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的来源

江南徐氏联谊会
创建于2019-10-29
阅读 9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夏(公元前21—26世纪)夏禹时,伯益佐禹治水有功,封其子若木于徐(今安徽泗县一带),建徐国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

周穆王时,若木32世孙徐君偃聪明仁爱,百姓拥护,国力不断强大。穆王喜爱巡游,国政无人管理,诸候多有怨言。徐君偃有代周为天子之心,自称偃王,率36国诸候联军向周进攻,穆王闻之,命造父驾车,日夜兼程,及时赶到京城,调军镇压。并遣使者至楚,令楚国伐徐。偃王爱民,不忍涂炭生灵,收兵弃国。偃王子宗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一带山中隐居下来,偃王率部分王室随从,散居浙江各地,随王进山百姓数以万计。穆王卒后,其子共王于公元前926年即位后,以偃王执政期间行仁义,结众心,深得百姓拥护,复封其子宗于徐(今江苏泗洪一带),继续管理徐国。

战国

(前475—前221年)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

秦庄襄王即位,徐诜为宰相。

春秋(前770—前476年)

周敬王八年(前512)

吴伐徐,引水灌国都彭城,徐国乃亡。亡国后的徐国王室和黎民百姓为纪念故国,纷纷以国名为姓氏。

秦(前221—前207)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  

是年,秦始皇派徐福率童男童女3000人出海求人生不老仙药,徐福船队由琅琊起航东渡,最先登陆日本九州佐贺县。留居九年,又沿濑户内海东迁,至熊野山定居。把中国的先进文化,先进农业技术带到日本列岛,并老日本人种水稻、捕鲸鱼、种桑养蚕、纺线织布、采药治病,使处于石器时期过着渔猎生活的绳纹时代日本,得到迅速发展。

  西汉(前206—25年)

 成帝阳朔二年(前23)

五月、徐元泊渡江南下到浙江衢州开基创业,为衢州开基始姐,也是徐氏南下过江始祖。


东汉(25—220)徐防,拜司空。


隋(518—618)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徐功,授黎州总管,赐李姓,为李世勣。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再进司空。为避太宗讳,去“世”为李勣。总章二年(669)卒,年八十六。举衷光顺门,帝七日不视朝。赠太尉,     扬州都督,谥贞武,陪葬昭陵,其后裔复姓徐为主。

玄宗天宝年间(742—756)

徐益和侄徐燮同游梅山(徐山),见风景秀丽,遂定居,为徐山徐氏始祖。

代宗大历元年(767)

徐相弃官泛游温之平阳沙岗而未适,再徙瑞之青林,而后溯流而上至义翔口洪,嫌地狭窄,迁居百丈睦源(今泰顺司溪口宫头垟),为泰顺支系始祖。

         五代十国五代初910为避闽乱,原籍闽长溪徐岱,字嗣宗迁入马岙(今属乐清市)尊为马岙徐氏始祖,后裔分布湖边、朴湖、黄圹、埭头、寨下、华秋等地。

         贞明六年(920)吴越武肃王到南雁巡视观光,总制两浙军务徐孝三随王保驾病故穹岭之下曹门,徐子龙甫由原籍闽赤岸徙迁曹门,留此守孝定居,开创基业。后裔尊孝三为曹门鼻祖,龙甫公为曹门徐氏始迁祖。

后晋高祖天福三年(938)

徐赟,又名寅,为避五季乱,于闽秦川赤岸徙迁平阳西门,为沙岗始迁祖。

太宗雍正四年(987)

徐暹自泰顺迁居仙居长乐里,为仙居徐氏始祖。

仁宗天圣二年(1024)

徐希浩自丽水丽阳岩泉村迁居永嘉县碧莲村,为碧莲徐氏始祖。

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6)

徐铎由平阳坊郭迁居瑞安东山太史桥,为太史桥徐氏始祖。

嘉祐元年(1056)

永嘉屿北徐泽五世孙徐文达,字承荣,由屿北徙居永嘉珍溪雅岙,为雅岙(即今之埄下)始祖。

元祐年间(1086-1093)

