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理疗技术——穴位贴敷及刮痧

XXZ
创建于2023-10-19
阅读 3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现代人不良饮食、生活习惯让我们有一种“被掏空”的疲惫感,许多人常感头颈不适,颈肩腰背酸痛,大姨妈紊乱......“革命的身体”经受严重的考验。

     

  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发展步伐,切实提升中医适应技术在临床中应用,积极打造中医特色服务,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2023年10月19日下午,在科室开展了穴位贴敷和刮痧培训,何丽娟老师进行了操作展示。

刮痧的正确步骤为头部、面部、肩背部、胸部、腹部、四肢。刮痧时力道应由轻到重,单方向用力,与皮肤间的角度为45度,每次20-30分钟,每次间隔1-2周。

适应范围:1.骨科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落枕、腰肌劳损等。

2.妇科疾病:宫寒不孕、痛经、子宫肌瘤等。

3.其它:感冒、失眠、头痛、腹泻等。

禁忌人群:1.出血性疾病、局部皮肤有溃烂、疮痈、斑疹、损伤、炎症及不明原因包块。

2.心脏病、肝肾功能衰竭、全身重度浮肿者.

3.空腹及饱食后、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

治疗后注意事项:1.刮痧部位出现红紫色痧点或痧斑,局部有疼痛、灼热的感觉属于正常现象,可自行消退。

2.刮痧后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食品,不宜即刻食用生冷食物,忌食辛辣刺激肥厚油腻之品。

3.刮痧后休息20-30分钟,刮完后不要马上接触冷水,6小时不要洗澡、搓澡。背部刮治者嘱坐位或俯卧位半小时。

4.冬季应避免感受风寒,注意保暖;夏季避免开风扇直吹对流风、勿开空调直吹刮痧部位。

穴位敷贴技术是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敷贴到人体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行气消痞、扶正强身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

穴位贴敷适用范围:适用于恶性肿瘤、各种疮疡及跌打损伤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腹胀、腹泻、便秘;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咳喘等症状。

注意事项:1.孕妇的脐部、腹部、腰骶部及某些敏感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处都不宜敷贴,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产。

2.药物应均匀涂抹于绵纸中央,厚薄一般以0.2~0.5cm为宜,覆盖敷料大小适宜。

3.敷贴部位应交替使用,不宜单个部位连续敷贴。

4.除拔毒膏外,患处有红肿及溃烂时不宜敷贴药物,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

5.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物不宜采用肥皂或刺激性物品擦洗。

6.使用敷药后,如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告知:1.出现皮肤微红为正常现象,若出现皮肤瘙痒、丘疹、水泡等,应立即告知护士。

2.穴位敷贴时间一般为 6~8小时。可根据病情、年龄、药物、季节调整时间,小儿酌减。

3.若出现敷料松动或脱落及时告知护士。

4.局部贴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


  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它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简、便、验、廉”等特点,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具有独特优势。因此,中医适宜技术的发展和传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阅读 3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