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江淮行——情系皖江拓教研,基础音教添新颜
秋天像一首悠扬的交响乐,从夏日的热烈转向了金秋的凉爽。为促进音乐教育学科发展,推进基础音乐教育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帮扶紧缺薄弱学科,2023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安徽省公益行暨安徽省教研江淮行活动来到了美丽的皖江第一城芜湖。10月18日上午,安徽省各市区县教师代表齐聚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共同学习、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安徽省基础音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开幕式上,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余含老师阐述了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对主办、承办单位以及到场的领导、专家、老师们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音乐学院余丹红教授通过视频为活动致辞,她在音乐教育学科体系整体框架中分析教学法的地位,回顾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价值和意义等,为接下来的老师们的学习提供了导学。
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教育系副教授陈蓉老师主讲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专题。她通过生动的现场教学,呈现了基于人本主义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通过具身参与、肢体互动感受节奏的长短内涵,从音乐作品再到音乐风格,有效地诠释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卡农和固定音型的使用,现场的老师们都参与其中,在欢乐的游戏、律动中体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
上海市晨光使者、上海音乐学院高木梓老师主讲了阿卡贝拉音乐活动编创。阿卡贝拉是纯人声合唱的音乐体裁,但与一般合唱又有一定的区别,高老师系统介绍了阿卡贝拉的历史变迁以及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带领老师们演唱、排练了几个作品片段,让老师们感受到阿卡贝拉的编创原理,并强调在演唱中合唱部分的共鸣很重要,独唱也要体现出个人风格。
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原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李妲娜老师主讲了《新课标背景下音乐教师与音乐教学发展的思考》。李教授把理论知识实际教学相结合,用创新独特的击鼓互动方式,让老师们切身体会了乐器进课堂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节奏创作,根据古曲十面埋伏进行鼓乐创编,在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向老师们传递了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精髓。李教授还强调了“音乐教学中要把探索放在第一位”、“音乐课堂上要建立规矩”、“要清楚每一个教学环节为了什么”,这些宝贵的教学经验,令在场学习的老师们回味无穷。
三场讲座精彩纷呈,老师们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拓宽了新课标背景下音乐教学的思路。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要重视节奏训练在音乐课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其次要重视音乐的应用性,提高自身即兴创作的能力,注重多种感官的综合学习与参与;更要加强自身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提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此次活动的开展,体现了安徽省教育部门对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基础教育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给各市区县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搭建了共同学习与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