东莞群徐经孙徐绘,从青田迁居油竹横阳,为油竹横阳徐氏始祖。

徽宗崇宁五年(1106)

徐公仪,咏牡丹诗,从永嘉屿北入赘枫林柯门,为枫林徐氏始祖。

钦宗靖康元年(1126)

徐重宝从浙江龙游迁居闽福鼎柿树下(今程家洞徐宅)为徐氏始祖。

建炎年间(1127-1130)

徐萱致仕,自泰顺县仙居迁本县东谷(今贝谷)定居,后裔尊萱为贝谷徐氏始迁祖。

绍兴九年(1139)

是年,六五公讳昌合由瓯之沙岗(今平阳城西一带)复迁瓯江溪滨(今属瓯海区茶山镇)后裔尊为始迁祖。

高宗建炎元年(1127)

宋忠训郎震公之长子邵,字召,号开山,因父抗方腊而阵亡,三年满孝后,即弃粟而游山水至铁场,见山环水绕,竹苞松茂,钟灵毓秀,甚喜,遂挈全家而居此,并改铁场为天长(今属瓯海),为天长徐氏始祖

淳熙五年(1178)

是年,泰顺徐氏廿世孙徐瑞清来到瑞安十九都库村,见此处临江流而土沃,大路通行,遂择为发祥地定居,为仙降徐氏始祖。

端平年间(1234-1236)

徐齐富字经邦号聚仁,致仕后从江西南昌迁徒小令(今川,今属青田县)定居,为小令徐氏始祖。

宝祐年间(1253-1258)

原籍闽福清徐淘,字公练迁居花坦(今属乐清市)被尊为花坦徐氏始祖。后裔分布高圹、石碧岩、新坊、安然、中庄、大荆镇、下岙、塘岸、湖雾岭等地。

徐居延从文成石庄洞坟迁居南田张坳,为徐氏始祖。

赵昺祥兴二年(1279)

徐盛游夏家地(今为青田双垟乡西坑村)定居于此,尊为西坑村徐氏始祖。

元(1271-1368)

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

徐浩羡从乐清潭头迁居湖边村(今属乐清淡溪镇),为湖边徐氏始祖。

至元年间(1264-1294)

徐祥贞从瑞安十九都衢江库(今仙降村)迁居邑内十八都(今四甲村),为四甲徐氏始祖。

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

京都教授徐千十,致仕后定居青田,为白岩徐氏始祖。

武宗至大元年(1308)

徐培从永嘉枫林迁瑞安中川(今属塘下罗凤中南中北村)居住,为中川徐氏始祖。

仁宗延祐七年(1320)

徐达由泰顺仙居迁县内徐坑村居住,为徐坑徐氏始祖。

惠宗至正年间(1341-1368)

徐千一从会稽迁居乐成(今属乐清市)为乐成始祖。后裔分布上叶、吕岙、西岑等地。

至正二年(1342)

徐开一自泰顺北坑迁居上垟,成为上垟徐氏之始祖。

至正十年(1350)

徐泰登自平阳观美桃湖(今属苍南县)徙迁腾蛟驷马村,为驷马徐氏始祖。

明(1368-1644)

太祖洪武元年(1368)

是年,徐海奉命从南京来平邑任金乡卫指挥使而携家眷定居,繁衍后代,成为金乡徐氏之始祖。子孙分居尤家园,形成尤家园徐氏族群,后裔尊徐海为始祖。

洪武六年(1373)

徐矩,原籍四川成都,待父宦学,寄居杭州,子徐瑶到永嘉访兄,遍游浙南,越帆游关至穗丰,见此处地沃水美,麦生二穗,就定居下来,取地名穗丰。徐矩成穗丰始祖。

洪武十六年(1383)

徐万一从浙江处州避居平阳吴垟,为吴垟徐氏始祖。

洪武二十年(1387)

徐思清由永嘉楠溪渠川迁乐邑淡溪,再定居翁垟河西村,为河西徐氏始祖。

洪武二十四年(1391)

