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既壮而能飞兮 乃衔食而反哺

꧁꫞꯭regina(土名:大爷)꫞꧂
创建于2023-10-17
阅读 263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草感地恩,方得其郁葱;花感雨恩,方得其艳丽;己感彼恩,方得其壮大!

     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学会感恩,感谢爸爸妈妈对他们的成长所付出的一切,学校特开展以“为爸爸的___点赞& 妈妈___不容易”为主题的感恩教育征文活动和“以爱之名,感恩有你”的视频、美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感恩观,让每位学生从实际行动中受到教育,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热爱学校的崇高道德风尚。

发扬感恩之心,构建和谐校园!


视频    美篇

01:19
00:25
02:00

优秀习作

妈妈早起不容易

七(10)班    彭晟舒

     是从何时起,当我睁开眼时,总能闻到喷香的饭菜味?是为什么,等我踩着闹钟起床时能总看到妈妈似乎已经起了很久的忙碌身影?妈妈仿佛无须睡眠,仿佛有着一身钢筋铁骨,总能像机器一样准确运作。但在那背后,我看见了妈妈早早起来的不容易。

     是一年比一年更早的闹钟。在妈妈的手机上,闹钟永远开启着。它随时候命,只等到时间终于蹁跹而至,乐声便响起,带来一天开始的讯息。妈妈似乎是无所畏惧的。不论是冰凉刺骨,叫人不愿触碰,只想躲在最坚固的、温暖的城墙——被窝中的冬日;抑或是炎热之际,令人不愿动弹一下,更不愿离开空调间这片圣地的夏天;也不管晚上是否睡得好,是否还感到困倦,妈妈总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会以极快的速度起床洗漱,再去厨房烹调出一个温暖而富有烟火气的早晨——来诱惑她的女儿准时起床。在这之后才到了真正该早起的我的登场。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一点点在妈妈的闹钟上缩短六点、五点五十、五点四十……时间能否对她再宽松些?

     是一年比一年更晚熄的灯,在临近大树的房屋的一侧,有两个窗户里的生活是常亮着灯的:书房、卧室。我在灯光下做作业到深夜,这本是我一人的事,但妈妈却还是坚持陪伴我。在奋笔疾书的身影旁,总还有一个陪同的身影,在灯光中温柔而朦胧。在我去睡觉时,书房的灯灭了,卧室的灯却又亮,在我戴着眼罩安然进入梦乡时,妈妈仍是未眠的,她忧心着她的女儿,担心她的女儿会在半夜亦或在一开始便踢掉被子,她要等着,等着女儿睡着,再仔细为她盖好被子,好让她不会着凉。在她的夜晚,她也睡得很不安稳,因为要留一半的心在女儿身上。半夜里凉,被子要盖好,要感受天气的转变,要不要关窗,要不要加被,她一点点用爱包裹着她的孩子,用晚熄的灯的温度。

     早响的闹钟与晚熄的灯,一丝丝压缩着妈妈的睡眠,那次次、日日如此的早起是多么的不易!


妈妈也不容易

七(10)班  李俊逸

     曾几何时,我烦躁不安,畏缩在心的一隅。直到那日,我寻到了您,终于明白了您的不容易。

     “暮蔼渐褪暗,胭脂余味淡。”无情的风将本就不多的几朵梅摧残得芳华纵逝,望着眼前的萧瑟之景,我沉重地呼出一口浊气。看一眼手边鲜血淋漓的试卷,顿时像被火烧伤了眼一般收回了目光。可突然眼前又浮现回到家时妈妈那失望的眼神,我的心又往下沉了沉。可在沮丧的同时,埋怨的情绪也如除不尽的杂草疯狂滋长着,心中有不和谐的声音在咆哮:“我如此辛苦,为什么她只关注分数?”烦躁、抱怨、矛盾……我如困兽般被囚于心的牢笼。

     当我被各种情绪折磨得濒临崩溃时,妈妈进入了我的房间,我的心打了个颤,她却像往常一样,默默放一杯温热的牛奶在我的手边,便出去了。那牛奶如上等的白绸,清辉的月光若隐若现地洒在白绸上。寒冷的空气在此时似乎有些回温,夹杂着甜蜜的奶香,我的心在刹那间又重归平静。再看向窗外与寒风纠缠已久的梅,我也在纠结,该去和妈妈谈谈吗?还是就这样沉默呢?转身看向轻轻带上却没关紧的门,我心中挣扎不已。

