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款新型玩具“萝卜刀”突然爆红,很多中小学生都会购买玩耍,还编排出很多危险的攻击性耍酷动作。有专家建议,该玩具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未成年人玩这款玩具时应在家长合理引导下进行。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应严禁学生携带、购买危险刀具,严格控制危险刀具进校园,严防出现学生受伤问题
什么是“萝卜刀”
一甩“刀片”出来,再一甩就回去了……其实这种萝卜刀是一款塑料仿刀玩具,由3D打印塑料制成,因借助自身重力实现刀体滑动,所以也叫“重力萝卜刀”。
最近“萝卜刀”突然爆红网络很多幼儿、中小学生都会购买玩耍有的成人也玩还称其为解压玩具。
可究竟什么是“萝卜刀”这种玩具真的适合小朋友玩耍吗?一起来看看号称“解压神器” 月销超10万单。
记者实测发现……
本质上,孩子们玩的萝卜刀是一款塑料仿刀玩具,因为是借助自身重力实现刀体滑动,所以也叫重力萝卜刀。
记者走访发现,大多数学校周边的小店都售卖有萝卜刀,价格在5元上下,在电商平台上价格更低,单价在2-3元一把。
在短视频平台上,萝卜刀有多种玩法,最基本的玩法就是将小刀垂下后收回;第二种是通过手指打开一个小缝,然后快速甩出刀;第三种玩法是将刀倒过来,打开一条小缝后迅速捏紧,然后等待刀落回手中;第四种玩法是将出鞘的刀收回手掌中。
在多家购物网站上发现,这款萝卜刀的销量惊人,很多款商品单月销量已经卖到10万+,少的也有几万件。价位在几元到20元不等,其中还有金属萝卜刀、夜光萝卜刀等不同类型,价位更高。
有些短视频平台,在销售的同时还教购买者如何去玩,还教怎么去刺、扎别人。虽然对于成人来说,这是开玩笑,但是对孩子来说,潜移默化就会受到影响。
一位商家告诉记者,这种萝卜刀是一种缓解焦虑和压力的玩具,其形状非常可爱,就像胡萝卜一样,所以人们也称其为“胡萝卜刀玩具”。它由3D打印塑料制成,刀片不锋利,不必担心它会割伤手指。不使用时刀片隐藏在刀鞘中,使用时只需轻轻一弹,即可依靠重力和惯性将刀片甩出。这种玩具也是缓解焦虑和压力的玩具,可以用一只手玩,另一只手做其他事情。
此外,少数大学生、上班族也会购买这种玩具,他们在面临学习或工作压力,会有坐立不安的习惯,有了这款玩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工作学习压力。
不少家长也提出了质疑和担心这玩具真的适合孩子玩吗?记者通过试验发现有几款萝卜刀虽然是塑料材质但是尖头处很硬稍微用力便能插破白纸,扎入苹果。
目前最火的一款萝卜刀是可以借助自身重力打开和收起,用户可以通过把玩玩具锻炼手指,缓解紧张的压力,可以算是一款解压玩具。无论是材质还是造型,都不至于造成多大的伤害,家长们可能最担心的点在于,短视频推广中包含砍、刺、捅等攻击性动作。
在各路媒体的实验中,大都是用萝卜刀戳水果和白纸等物品,虽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但因此就断言“萝卜刀”是伤人利器显然是片面的。咱们日常使用的勺子筷子,随便一戳,别说是苹果,就算是西瓜也能戳个对穿,难道就因此不吃饭了吗?
萝卜刀确实存在隐患,但绝不是主流媒体展示出来的这种!
“萝卜刀”的原型
作为一款仿真玩具,最先火起来的萝卜刀不是上面两张图片展示的那种,在造型上更担的上萝卜刀三个字,玩法也和上图有所不同。
(首款爆火萝卜刀)
看着这张图片,可能有些家长已经能察觉到不对劲了,这个造型不就是“蝴蝶刀”吗?