徐振堂从泰顺仙居迁居文成西山,为西山徐氏始祖。

洪武年间(1368-1398)

徐奎六定居永嘉四里山上,取名徐岙,为徐岙徐氏始祖。

成祖永乐元年(1403)

徐雁南分封金乡卫千总,从南京迁居金乡第五巷定居,为苍南金乡小岭头始祖。

永乐二年(1404)

徐仁一从闽建宁淳池迁居福鼎之后垟,为后垟徐氏始祖。

永乐八年(1410)

徐存说自平阳沙岗徙迁萧江前林村开创基业,成为前林徐氏始祖。


文成张坳徐福四迁居黄垟坑,为黄垟坑徐氏始祖。

永乐十年(1442)

徐相十八世孙徐淮于泰顺仙居徙迁垟畴,为垟畴徐氏始祖。!

永乐年间(1403-1424)

徐汝佳,由永嘉枫林迁居邑内徐家湾(今属枫林镇)为徐家湾徐氏始祖。

宣德年间(1426-1435)

徐泰孙原籍闽晋江。南宋嘉熙间(1237-1240)从温州转迁乐城仙隐里(今金溪)第七世孙先衢于明宣德间(1426-1435)再迁西岑(今属乐清市)被尊为西岑徐氏始祖。


成化年间(1465-1487)

徐启成自平阳鸣山迁居凤浦定居,为龙港凤浦徐氏始祖。

徐以丰从泰顺迁居福建福鼎水岙村,为水岙村徐氏始祖。

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

徐成远徙迁平阳溪岙,成为溪岙徐氏始祖。

正德年间(1506-1521)

徐耦携子佛生迁居泰顺包垟乡涂坑村,成为涂坑徐氏始祖。

世宗嘉靖二年(1523)

徐广贵子徐知,字叔初,从平阳驷马迁居邑内江南垟徐家庄,后裔尊徐广贵为徐家庄徐氏始祖。

嘉靖二十三年(1544)

徐广发从平阳驷马徙迁夏口徐定居,为夏口徐徐氏始祖。

嘉靖年间(1522-1566)

徐汝愤丶徐汝汉于永嘉徐山迁居霞岙,为霞岙始迁祖。


徐显定自福建漳州徙迁浙江温州平阳26都繁枝上村坑头(今属苍南)定居,被尊为坑头山徐氏之始祖。


徐云望自永嘉白水徙迁平阳凤巢肇基,为凤巢徐氏始祖。


徐少泉,由闽徙迁永嘉上河乡塘下略桥(今属瓯海)定居,为略桥徐氏始祖。

穆宗隆庆五年(1571)

徐奉诰于徐家庄迁居南监石路(今属苍南)徐福崖随父同迁被尊为石路始祖。

万厉二十一年(1593)

书画家、文学家之奇才徐渭,初学文清,后改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人去世。是年,徐世岩自永嘉枫林迁徙西垟定居,成为西垟始迁祖。

万历二十九年(1601)

徐仰松,由福建赤岸迁居平阳金乡(今属苍南)抗倭有功,敕封为金乡卫副指挥使,为金乡四代徐徐氏始祖。

万历三十八年(1610)

徐立兴自平阳沙岗徙迁平阳县北港水头镇章旦村,成为蒲潭尾徐氏之始迁祖。

万历四十二年(1614)

徐云颜自福建漳州南靖县大坪乡徙迁浙31都亲仁乡宋洋里枫树门(今属苍南南宋)居住,为枫树门徐氏始祖。

万历年间(1573-1620)