     也许是这牛奶太暖太香,又或是那梅太倔强,我终于下定决心走出那扇门。妈妈的房间就在走廊的转弯处,只一转弯,就看见妈妈站在房门前。她看到我有些吃惊,我向她说明来意后低下头,心中还是有些害怕。直到那不算宽大却温暖的手掌摸着我的头,我听见那能直达我内心深处的话语:“我都知道。”我有些吃惊地抬起头,看着您那明亮的眼眸,那眼神将我的记忆缠绕,回溯了我过去的岁月: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摔跤时您是这种眼神,偷吃糖时您是这种眼神,考试失利时您还是这种眼神……

     我的思绪不再纷乱,敞开了心扉。是啊!我虽不容易,但您又何尝不是呢?那一刻,我的心海荡漾着爱的旋律……

妈妈做饭不容易 

七(10)班    曹睿

     清晨,一缕阳光洒在窗玻璃上,我从睡梦中醒来了。看到妈妈睡得正香我便决定做一顿早餐给妈妈一个惊喜。

     平时看妈妈做饭动作娴熟,似乎动动手指就能烹饪出色香味聚全的大餐。所以,我信心满 满地认为,做饭一定很简单!    说干就干,我撸起袖子,系上围裙,准备大展身手做土豆丝和煎鸡蛋。

     我先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拿起一个鸡蛋,放在碗边猛地敲--"哎哟一"用力过猛,鸡蛋全露漏出来了,冷凉的蛋清滴到了我的脚 背上。没关系,这次轻点儿敲,鸡蛋壳微微露出点儿裂缝,我用手把壳掰开,鸡蛋清和黄总算是放滑进碗里了。接下来是往煎锅里倒油,把煤气灶一打开,那些就立刻不乖巧了,全都"滋啦啦"地跳起狂欢舞吓得我连连后退,还有的油蹿了老高,差点炸到我的手上。于是我拿起一旁的锅盖,挡在了面前.我用铲子翻动着煎蛋,但它仍然久久不凝固。反正现在还没煎好不如先去刷个牙!可是刷着刷着不知从哪儿飘来一阵焦味,呀!糟了!煎蛋糊了!我赶紧冲到厨房,关掉火,再把鸡蛋翻个面,这一面全糊了,黑乎乎的,我拿起一个盘子,把煎蛋放在盘子里忙完这顿饭,我已经满头大汗了。正值夏天,厨房的油烟让我又热又闷,一走出厨房,我就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通过今天的做早餐,我深深感受到了做饭的不易,也体会到了妈妈的不容易。 

      今天,我只是煎了一个鸡蛋就累得直冒汗,但妈妈却要每天做那么多菜,但一句怨言也没有讲过。而平时,我还挑三拣四的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真是太不懂事了!以后我一定要多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  

      妈妈做饭真是太不容易了!

为爸爸的厨艺点赞

七(10)班   张浚

     父亲是一座山,让我有依靠;父亲是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我要为爸爸的厨艺点赞,因为他有一双巧手。

     放学后,回到家,爸爸已经准备为我烧菜,他系上围裙,把手中买回来的菜放在桌子上,他先用热水把菜依次洗一遍,那些买来的菜们像在泡热水澡,枝干变得软绵软绵的,再加上父亲用较为粗糙的手搓洗着,菜们舒舒服服享受了搓澡服务。叶子都绿得发亮,如同给它抹上了润滑油,碧绿的颜色如同春天的颜料不小心洒在了上面。接着,菜儿们泡完热水澡出来了,放在菜板上准备好,爸爸用手打开油烟机,轰隆隆的噪声便响了出来,如同打雷一般,响亮亮的,又关上门防止影响我学习,爸爸真贴心!他把锅擦干净,拿出油,慢慢地倒入,油浓密地从口子向下涌出,接触到锅的一瞬间,发出“滋,丝”的响声,油里冒着点热气,他迅速手拿起虾倒进锅中,他用灵活打的铲子在锅里炒动,等炒了几下,他放进了味精,少许盐,又迅速放下瓶子,翻炒几下,再撒上切好的葱花,大功告成,“啊,好香啊”,虽说门已经关上了,但我还是能闻到那一股虾香,我迫不及待放下笔,跑进去把炒虾端了出来,吃了一个,还很烫,但很软,入口便软化,如同水做的,一些肉也被炒得很精致,真是一盘好菜啊!

