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怎么让孩子拥有“输赢”的平常心

航程妈咪
创建于2023-10-20
阅读 43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校:南街小学

班级:二年级(1)班

编辑:马钰航妈妈

审核:徐老师    叶老师

  很多孩子都在乎输赢,为比赛甚至一个小游戏的结果感到焦虑和紧张。同样,作为父母的我们也都很苦恼:究竟该不该让着孩子。如果让他们接受输的现实,他们会不高兴;如果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赢”,又担心他们的抗挫能力太弱,对成长不利。那怎么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输赢?针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方式:

一、当孩子努力的时候,能力需要被看到。

    孩子需要被看到和被理解,孩子会经常对父母说“妈妈,你看看我”,这是他们希望自己的行为被关注,但如果我们忽略了, 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不被看见,就容易导致他们缺乏竞争意识或者有强烈的竞争愿望。

二、当孩子情绪激动时,共情是首选方式。

    有时孩子会因为输掉比赛就大发脾气或者哭得稀里哗啦,情绪比较激动,那这时候我们可以先共情:“这个比赛对你来说可能有点困难了,我知道你想赢,所以现在感到非常生气。”在这种强烈情绪状态下,孩子会感觉到自己被理解,可以很快处理自己的情绪。

三、当孩子情绪稳定时,可以通过游戏方式,帮助他们消除输赢紧张感。  

    游戏是孩子的语言,日常可以多跟孩子设计“比赛型”的小游戏。这些可以是概率型或者常规竞争的游戏,比如抛硬币随机性输赢,也可以根据孩子喜欢的去设计,这些游戏有赢也有输。我们陪玩的时候无论输赢反应都表现得夸张一些,这样可以释放孩子对于输赢的紧张情绪,他们会很乐在其中,并且懂得每个人都会有输赢的机会。

四、当孩子害怕失败,需要轻推。

    孩子会有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我们可以鼓励他尽力而为,不管结果怎样都会爱他。如果还是不愿意尝试,可以了解孩子的困扰,解答他的困惑或者跟他一起去尝试。

  面对竞争,孩子表现得太好胜或者太无所谓我们都会很担心,比起奖励成功,我们更多要关注孩子的努力,让孩子有信心按照自己心里的指引去面对竞争。

  孩子总是要面对这个现实的世界,温暖也好,残酷也罢,只要能够以平常心待之,用乐观和豁达的态度面对,刘能够真正地旁自己获得幸福。 

    印度哲学家泰戈尔说过: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这说明过程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让孩子拥有勇往直前、无所谓惧的心态。

    最后,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当孩子的面,流露出争强好胜的心理。赢了不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输了也不乱发脾气、抱怨指责。在宽松的环境下,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孩子看淡输赢、体验胜利和失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经验。

阅读 4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