除了材质不同,在炫酷的外观和流畅的玩法上几乎一模一样,早年间,这种“蝴蝶刀”也曾是校门口小卖部的热销产品,直到用它伤人的案件越来越多,我国开始将其加入到管制刀具行列,但在很多文具店仍能轻易买到,屡禁不止。
重力萝卜刀则是仿造了另一款工艺品刀具的原理,和蝴蝶刀一样也是管制刀具。
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之间无论从质感还是功能上都差出不少,因此很多玩腻了普通萝卜刀的孩子已经转向金属制的萝卜刀,在电商和短视频平台都能搜到相关商品。
这样一番“升级”,带来的安全隐患直线上升,即使是未开刃的金属刀,戳到胳膊也会造成严重的淤血。
多名专家表示,虽然这是玩具,但它可以像刀一样捅出去,潜意识里肯定会激发孩子的犯罪意识。当孩孩子拿着这个尖刀跑来跑去,万一摔倒或者失控捅向其他小朋友,安全隐患非常大。当用玩具萝卜刀甩和刺形成一种习惯,那么就很容易伤及其他小朋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查献琼告诉记者,玩耍萝卜刀主要通过手部,可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度,对开发大脑也有一定的积极辅助作用;一些萝卜刀还带有夜光,可以增加孩子的趣味感、缓解压力。
但是,“萝卜刀”真的能增加孩子的趣味感、缓解压力吗!
提醒广大家长,让孩子远离“萝卜刀”,因为刀的用途是用来砍东西,孩子在把玩“萝卜刀”过程中,拿着玩具刀想戳谁就戳谁,甚至互相戳,对于年龄较小、还没有形成安全意识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激发孩子的暴力倾向,增加了他们拿到真刀时做出同样举动的风险。
“刀”无论是哪种材质,只要称其为“刀”,便都是利器,不可亵玩;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提醒并引导幼儿不要玩“萝卜刀”,并引导幼儿了解“萝卜刀”的危害,远离“萝卜刀”
三、危险玩具还有哪些?
各位家长除了“萝卜刀”这几种危险玩具您的孩子买过吗?
1、牙签弓
一些店家在买牙签弩时甚至还赠送金属针。这种弩发射牙签,可很轻松射穿硬纸板,而如果把牙签换成金属针,则可以射入猪肉3~4厘米,所以说其本身有不小的威力,如果孩子拿来当游戏把玩,危险性可想而知。
2、指尖陀螺
指尖陀螺是一款风靡国外的成年人的解压玩具,又称手指陀螺,外表轴承对称结构,可以在手指上空转。指尖陀螺不仅在国外流行,在国内也十分受孩子们的欢迎,特别是那些改良后带尖头的。
这种尖头的指尖陀螺,高速旋转起来究竟有多危险?看完下图,你就会知道它的“杀伤力”了。
高速旋转中的指尖陀螺可以轻易将蛋皮削破,甚至能够打碎蛋壳!这要是打在孩子的身上,简直不敢想象。据新闻显示,澳洲一名11岁男孩因玩指尖陀螺擦伤眼角险些失明。
不仅如此,商铺所售指尖陀螺均为三无产品,专家表示:铅等重金属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等进入人体,如果儿童所玩指尖陀螺的铅等重金属严重超标,长期积蓄可能造成慢性铅中毒。
3、电人玩具
“电人玩具”是一种“整蛊玩具”,通常以巧克力、签字笔、口香糖、玩具手枪、筛子、魔方等形式出现,人在碰到这类玩具之后,瞬间就会有触电的感觉。
有测试显示,电人玩具枪放电瞬间的脉冲电流为88Hz,电压则高达600V以上,而我们生活中日常照明使用的电压也才220伏。由于它升压只在一瞬间,并没有持续放电,因此接触者能很轻易地摆脱它,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持续性的伤害。一些患有心脏病的人,以及小孩,最好远离此类玩具,以防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激光笔
当激光照射眼睛时,视网膜会吸收光的能量,对上皮层形成损伤,造成眼睛水肿、视力下降。儿童的眼部组织娇嫩,1毫瓦左右的激光直接摄入,就足以灼伤眼睛。
激光笔一旦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伤害就是永久性、不可逆转的。不只是激光笔,其他激光玩具,类似激光枪也对孩子有危害,家长一定要谨慎购买。
5、海绵宝宝
海洋宝宝的玩法是把它泡在水里,然后慢慢“长大”。经过测量发现,刚买来的海洋宝宝直径大约为3mm,重量大约为0.02g,放进水里5小时之后,直径变成16mm,重量从0.02g变成2g多!
