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食品安全重如泰山,幼儿的饮食健康不容忽视,家长必须教育幼儿掌握一些饮食安全的知识,才能切实的保证幼儿的健康,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孩子对饮食的自我保护意识!
❣️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或者标明,有无QS表示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勤换衣、勤剪指甲。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吃健康食物。
⏺2⃣
幼儿的安全教育是我们永恒的话题,而交通安全教育也是我们泗海幼儿园非常重视的事项,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为了让幼儿从小知安全、讲安全,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规范安全出行行为。
安全出行,从我做起!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
第一,过马路时不能闯红灯
第二,不能随意穿过机动车道
第三,过马路时,不能横冲直撞!
第四,不能和小朋友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第五,乘车时,不能把手和头伸出窗外!
第六,在等公交车的时候不能追逐车辆!
第七,未满十二周岁,不能骑车上路
第八,不能在停车场玩耍逗留。
第九,不能在汽车🚗盲区内活动。
⏺3⃣
随着天气转凉,如今家用电器越来越多,明电暗线错综复杂,防电防火的安全重中之重。
💝 安全用电防触电,“电”是什么?“电”的危害?“触电”是什么?
💖 生活中安全用电⚡️
⚡️触电、着火了怎么办?
⏺4⃣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低,应急能力差,外出活动大、小朋友需要注意事项。
💌 家长“四知道”,学生“四报告”
⏺5⃣
随着冬天的到来,天气逐渐寒冷、气候干燥,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高发期,提醒各位家长朋友们注意使用燃气、煤炭和燃气用具的安全,保持室内通风,谨防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频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家对一氧化碳中毒存在种种误解。为保证您和孩子的身体健康与安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和我们共同做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
☠什么是一氧化碳☠
冬春季节人们常采用煤炉、煤球炉、炭火盆等各种方式取暖、做饭,煤、木炭等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人体一旦吸入大量一氧化碳,就会引起组织缺氧窒息,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这就是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
❗️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原因❗️
(一)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二)城市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三)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四)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一)轻度中毒: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悸、短暂昏厥。
(二)中度中毒:口唇、指甲、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
(三)重度中毒:将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一)严禁使用炭盆、桶等没有烟囱的炉具取暖。
(二)保持通风是关键。家中生煤炉,一定要保持开窗通风,或者设通风口,空气保持流通,危险就会降低。
(三)煤炉各连接处一定要确保密封,煤炉燃烧过程中务必扣好炉盖,防止气体外泄。
(四)烟筒出口最好加上一段朝上的烟筒,防止倒灌风;每半个月用火钩敲打一下烟筒,防止烟筒堵塞。
(五)密闭房间内吃炭火锅,也有安全隐患,要注意通风。
(六)市民家中禁用直排式热水器,洗澡注意通风。
(七)汽车怠速运动时,不可长时间开空调,在开空调的密闭空间,有毒气体聚集,也会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
急救方法
(一)迅速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
(二)解开中毒者的领扣、保持呼吸道畅通;同时注意保暖,防治并发症发生。
(三)患者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加重氧的消耗。
(四)对于中重度病人,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早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进行治疗。 (五)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同时迅速转入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最后,再次呼吁家长朋友们,安全问题不容小觑,让我们同心协力为宝贝们的各方面安全保驾护航。
图文:来自网络
编辑:毕雪
审核:张静
发布于:202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