调问题应当由孩子自己提出,他说一节课就是一扇窗,不应该是结束,而应该是开始,所以展望给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空间。


00:30

  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所求,教育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可谢国洪老师为教育探索一条充满理想之路《基于学习动机的教学活动设计》,他说学生是课堂的裁判者,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呼唤。他借用多位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表达需要刺激孩子的信心,还需要激励孩子的动机,通过一步一步关卡提高后进生的难度为主,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拓展学生对待事物总有不同的看法,提高他们的认知。他说教学之路很长很长,但以研究的韧劲,研究教学,假以时日终会拥有一条独特教育之路。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古至今都具有大国风范,亦是礼仪之邦。我国从周礼用于祭祀开始演变出多种多样礼,例如仪表礼仪、形态礼仪、餐桌礼仪等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更是学生模仿的对象,礼仪是一种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一种仪式感,在李老师和小艾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这些礼仪,使教师更加完善自己。

  春催千树发,日染九州新。广信区十一小崭露头角,拥有一颗包容之心,包容学生的不足,面对诸多难题,让我们少一些"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践踏,多一点"风卷红旗过大关的果决,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顽强的毅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张毓涵

  图文:兰燕

  审核:李坤

   签发:徐小飞

阅读 4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