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来自韶关市各县、市、区的六十多位高中数学教师齐聚在韶关学院韶师楼,开始了“韶关市高中数学领军教师培训”第二天的课程。
上午的培训内容是由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数学教研员吴伟胜老师主讲的《新教材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与实践》。吴老师从新课程改革目的、意义,新教材特点,主线-单元-课时教学设计,基于“问题链”课堂教学模式案例研究四个方面阐述了这一主题。
在详细分析了新课程改革与新教材特点后,吴老师提出了“新”教师的概念和具体要求。特别以向量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理解数学知识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其后,吴老师在讲述“主线-单元-课时教学设计”这部分内容时,不仅分析了其必要性,还给出了单元教学设计模板,更结合案例《概率与统计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讲解,使学员们能更好的理解单元教学设计的要求和设计的方法。
最后,吴老师通过三个案例: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函数的单调性,三角恒等变换(复习课),详细阐述了基于“问题链”课堂教学模式,给学员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带来很多启发。
下午,参训学员们又聆听了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杨志龙老师的《基于数学建模素养视角的高中数学教材分析》。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2、教材、课标中的建模案例;3、“微建模”类试题的命题特点分析;4、高中数学建模课程校本建设;5、高中数学建模工作的启示与思考。
杨老师讲解了数学建模的步骤和方法,详细分析了教材、课标中的多个建模案例,为学员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借鉴的材料。
此外,对于“微建模”类试题,杨老师结合实例对其命题特点进行了分析。“微建模”题目是与开放性数学建模活动相应的一种仿真性题目,用以辅助教学双方在建模教学过程中分段明晰数学建模步骤,用以支持在非开放实践调查环境、限时等条件限制下进行建模相关练习。
高考中出现“微建模”类试题,有利于落实新课标中对建模素养的三个层次的要求,落实数学建模课程与数学探究活动的开设,发挥高考的“引导教学”作用。
随后,杨老师展示了顺德一中数学建模校本课程建设成果以及学生的获奖案例,并分享了他对数学建模工作的思考。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教学的路上,“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会变得更优秀”。今天的培训,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精彩实例,让大家收获满满。相信通过各位专家引领和研讨,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会有一个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