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要求,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建设,鲜活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2023年10月20日上午,滨城区教研中心视导组莅临滨城区第三中学北校区,开展教学视导工作。
环节一:听课
铃声响起,滨城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宣良美老师以及第三中学北校区马长民校长、杜洪建主任和道德与法治组全体教师走进七年级一班和六年级六班,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把脉问诊。
按照课程进度,上午第二节由七年级教师张一宁执教新授课《青春飞扬》,第三节课由六年级教师张敏执教新授课《公民的基本义务》。张一宁和张敏两位老师围绕核心素养,精心进行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活动为主,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注重过程性评价,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案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利用实际案例来探究问题,活动层层递进,提升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两位老师教态活泼大方,课堂生动有趣。下一步我们会继续研读新课标,研究大单元教学,进一步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环节二:评课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听课结束后,教研员宣良美老师对张一宁、张敏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深入的点评。
名师引领促成长,且行且思共芬芳。宣良美老师对本次的教学视导检查做出总结,并且对两位年轻教师的课程做出指导评价。在此次教研中,宣良美老师表示看出了两位老师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教学环节齐全,课堂深入浅出。两位青年教师的优异表现和三中北校区道德与法治所有新老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令人动容。
同时宣老师对三中北校区道德与法治老师的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
1.六年级授课要逐渐与初中相衔接。
2.课堂活动中要加上学生自己的生活成长经历,每个活动都应该具体的展开,让学生深入其中。
3.课件中要体现学习目标,学生要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整节课的学习。
4.作业要布置类似设计宣传标语这样的实践性作业。
仰高笃行,知新致远。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会在教学和教研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化课程主题意义、落实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我们全体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一定会在教学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让教育之花愈发灿烂!
作者:韩淑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