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技艺制风筝  解读课标探劳育
——珠海市中小学劳动课程优秀教师领航暨“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专题研讨活动

珠海市斗门区第二实验小学
创建于2023-10-19
阅读 298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十月的秋雨退去残余的暑热,带来阵阵凉意,校园清鲜的空气中浸染淡淡的桂香。10月18日上午,斗门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珠海市中小学劳动课程优秀教师领航暨“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专题研讨活动。参与本次线下活动的有珠海市教育研究院赵枫博士、斗门区教师发展中心劳动教研员吴卫洪股长、斗门区第二实验小学薛峰校长、黄朝辉副校长,以及各小学劳动科组长及劳动课教师。

随着徐春霞老师的介绍,本次研讨会拉开了帷幕。首先,第二实验小学四位劳动骨干教师带来《风筝风筝飞上天》单元劳动项目中的筹划课和行动课课例。

现场教学课例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贾媛媛老师和龙李琴老师带来的项目筹划课例《风筝的前世今生》。在课上,两位老师紧紧围绕“风筝知识知多少”“风筝制作大探索”“设计‘最美风筝’”三个活动展开教学,深入浅出的引导、支架式的教学策略、环环相扣的教学思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堂学生视野的劳动课。在两位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细致观察能力、拓展思维能力、对效率的关注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训练。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张爱萍老师和李滔老师带来的项目行动课例《巧扎风筝》。课上,两位老师分工合作,通过真实情境任务驱动,带领学生动手制作风筝。

从制作前用简洁凝练的语言、直观可视的扎风筝步骤示范,到制作中以要求明确的任务驱动,分工明确的小组合作,操作过程中的巧妙点拨,再到制作后让学生生生互评、分享体会,一堂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课堂应运而生。

讲座分享

接着,杨锦玲老师以《小学“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解读》为题做了专题汇报分享。她首先从学校“优教育”顶层设计谈起,以我校特色“优劳课程”为核心,围绕“内涵与意义”“进阶关系”“案例分析”“教学建议”四方面进行课程标准解读。杨老师以《风筝风筝飞上天》为例,指出劳动项目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地域因素、学校资源和学生需求三个因素。“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该如何落实?杨老师认为要重视实践操作、强调文化传承、注重创新思维和结合其他学科。

点评与总结

珠海市教育研究院赵枫博士从专业的角度对两节课例和讲座分享给予高度肯定,称赞这两节课例是高品质的模板课例,值得全市推广:成功做到了聚焦课标,高起点、高站位;立足校本课程,依托学校资源;践行以学生为中心;彰显劳动课程的跨学科属性。同时,他强调劳动课程的跨学科属性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一是教学人员的跨学科;二是视角跨学科;三是课堂问题跨学科;四是实践运用跨学科。这给一线教学教师指明了项目操作方向。

最后,第二实验小学的薛峰校长就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劳动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我校将从以下三个方向继续努力前行:培养师生的劳动意识,树立劳动快乐、劳动光荣观念;加强教研,形式上不断创新、内容上更加丰富、操作上更加有趣,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有效措施,拓宽劳动渠道;通过不断的努力,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素养;深化研究双师劳动课堂的有效开展形式,挖掘学生、家长、社会专业人员等多方人才,整合资源开展劳动教学。薛校相信,协同多方力量,可以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健体、美育的功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结语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劳动教育好比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运用所学,继续在劳动领域绽放更多的教育之花,培养一批又一批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学生。

珠海市斗门区第二实验小学

2023年10月19日

图片:吴永恩

文字:龚晶

编辑:罗欣雨

初审:杨颖珊

终审:黄朝辉

签发:薛峰

阅读 298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