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教务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潜心向学   问道远方
——记都兰县第二小学与嘉兴南湖实验学校结对活动

创建于2023-10-19 阅读770

  为了进一步落实都兰县教育和科技局文件精神,认真做好与嘉兴南湖实验学校结对工作,积极主动求学、推动都兰二小教育、教学、管理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2023年10月15日,二小副校长李生洪一行四人组成学习团赴嘉兴南湖实验学校参观学习。南湖实小徐校和钟主任在前期来校把脉问诊的基础上给我们安排了既紧凑又丰富的学习内容。

       一周的学习开启……

南湖印象

  嘉兴这座满载江南柔情的诗意城市依水而居,小桥流水尽显江南婉约。净、静、雅是南湖实验学校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清晨,校门口有几个忙碌的身影——值班教师,他们站在马路上两边当起交警,指挥车辆慢行礼让、组织学生有序走过斑马线……其中最特别的是一直站在路边帮开车门,招呼小朋友下车的王校长。之前就听说南湖实小门口车流量大却从不会在早高峰拥堵,原来绝招就是带班校长坚持每天完成着一项工作,那就是帮家长开车门,保证学生下车位置安全又缩短车辆停靠时间,避免交通堵塞、浪费时间。王校长招手示意、家长和学生连同车辆就像等待检阅的士兵,有序靠近、问候、驶离,一切那么和谐自然。

  我们走进学校先参观了美丽的校园。一路走,一路听,我们看到教学区每一面墙的精心布置、活动区每一项运动的用心组织、生活区的每一细节的匠心设计无不体现着学校“助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办学理念。校门口那棵云霄树、彩虹广场那座彩虹桥、大厅内那对石榴娃承载的精神内涵无不贯穿在学校育人体系中。我们穿梭于校园,欣赏着优雅、感受着活泼,享受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楼道里偶遇教师点头微笑的模样深深印入我们的心中,倍感温暖。

课堂观摩

  10月16日上午,我们语、数两组分别听了低、中、高年段三堂课。老师们的教学活动创设既紧扣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受学生喜爱又巧妙达成了教学目标,可见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素养。

德育评价经验分享

  学生部张莉军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南湖实验校本德育研修之路。学校同步推进年段的日常德育研修、专项德育研训;重点抓教师价值引领、班级文化建设、学生个性培育、家校共育机制、评价体系建设五个方面的工作。

        接着由几位老师分享了他们的“带班方略”、“教育故事”,以点带面生动地呈现了学校坚持不懈、探索创新的德育研修思路。

学科研修思路分享

  17日,课程部冯霞老师介绍了学校的教学研修。冯老师提出了“校本研训,教师成长的大本营”这样一个观点,她介绍了学校校本研修机制及校本研修网络体系。冯老师从常规教研、主题教研两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以“项目化学习”为例,学校全员卷入,通过混合式学习、模式化实践、案例式报道,过程中以浸润式指导来推进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开展,促进学教方式的变革。

  科技组杨老师介绍了题为《 打造“四化”教研,促进“教学相长”》的科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研思路,通过校本研修达成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

       体育组邱老师介绍了“学、练、赛”一体化的学校体育项目化实践开展经验。他从体育校本课程“学练赛”一体化规划入手,通过每月一赛项目,一体化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一体化的大课间锻炼,让我们看到了体育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研究。尤其是体育小视频的录制,既解决了教师对学生训练指导的问题,又提高了学生锻炼的实效性,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课例评析

  18日,又是一场语文课堂教学盛宴!南湖实验学校的二年级课例《妈妈睡了》的执教老师从课文出发,以读短语、读长句的方式逐步走进爱的世界,开阔学生思维的独特方式,激励学生丰富语言表达的方式,轻松自然地将文本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巧妙达成了学习目标;高段语文课例《夏天里的成长》的引导最简却最能引人入胜,执教老师从单元导读进入,从三年级学过的习作单元忆起,三言两语让学生构建了新旧知识衔接图,课堂始终围绕着“围绕中心意思来写”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文字表达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在实践中积累语言经验,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教育共同体资源分享

  19日上午,在南湖实验学校的组织下,我们与大桥镇中心小学之间有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在这里我们接触到了南湖区教育共同体的优质课堂教学资源,同时聆听了学校分享的教师培养和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

  中心学校的两位老师分别为我们展示了一堂语文和数学优质课。李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思路着重体现三个“关注”:一是关注识字、写字目标的达成,二是关注语言感悟和积累,三是关注语言能力的训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依托文本语句在表达方面的特点,结合相关图片,引导有感情地阅读,培养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吴老师的数学课通过创设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的趣味情境,设计了 两个关键环节串联成整节课:①观察倍数关系;②随每一份的数量增加分析决定倍数关系的因素。整节课洋溢着思考的味道,学生体验到了一个完整、丰满的思维探究过程,慢慢从具体到抽象,把握了倍的概念。

        课后,我们不禁感叹:决定课堂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才是关键!执教教师的智慧决定教法,当教师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法”的精神实质之后,才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助力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发展,这时的课堂教学,才是高质量的课堂。

  学思砥新,知行致远。学习活动即将结束,听者有所得,思者有所悟。感谢南湖实验学校的倾囊相授!

       结对共进,我们在路上……

照片:王春星   马延顺

文字:杨慧娟

审核:李生洪

阅读 77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