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动态29】向光而行,遇见美好!(一)

yh
创建于2023-10-20
阅读 24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掬一捧秋色,怀一腔热忱;

以国培为媒,以成长为介;

研教学之径,探教育之美!

  带着对天津的向往,10月1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位国培学员齐聚天津工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怀着共同的热爱,共同开启“国培计划(2023)——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班”为期10天的研修之旅。作为课题组主持人的我也有幸加入了这“高大上”的研修团队。

Day  1

        20日上午8:30,我们齐聚会议厅,举行了“开班典礼”。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李晓娜、副部长朱克强、张连生教授出席开班仪式。

        典礼之后,由张连生教授的《定义自己的教育》拉开了本次培训的帷幕。讲座中,张教授以故事和音乐课堂实录为导入,引出了讲座的逻辑起点——“定义自己,是定义自己教育的前提”。并围绕“思考这个问题的几个背景”“定义自己的教育:是什么”“定义自己的教育:为什么”以及“定义自己的教育:怎么办”这四方面展开长达3小时的分享。

        在“定义自己的教育:怎么办”环节中,张连生教授分享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教育的情调》、《教育:让人成为人》、陶行知教育名篇》、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等相关必读书目,并表示读经典著作的好处就是能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透彻、更直指事物本质地看问题,会让我们对今天的教育引发更多的思考。张教授强调:定义自己的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哲学问题,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定义自己的教育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原点诉求。

        整场讲座内涵丰富、事例鲜活,既有理论价值,又兼具现实意义,引发共鸣。张连生教授用睿智幽默的语言、精彩生动的案例,激起了我内心的波澜,令人感悟:重新定义自己,再定义自己的教育,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

        下午,伴随着浓郁的咖啡香,一场破冰活动拉近了我们来自全国各地学员的距离,欢笑声、呐喊声声声入耳。

Day  2

        向着光,    追逐光,    成为光。

        今天是研修的第二天。深秋的阳光透过树枝照映在窗外、在校园,点点斑斓…

  为践行新课标,建构新课堂,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核心要点,关注教学能力的驱动,将新课标落实到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去,真正把“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情景中去,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21日早上,开启了一场全新的新课改新征程。来自天津市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的沈婕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指向深度学习的数学单元教学》专题讲座。

  沈老师立足“为什么开展深度学习”“什么是深度学习”“怎样开展深度学习”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深度学习的背景、内涵及实践模型。并结合“三角函数”案例,从深度学习的“四依据”“六分析”“五理解”实践模型的视角,给出了单元教学设计具体的策略和方法的指导。沈老师指出,深度学习项目进一步开展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对数学本体性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二是挑战性学习任务的设计。 

        这和结构化教学一脉相承,都是在研读教材研究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前延后续,看清知识完整的样子!教育研究总是相通的,无论起的什么名,只要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那就是对的。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一线教师,虽然未能理解高中《三角函数》,但却从沈老师的讲座中习得了如何构建大单元、结构化整体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培训之后,尝试予以实践。

  沈老师的讲座就是一束光,引领着我向光而行!

  下午,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全班蹭了场“装备展”。沈老师说:“技术不能取代老师,但使用技术的老师会取代不使用技术的老师。”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必须时刻学习技术,做适应社会发展的老师,坚持“学到老学到老”。

  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成为那个发光的自己!

Day   3

  追光而遇,向光而行……

        不远千里来到美丽的天津,人群中与一群大咖相知、相知在国培。何其有幸,能参加此次国培,何其有幸,能结识众多的专家们。

今天是培训的主题是“测评”。

        上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的王立东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数学教育测评的实践思考》。王教授详细解读了新近国家教育评价相关政策,强调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定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并指出在实践中,还存在这5大难点:一是教育测量学的应用;二是概念理解与学科观点的测评;三是真实问题情境与跨学科综合;四是测评与教学过程的匹配(一致性);五是题目的教育与评价功能分析。

        个人启示:关注真实问题情境的教学意义,谨慎处理真实问题情境的测评意义!

  下午,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光明副院长作了《教师专业发展智能化测评的构思与实践探索》。王院长详细解读了从近几年的教育政策,指出“人工智能”以及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是中央决策部署,教师志业发展智能测评是其核心指标的智能测评。并从教师专业发展智能化测评的核心指标、实践探索、实践案例三方面进行了深度报告。

        智能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深度融合,能够为我们一线教师培训的精准实施按下快进键,未来已来,继续向光而行!

  人生,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一岁有一岁的味道。每次活动都是有意义的,每个相遇都是美好的!

Day   4

人间十月有幸事,

落叶与风再相逢。

        今天是培训的第四天,精彩继续……今天的课程安排有学校课堂观摩、课例解读还有专题讲座,饕餮大餐。

  今天起了个大早,与同行的大咖们一道来到了环湖中学。李艳慧老师展示了一节七年级的《平行线的性质》。李老师亲和力强、基本功很扎实,教学中先通过回顾本章节所学习过的内容,响醒学生的知识经验,再经过两边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猜想平行线的性质。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究,折角比一比,量一量,小组讨论交流,几何画板示范等活动推出第1条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再结合第1条性质通过证明推出第2和第3条性质。历经复习旧知、理清学路;动手操作,探究性质;问题解决、应用性质;课堂练习,巩固性质;学程回顾,盘点收获五个教学环节,使用整体教学的模式进行授课,把学习几何图形的基本方法“观察、猜想、验证、证明”进行了夯实,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给了我们如何做单元整体教学一个很好的示范。

  紧接着,河西区教师发展中心培训部姜昊主任结合《平行线的性质》一课,从单元教学背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平行线的性质的单元整体教学深入解读了《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姜昊主任指出单元整体就是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去把握教学,结合自己的经验,根据整个单元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学生的学习,对整个教学的内容、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愿意也和我们的团体也来试一试。

  作为培训中心主任,姜昊教师还给我们带来了《基于供给侧给结构性改革教师培训工作的探索》专题分享。他从当前教师培训工作的困境、基于供给侧的教师培训实践探索、总结与反思三方面作了精准分析。

  “双减”政策下,作业如何设计?如何分层?下午,来自天津师范大学吴立宝博士为我们带来了《“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在双减政策要求下,作业减负是其中的痛点也是难点。吴教授对数学作业设计做了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他从两个引例引发的思考、学业负担的形成分析、作业概念的历史演进、双减政策内容与挑战、作业设计的困境审视、作业设计的案例分析六方面作了详细解读。从相关的政策文件出发,明确了作业设计的要求,分析了作业减负形成的原因,还有它的内涵转型价值功能定位等等,还分享了他的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案例,展现了整体规划单元作业设计的思路。他提出的基于单元作业指引,作业模块设计,作业整体设计的这种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模板。

        小作业大文章!作业改革一直在路上!

  守心奋楫,便不顾风雨兼程;美好共生,奔赴下一场的星辰大海!

(此篇由芦溪镇第三中心学校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双减”专题课题《“双减”背景下,幸福课程视角“1+3+N”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主持人颜红供稿。)

阅读 24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