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子府中心小学“同备一节课 共上一堂课”校际联合搞教研

邓邓
创建于2023-10-19
阅读 186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开学伊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牵动和支持下,我们贝子府中心小学开展了“同备一节课   共上一堂课”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持续一个多月,可以说是本校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教研活动,涉及全镇,辖区内包括克力代、王家营子、铁匠营子多校共同参与。

此次教研活动由校级遴选开始,我们以学习提升为宗旨,并没有选择学校中经验丰富教师,而是反其道而为之,根据学段选择一股年轻的力量,低段王家庆老师,中段藏露娜老师,高段于会超老师。虽然因为琐事教研活动有所滞后,但是我们语文集体备课活动并没有因为时间紧迫而有所折扣。

校级示范课

于会超老师首当其冲,带我们领略了一篇小古文《伯牙鼓琴》。由生活中的情景入手,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的“知音”,为了扎实学生的语文功底,生字教学独特细致,课文阅读形式多样。打破常规解释文意,用小组讨论的形式疏解文段,学生热情高涨,讨论热烈且富有激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接下来进行了情感升华,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切身想象画面。最后引入资料袋,让学生通过一篇小短文,与古人伯牙情感共鸣,整节课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臧露娜老师授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臧老师从单元语文要素和主题入手,依据课后题设计三个学习任务,首先聚焦任务对话,通过对表情、动作词语的圈画体会人物心情,朗读的指导与人物共情。其次引入学习单,学生根据学习单清楚明了的找准自然段,找出关键词,写出真实感受,最后拓展升华,引入真实生活,让学生在学语文涨知识的过程中也接受了一场精神的洗礼,整节课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段选点铺设,着重引导朗读感悟,实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王家庆老师授课《雾在哪里》,由复习导入,带同学们们回忆了雾这个顽皮活泼的孩子,接下来由问题入手,让学生标记出雾说的话,语言的引导,动作表情的加入让朗读生动有趣,期间穿插着句子练习,句子的对比,词语的深入解析,随文识字让理解更深刻,记忆更久远,工整清楚的板书,细致入微的指导,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流连忘返。


至此校内示范课的遴选告于段落,与此同时我们也迎来了更大的舞台—镇级示范课,王家庆老师作为新秀代表贝子府中心小学“出战”,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刨根问底的精神让王家庆老师光速进步,也为自己赢得了这次登台亮相的机会。

镇级示范课

克力代小学的姜丰军老师宝刀未老,虽是作课教师里年纪最长的,但他的课堂却充满活力,虽没有精美的课件为他添彩,但是扎实的基本功却让我们大开眼界,姜老师授课《爬山虎的脚》,由旧知导入,让学生用学过的观察的方法学习这篇课文,首先给课文分出层次,逐步讲解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爬山虎的叶子以及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在讲叶子时可谓另辟蹊径,虽由颜色入手,但却以“铺”和“漾”概括出叶子动态和静态的特点,让我们对叶圣陶用词的考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小视频的应用恰到好处,让我们跟着学生更直观的观看了爬山虎生长的过程。

来自王家营子小学的张月老师授课《夏天里的成长》,整节课紧扣单元主题“围绕中心意思来写”,衔接第一课时找中心句的方法,第二课时直接让学生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有了第一课时的铺垫,学生顺理成章的就找到了中心句,接着由中心句入手,围绕中心句讲了在夏天里生物、事物以及人的生长。在讲事物生长的过程时,抓住里面的排比句,让学生现场发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了一首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小诗,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创作中掌握了知识,学得了本领。

贝子府中心小学的代表王家庆老师,为了呈现更好的教学效果,牺牲假期,为我们展现了一堂新课《曹冲称象》。以课后题为依托,在授课过程中将课后题全部解决,有条有理且流畅自然。王老师由“为什么称象”这样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找到大象之大,进而得出称象之难,以此来证明曹冲的聪明才干,用连环画和思维导图两种形式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别出心裁的生字教法让我们眼前一亮,教师引导到位,学生说的精确,这节课让我们看到了新教师身上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的能力。

课后我们趁热打铁,马上进行了评课交流,会上来自多个学校的老师积极发言,我们的讨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于三节课的探讨,更延伸至对于学段的甚至学科教学的交流。至此“同备一节课   同上一节课”主题教研活动告于段落,但是我们对语文课堂的探索才刚刚开始。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式,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奔跑在理想的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方向。

图文编辑:邓慧男

图片提供:—

初审:孙亚男

终审:杨俊光

阅读 186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