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师利用九宫格,猜字谜的方法提高孩子们兴趣,再次结合词意想象读。让这些难懂的字词枯燥而乏味的古诗更加有意义。而郭老师引导孩子们使用结合“关键词语”想象画面的方法,帮助孩子们从“九曲黄河”中读到了黄河的蜿蜒曲折。这一招“想象读”不仅使孩子们疏通了文意,也理解了内容。
结合语境挖空读。紧接着,罗老师挖空了景物,又挖空了形容词,让孩子们感受到诗人选物用词的精巧,为下一环节启发孩子们发现“诗人是如何写黄河的”,埋下伏笔。
结合情味“换装读”。谁说读诗的情味只能在老师的话语创设中爆发?这不,草书的图片一出,学生即刻化身“刘禹锡”,读出了黄河的气势磅礴。孩子们甚至提议使用放纵的“狂草”,这对于情感的理解是何等地透彻,
在读得充分后,郭老师抓住景物形象和景情关系,帮助孩子们找到学习的方向。“这些人都写黄河,他们是怎么写的?”孩子们有了些许发现后,最终聚焦到了景物的衬托作用之上。“前两句与后两句有什么区别?”把你体会的关键词批注在诗歌旁。在批注这种个性化的学习下,孩子们很快发现了诗人“先写景而后写情”,最终是为了借景抒情。所以才有学生的“气势恢宏”地读和“温婉浪漫”地读这种提议的生发。
在郭老师的引领下,诗的内容、语言、情感、志向被一层一层地拨开后,学生们学到了这个层面,即使没有老师的引导,他们也会自觉地往诗词的深处走去。郭老师一句“这些空你会填吗?”就把属于刘禹锡的但同学们还未曾涉猎过的诗句搬上了台面。这样的迁移运用可赞、可叹。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在接受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访时所说的那样:“学习诗词的根本还是在于学习人。”同学们不仅走到了这首诗的情里去,更是走到了刘禹锡的心里去。所以,后来想想,郭老师在每个环节之间用“你若懂我,该有多好。”这样的引人发笑的话语串联,也许就在无形中渗透了透过诗词理解背后的诗人这种思想。
我想,郭老师带领学生们这拨开的另一个世界,不仅仅是诗词的魅力,还有这历久弥新的文化之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