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10月24-25日,宜城市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次教学内容为四年级部编版教材上册第4单元《精卫填海》一课。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教学思想、探讨教学方法的平台,达到了构建有效课堂、优化教学方法、彰显教学个性、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课文非常简短,只有2句话。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塑造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
郭宜南老师⼲脆利落导⼊新课,让孩⼦们仔细观察图⽚,猜神话故事,在⽿熟能详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娲造⼈、夸⽗追⽇”等故事中,⾃然过渡到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神话故事,衔接⾃然紧凑。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注重学习古文的方法渗透和迁移,将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李红老师以出示图片猜神话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结合注释深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最后进行质疑,提出本课学习重点问题:“精卫为什么要填海?”“精卫是怎样填海的?”“从中体会到精卫的什么精神?”在此过程中李老师进行了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带领学生由浅到深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目的非常明确。
李莉老师的这堂课,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节课李老师收放自如,她选择以图激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从中得到快乐体验,记忆深刻而全面。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李老师能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备课,环节的设计非常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一教学节奏稳,训练重点突出,课件制作也非常精美,为学生后面学习文本容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冷丽老师通过神话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用贴纸的形式生动的展示了女娃和精卫的形象,课堂生动有趣,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通过讲述精卫坚韧不拔和不畏艰难的精神,向学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受精卫在填海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从不退缩,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鼓舞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勇敢地面对并努力克服。
李清华老师采取直观形象的方式降低文言文学习的难度。以讲故事引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本篇课文的学习,并且营造了和谐、富有童趣的学习气氛。李老师带领学生复习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和学习古诗建立联系,并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孩子去感悟、去实践。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时时刻刻地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学,自己发现,自己体验。
李珊珊老师执教的《精卫填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氛围活跃,孩子们自信、阳光、积极向上。一、渗透文言文知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学生初读课文,能把小古文读通顺后,教师出示古文版本,竖行读,再去掉标点读竖着读。增加孩子学习文言文的自信,逐步让孩子乐于接受这些相对来说有些难度的文言文。二、师生对比读,理解文意。加强了师生互动,也让孩子们更熟悉文意。三、拓展充分,升华主题。神话故事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它的存在有自身的合理性。教师出示很多我们身边的案例,让孩子们明白做事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孟庆燕老师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古神话系列纪念徽章”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她结合书本注释,以重点字为抓手,引导学生理解文意,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关键句“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品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精卫坚韧、执着的精神。在展开想象说故事这一环节,学生们的回答既保留对文本的理解又有自己独特的想象力,体现出新课标背景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讲完课后老师们还积极对每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首先由执教的老师汇报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教学思路。接着,听课老师对本节课提出自己的评价和想法。大家畅所欲言,赞扬了教学中出现的亮点,同时也指出了课堂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唯有碰撞,才能激起思维的火花。不同的教学设计,演绎了同一课的神奇与精彩;不同的授课风格,彰显了教学的多样和包容。教研活动不仅为老师们打开了教学新思路,也推动了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让教研之花更加绚丽。“精卫填海”的精神,坚韧不拔,世代不休。实小教研之路,也将路漫漫其修远,一路求索,永不停止!
策划:王祖涛
审核:卢家洪
编辑:四年级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