试想这样的东西如果被小孩子误食,后果将非常严重!
6、磁力泥、磁力珠玩具
很多同学都喜欢玩磁铁类玩具,有的磁性玩具中含有细小的磁性零件或磁性小球,如果儿童误吞或吸入,有可能造成窒息。
曾经就有媒体报道过,一名4岁女童误将两颗近3厘米长,且磁性较强的磁铁橄榄球玩具吞进肚子里。磁铁从女孩的胃里游走到肠道,由于磁力作用,女孩的小肠被吸合在一块。此后,女孩出现了呕吐、无法正常进食等情况。经检查发现,小女孩的小肠周围已经开始发炎,并有肠道坏死的迹象,到医院将磁铁取出,小女孩才得以保住性命。
7、迷你兵器模型
这些玩具造型逼真、尖锐、尺寸小、有趣可爱且价格低廉,深受孩子们喜爱。但是锋利的外表让安全隐患也如影随形。
实验表明,玩具稳稳地插在了西瓜上,留下一个大孔,西瓜汁也顺着孔流出。
为了维护好校园安全,营造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10月19日,桥圩五中开展校园危险物品清查行动。主要针对近期风靡校园的危险玩具“萝卜刀”、管制刀具等物品进行全面收缴,确保全校学生远离危险,构建平安校园。
活动中,老师对学生的物品逐一排查,杜绝危险玩具、刀具的出现。同时,各班主任也不断强调,引导学生认识管制刀具和危险玩具的危害性,提醒同学们要远离危险物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争做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的好学生。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可松懈。此次排查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到了管制刀具及危险玩具的危险性,从源头上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达到了排查、宣传、教育多管齐下的效果。学校也将进一步加大对校园安全的检查力度,细化安全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安全工作,为创建“平安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学生安全健康成长,享受教育的美好。
四、如何让危险玩具远离孩子?
看到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危险玩具,家长们是不是开始担心:“好像大部分玩具都有安全隐患,为了孩子的安全,是不是不给孩子买玩具会更好呢?”其实,家长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因噎废食,在购买玩具时,只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降低玩具的风险。
1.要注意玩具的适用年龄。
中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什么都想摸一摸、玩一玩、尝一尝。所以要注意孩子身边的玩具一定要注意适合的年龄阶段,特别是尖锐、锋利、易入口、有毒等物件,不能轻易让孩子接触和玩耍,避免受伤或吞食而产生危险。
2.检查玩具是否通过质量检测,是否有安全标志。
除了注意玩具的适合年龄外,家长们还要注意检查玩具配备的说明书:看看玩具是否通过安全合格检测,是否有安全标志。仔细阅读玩具上的标识,了解玩具的安全等级。尽量选择安全、可靠厂商生产的产品,“三无”产品、“山寨”玩具千万要避免。
3.家长加强监管,培养孩子安全意识。
家长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醒孩子不要把玩具以及玩具上的小部件放进嘴里,避免误吞。但是,完全要让年纪小的孩子保护自己毕竟不太靠谱,所以,家长应该注意做好安全监控。尤其是低龄儿童玩玩具的时候,应该时刻有家长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