     闲余之际,爸爸又开始烧排骨汤,先把排骨在水池中也泡了热水澡,弄去浮沫,然后,又把排骨拿出来,打开水龙头,装一盆凉水,把排骨再放在凉水里浸一遍,拿出来放进锅中,加入清水,放进冬瓜,把它们都煮得软软的、糯糯的,便出锅了,拿出大盆,放进排骨汤。

     “好了,来,吃饭了”!爸爸把排骨汤放在桌上,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他烧的美味的菜。我暗暗想爸爸的厨艺真不错。为爸爸的厨艺点赞。

妈妈不“卷”不容易

七(10)班    吴雨桐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每个人都"各怀鬼胎"。有的人补课,有的人做好几本拓展练习,甚至会刷题熬夜到凌晨。但是,在我们家,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谁让上天给了我一个不“鸡娃”的老妈呢?

     “妈,我和同学约好了,下午要出门。”我一边打理头发,一边在心中暗赌妈妈一定会同意。“好啊,我送你去吧。”果不其然,我正暗喜,就听见当头一棒:“几点走?”“一......一点半。”“一点半?不行不行,你还得睡午觉呢!"一听到这话,我死心了。我家家规第一条:睡觉最重要!这条规矩绝对说一不二,无论什么事儿,只要打扰到我睡午觉,直接一票否决。

     对于这条规定,我曾是恨透了。因为它,我小学六年没在学校吃过一顿午饭,不为别的,就为在妈妈办公室躺椅上睡二十分钟。你没看错,就为了这二十分钟,六年,我妈不畏风风雨雨,每天接送我。六年级,学业繁重,老师常会在中午时间布置作业,我为了多争取一点学习时间,与妈妈大吵一架,无果。妈妈拿着她那句"睡觉最重要",硬是把我怼得哑口无言。

     小学毕业后,我曾多次向好友们抱怨妈妈的“行径”。可她们听完后,竟都是一脸羡慕。“你都不知道我们多羡慕你!每天全教室都死气沉沉,就剩你还精神抖擞的!”听完她们的话,我瞠目结舌,竟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我妈,其实是最精明的那个人,她用二十分钟,换了我一下午的神清气爽。她不要求我做这做那,也是为了让我多睡那么一会儿。这是最高端的“内卷”,是独属于我家的特色。其实,爱,不也就在其中吗?

     妈妈不“卷”,不容易。一路上,她挺过了多少质疑,甚至连爸爸都曾提出让我多学习。但是,有她在,我永远能保持充足的睡眠,永远能精神抖擞,成为高岭之花。

     妈妈不“卷”,不容易。

妈妈的唠叨不容易 

 七(10)班    谢劭轩

     我的妈妈今年36岁,中等身材,浓浓的眉毛下面有着一双和善的眼睛。她总是唠唠叨叨的,但谁知她的艰辛与不易?

     上学的早上,我刚准备出门,妈妈就开始唠叨:“等一等!外面冷,要不加点衣服......书包重不重?要不要我骑电瓶车送你......”而我总是敷衍了事:“行啦!不冷,书包特轻。看!我都能跳这么高的......”

     当我晚上放学回到家中,奋笔疾书的时候,妈妈又开始唠叨了:“坐正!抬头挺胸!身体不要歪!头抬高!防止近视度数持续加深......”每当这时,我也是不耐烦的说:“哎呀,知道啦!要说那么多干嘛,真是的......”

     不久后,期末考试那紧张的气氛感染了每一个迎接它的考生,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啃”着书本,我也不例外。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还在心慌意乱地翻着语文书,却一点都看不进去。这时,妈妈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

     “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今晚就别看书了,喝了牛奶,早点睡觉吧!只有养精蓄锐,明天才能有精神战斗”。妈妈微笑着唠叨着。

     虽然知道妈妈的心意,但是烦躁使我变成了一只刺猬,妈妈成了发泄的对象。

     “我不想喝,我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还有时间喝牛奶吗?”我头也不抬,脸上写满了不耐烦。“明天考试,早点睡吧,不然没有精神!”她的语气中带着一种焦虑。“好了别说啦,我书都看不进去了!”我冲她大吼。

     氛围一下子变得死寂,很尴尬,妈妈就像没有壳的乌龟被我这只小刺猬扎得遍体鳞伤。

     她默默地为我整理好书本,见我没有睡意就转身走出去,悄悄地关上了房门。

     仔细想想,外出时唠叨天冷注意添衣,唠叨书包沉重怕我吃力,写作业时唠叨坐姿,唠叨早点睡觉都是为了我的身体健康啊,可是我却常常不理解她的唠叨,不理解她为人母的不容易。

     妈妈的爱,很多都化为了唠叨和微小的细节,它们像空气一般,让我赖以生存,却常常忘记它们的存在。

     让我们正确对待妈妈的唠叨,体量妈妈,用实际行动报道妈妈的不容易吧!

创作人:费  颖

阅读 263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