徐圣武于龙游徙迁居青田章旦塘口为章旦塘口徐氏始迁祖。


徐道惠号小波,由龙游赴任福建州判,解职后卜居青田,成为青田鹤城徐氏始祖。


徐文献徙迁平阳水亭繁衍生息,为水亭徐氏始祖。


徐叔春讳春,从平邑鹤浦西迁居江南十都河北庙(今属苍南)为河北庙徐氏始祖。


徐祖德为朝官,巡游青田,看中石帆、浮戈两乡山场,安家武垟(今属青田县腊口乡)为武垟村徐氏始祖。


徐学由温州墨池坊赘居原永嘉双川村,1949年改名为贵岙小双坑村(属青田县)。成为小双坑村徐氏始祖。


徐瑞宇迁居平阳麻步后门,为后门徐氏始祖。

徐瑞宇后裔徐正用,迁平邑万全二都西桥头(今属平阳万全乡)居住,后裔尊正用公为西桥头徐氏始迁祖。


沙岗派下徐仲夫、徐仲李迁居平邑桥墩后陇(今属苍南县)为后陇徐氏始祖。


徐崇山迁居平阳麻步四十五,为四十五徐氏始祖。


徐纲徙福鼎沙埕镇南镇居住,为南镇徐错始祖。


徐朝烈从平邑金乡城(今属苍南县)迁居北港四十二都北山村(今属平阳县)为北山徐氏始祖

光宗泰昌元年(1620)

徐启浦、启照俩由平阳凤巢迁至温江定居,为温江徐氏始迁祖。

天启年间(1621-1627)

徐寄保从平阳蒲峰山迁徙邑内金村垟,其子转迁金村垟徐宅内定居,后裔尊徐寄保为金村垟徐氏始祖。

思宗崇祯元年(1628)

徐友亮,字仰初,徙迁平邑三十五都小亭仙堂,为仙堂(今为苍南玉溪村)始迁祖。

崇祯年间(1628-1644)

徐帝迁居平阳鱼塘发展基业,后裔尊徐帝为鱼塘徐氏始祖。


徐启兰自繁枝迁居云头垟山仔尾定居,为三仔尾(今属苍南)徐氏之始祖。

徐良宝从平阳西门迁入前宕居住,为前宕徐氏始迁祖。


徐发海自台州路桥徙迁温州平阳蒲门(今属苍南县蒲城)定居,繁衍后裔,被尊为蒲城徐氏始迁祖。


徐芝盛、徐国微由瓯江而上徙行至吴山(今属青田县)爱其山蟠水绕 ,土地肥沃,风景秀丽,遂从老涂徙迁此地置业安居,并于1813年开建吴山徐氏宗祠,成为吴山徐氏始祖。


徐佛御由平阳北港晓垟(今属苍南县)徙迁天进垟定居发展基业,为天井垟徐氏始祖。


徐元生、徐元器自平阳怀溪曹门迁居晓坑岭头,中贡两个自然村开创基业,为岭下村徐氏始祖。


徐忠讳嘉谅,字嘉亮随父应润从乐邑迁平邑28都士兜,为士兜(今属苍南)徐氏始祖。

清(1644-1911)

世祖顺治十七年(1660)

徐君崖从平阳驷马迁居江南樟树下(今属苍南县龙港镇)为樟树下徐氏始祖。

顺治年间(1644-1661)

徐圣恩号希臣,徙迁平邑十五都文楼里,为文楼(今属苍南)徐氏始迁祖。


徐太从福建建阳缸窑街四角进边徐家村迁浙江平阳,复迁闽福鼎桐城览下定居,为览下徐氏始祖。


徐益兰从瑞安仙降四甲迁往火泥坑(又名枫树坑)不久,又迁居坦头(今称中坦村)为中坦村徐氏始祖。


徐灵二由闽建阳缸窑街四角井边徐家村迁居福鼎缸窑,为缸窑徐氏始祖。


徐振元,名国宁,从江西移居闽之道士观,为道士观徐氏始祖。


徐应凤迁居平阳县麻步前门,为前门徐氏始祖。


徐元会从浙江平阳可思脚(今属桥墩)复迁闽福鼎小岳村定居,为小岳村徐氏始祖。


徐汝圣从平阳万全陡门头迁居瑞安孙桥,为孙桥徐氏始祖。


圣祖康熙元年(1662)

徐荣菴从瑞安中川迁居平阳鹤浦西(今属苍南县)为浦西徐氏始祖。

康熙十七年(1678)

徐缪生从福建寿宁缪家垟迁居福鼎清潭(黄仁村)为清潭徐氏始祖。

康熙三十年(1691)

