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滨湖分园小一班观察记录

🦄
创建于2023-10-20
阅读 25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尤其在建构活动中,幼儿通过有意识的堆积、拼插、排列、组合建构材料,主动进行各种认知建构,获得感性经验和心理满足,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班幼儿建构区游戏特点是建构主题无目的性,材料选择具有盲目性和简单,建构技能简单,多以堆高,平铺,围合为主,建构目的具有不确定性,随时发生变化,以独自建构为主。

观察时间:10.19~10.20

观察教师:李文潇

观察对象:小一班部分幼儿

观察地点:室内建构区

区域活动开始啦!为了增加小朋友们对幼儿园的了解和喜欢,今天我们围绕着“我的幼儿园”进行的搭建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0.19

沐沐小朋友非常积极的开始了今天活动。

看得出来沐沐小朋友非常喜欢建构区,从一开始的盲目摆弄到现在的有意识的搭建有了很大的进步。

师:这是我们学校的那个地方呀?

幼:这里是我们的教室。

分析:幼儿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搭建技能,可以有意识的运用自己所具备的搭建技巧的方式展现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

教师支持:丰富幼儿的搭建技巧,给幼儿实物图片进行观察,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经验内容。

幼:我们学校的国旗特别高。

师:国旗是什么形状的?

幼:长方形的,但是我没有找到长方形的积木。

分析: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常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观察事物的特征,知道旗杆是高高的,运用垒高的技巧搭建出旗杆,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积木时,会用代替的方式来表现事物。

教师支持:及时捕捉幼儿的需求,丰富幼儿的活动材料。

幼:我们教室里有很多积木玩。

积木太大了总会把边上的墙给撑开。

幼:这个太大了换一个吧。

分析:沐沐小朋友的情绪相对比较稳定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墙一直歪倒就放弃,在尝试了几次之后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游戏材料,继续游戏。

教师支持:可以多投放一些建构图,丰富幼儿的建构经验,从而是幼儿的游戏进行的更加顺利。

刚刚搭建完成的国旗杆不小心被景泰碰倒了沐沐并没有生气而是自己又重新搭建了起来。

分析:幼儿在游戏时,遇到突发情况 能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状态,没有因为小朋友碰倒他的作品就放弃。

10.20

经过昨天的搭建,小朋友们都有了一定的经验,今天我又通过照片的形式给小朋友们介绍了我们的幼儿园,经过我们的讨论,小朋友们决定要一起搭建一下我们的幼儿园,一起来看看今天的作品吧!

今天小朋友们有的搭建滑梯,有的搭建搭建国旗台……

佳逸小朋友搭建了国旗台,经过昨天的观察,今天我给小朋友们投放了国旗帮助幼儿顺利进行游戏。

师:佳逸搭建的是什么呀?

幼:是那个国旗,那个高高的。

师:是旗杆吗?

幼:是呀老师,还有下边那个。

师:佳逸观察的可真仔细鸭。

分析: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使用平铺架高等搭建技能进行活动,在游戏的同时,也可幼儿对建筑物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支持:幼儿的搭建主题来源于生活,结合幼儿的经验,多给幼儿提供实物图片,让幼儿可以仔细观察后进行搭建。

小奕奕告诉我他搭建的是大滑梯。

分析:幼儿的搭建水平较低,使用一些简单的技能搭建的作品牢固性差,缺乏美观。


佳逸:老师我搭建了一个小滑梯。

沐沐:老师我也搭了一个国旗。

佳逸:你的不是,国旗是长方形的。

沐沐:老师我也想要国旗。

分析: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幼儿的年龄阶段,小班幼儿自我中心强,自己玩自己的,要准备数量多的材料投放。

师:若琪搭建的是沙池吗?

幼:是

师:那沙池里都有什么呢?

幼:有沙子和玩具。

师:那你找一找我们有没有什么积木可以放进去玩呢。

分析:小班幼儿的游戏比较单一,需要教师及时的介入进行指导,帮助幼儿继续进行游戏。

世达用塑料玩具拼了一辆小车,可以带小朋友们来上幼儿园,还拼了一幢彩色的大楼,是我们的教学楼。

师:这是什么呀?

幼:我们在外面玩的那个。

师:是梯子搭的滑梯吗?

幼:是。

师:旁边的小房子是什么呀?

幼:那个旁边有个小房子。

师:哦,老师知道了,是门卫爷爷的值班室吗?

幼:是。

分析:孩子们是在游戏中收获体验的,游戏就是孩子们的大部分生活,游戏是幼儿在假象中反省现实生活的活动。

分析:

1.小班幼儿在游戏中虽然会出现合作的行为,但是还没有明显的合作意识。

2.孩子们的游戏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实际反应现实生活的。

3.小班幼儿处于平行游戏,教师应该投放种类少数量多的低结构材料供幼儿游戏。

教师的支持:

(1)时间与空间的支持

游戏时间的充足与良好的空间环境都会影响幼儿游戏,因此我尽最大可能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保障他们在游戏中能够充分探索、体验乐趣。

(2)材料方面的支持

幼儿游戏的开展离不开材料的支持,在幼儿自主游戏过程当中,应根据幼儿的需求为幼儿提供数量多的材料,推进游戏的深入发展。

(3)教师的介入

在游戏时,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几时介入帮助幼儿继续游戏。

阅读 25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