徐广元偕三子从江西省广信府永丰县七都迁浙江平阳西山下(今属苍南)定居为西山下始祖。

康熙三十二年(1693)

徐候远从闽南迁居福鼎府下镇大坪头,为大坪头徐氏始祖。

康熙三十三年(1694)

徐春来丶徐春远自闽景宁柘湾村来泰顺大坳头(今名山头)丶杨山后定居,后裔分別尊为山头,杨山后徐氏始迁祖。

康熙三十九年(1700)

徐应麟从浙江平阳北港四十二都北山复迁闽福鼎十五都福堂大陇(今江边村)定居,为江边村徐氏始祖。

康熙五十三年(1714)

徐文厚字声杰,自温州上河迁居平邑三十都三条岭(又名锦鸡垅今属苍南)为三条岭徐氏之始迁祖。

康熙五十五年(1716)

徐圣义由平邑十七都东垟山头垟迁三十七都桥墩门小沿口(今属苍南)定居,为小沿口徐氏始祖

康熙六十一年(1722)

徐应稿偕二子文周丶文全自石路迁居平邑三十七都桥墩溪浦(今属苍南)为溪浦徐氏始迁祖。

康熙年间(1662-1722)

徐光期自仙居岭下村徙迁大安下后垟定居,为下后垟徐氏之始迁祖。


徐永足自闽迁泰顺梧村定居,后裔孙分居东桥村,尊徐永足为东桥村始祖。


徐士锦讳光秀,自瑞安中川迁入雅汇(下汇)为雅汇始祖。


徐启顺自麻步四十五都迁徙桃源包岙村,为包岙徐氏始祖。


徐大任丶徐大道从徐山徙迁岩谭,为岩谭始迁祖。


徐国慕自平阳麻步入迁鳌江三大厂,为三大厂徐氏始迁祖。


徐文杰从徙门头迁往派田,(今属平阳西湾乡海滨村)居住,为派田徐氏之始迁祖。


徐昌德字世发,从浦西迁居江西垟二十五都霞家垟(今属苍南)为霞家垟徐氏始祖。


徐国志自平阳怀溪曹门迁居山门,为山门徐氏始祖。


徐文德系茶山溪滨徐六五之十五世孙迁居平阳三十二都横渎浦状元桥(今属苍南)为横渎浦徐氏始祖。


徐朝邻自平阳北港十二都北山徙迁小河川底(今属苍南)居住,为小河川底徐氏始祖。


徐佛皇从平阳县候宅析居青街居住,后裔尊佛皇公为青街徐氏始祖。


徐大墨于永波徐山迁居林里开基创业,为林里徐氏始祖。


徐日荣自繁枝迁居钱库三石桥定居,为三石桥徐氏之始祖。


徐朝彩迁居平阳江南十都大儒(龙港)为大儒徐氏始祖。其六世孙徐作镇分居陈家宅丶徐作法分居吴家弄。


徐宗趋,字彦进,由枫林老四房迁居镜架山(今属枫林)为镜架山徐氏始祖。


徐朝存从浦西迁居平邑三十二都支造桥河汇底(今属苍南)为支造桥徐氏始祖。


徐维盛从瓯海略桥迁居平邑江南九都坊岩下(今属苍南县龙港镇方岩下)为方岩徐氏始祖。


徐瑞真从平邑士堄(今属苍南)迁居汾水关,为分水关徐氏始祖。


徐方俭三十一世孙由平邑石路(今属芦浦)迁居永嘉县一都梅头(今属龙湾区天河镇新河村上厂)为上厂徐氏始祖。


徐必俊从平阳万全徙门头迁居雅州,为雅州徐氏始祖。

雍正年间(1723-1735)

徐明嘉字子和,号保齐自平阳蒲潭尾徙迁五里亭(今属苍南)居住,为五里亭徐氏始祖。


徐世英丶徐世琳自平邑徐家庄(龙港)徙迁横河(今名环河,属龙港)开创基业,成为横河徐氏始迁祖。


徐一基从瑞安四甲迁居邑内下徐,为下徐徐氏始祖。


徐子雅从瑞安中埭迁平邑沿浦下在村宫尾(今属苍南)定居,为宫尾徐氏始祖。

乾隆元年(1736)

徐日韬于平阳麻步江湾前门徙迁坡南大坪山居住,为大坪徐氏之始迁祖。


徐益迁居泰顺西旸老鹰岩长蛇地方,为徐氏始迁祖。

乾隆二年(1737)

徐德庆于文成南田章坳迁八都西坑叶岸,为叶岸徐氏始祖。

乾隆十二年(1747)

徐圣时从东阳徙迁山头垟(今改名山平村属平阳)居住,越数年其兄圣忠亦随迁,后裔尊圣忠丶为山平村徐氏之始祖。

乾隆二十一年(1749)

徐朝熙从平阳北港古竹头徙迁平阳县鹤溪沿底自然村居住,为沿底徐氏始祖。


乾隆二十六年(1761)

徐君发自泰顺东坑徙迁下稔村发展基业,后裔尊君发公为下稔徐氏始迁祖。

乾隆四十五年(1780)

徐相悦自西山下(今属苍南)徙迁霞关烟墩山定居,为霞关徐氏始祖。

乾隆年间(1736-1795)

徐大瑞永嘉徐山迁居梅岙村为梅岙徐氏始祖。


徐朝凰于平阳麻步江湾徙迁鳌江兰田村为始迁祖。


徐炳基自浦西迁入岱口居住,为岱口徐氏始祖。


徐政遇由平阳岱口南岸合家举迁至江口(今属苍南)定居,为江口徐氏始迁祖。


徐希元从金乡世代徐徙迁炎亭西沙为西沙徐氏始迁祖。


徐日顺自繁枝徙迁东社江心(今属苍南)居住,为东社徐氏始迁祖。


徐日魁从平阳麻步江湾前门分居岙底燕山,为岙底徐氏始祖。


徐世亨从瑞安十九都衢江库(今仙降村)迁居瑞安二十八都泥涂(今称涂厂徐宅)为徐宅徐氏始祖。


徐忠焯丶徐忠皇由永嘉徐山迁居埠头村,为埠头徐氏始祖。


徐宪兰从青田北山白岩迁居邑内西山村,为西山徐氏始祖。


徐经沂丶徐经安丶徐经杰从乐清翁垟河西迁居洞头大门大沙岙村,为大沙岙村徐氏始祖。


徐廉,字瑞春,由平邑士堄(今属苍南)迁邑内江南李庄站(今属龙港)居住,为李庄站徐氏始祖。

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

徐玉龙于芝埠陡门头徙迁平阳县吴岙底(又名岙斗)居住,成为岙斗徐氏始祖

宣宗道光年间(1821-1850)

徐恩聚自苍南浦西迁徙鳌江徐家站开创基业。为徐家站徐氏始祖。


徐正绵从平阳北港驷马迁居江南23都将军岭脚西括底(今属苍南)定居,为西括徐氏始祖。


徐成桂丶徐成珍分别从泰顺罗阳儒学底丶仙居迁居邑内三滩,为三滩徐氏始祖。

文宗咸丰年间(1861)

徐大本自白水徙迁白岩,为白岩徐氏始祖。


咸丰年间(1851-1861)

徐世山由桐岗脚柿糗迁居马曹,为马曹徐氏始祖。


徐士廪于道光年间从平阳江南樟树下(今属苍南)徙迁永邑三十八都龙山廿四陇,后再于咸丰年间迁温州东门外筲涂居住,为筲箕涂徐氏始祖。

光绪年间(1875-1908)

徐承柱于平阳鸣山徙迁林波桥居住,为林波桥徐氏始祖。

宣统三年(1911)

徐可郁自苍南金乡世代徐迁徙赤溪,为赤溪徐氏之始迁祖。

宣统年间(1909-1911)

徐穆从瑞安中埭迁居平阳顺溪后宅,为后宅徐氏始祖。

阅读 9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