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不同样,智慧相碰撞一临一中老师来我校进行同课异构

静静的等待
创建于2019-12-04
阅读 24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初冬的严寒,也阻挡不了临河一中的教师来我校交流的热情。2020年11月27日,在临河一中校长马永福的带领下,临河一中高一、高二九大科目教师来我校与我校九科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一节课用不同模式来上。本次地理组教研活动中由我校高二名师罗焕光老师.高一门清清老师和临河一中郝兵老师、庞倩承担主讲。

       本次同课异构的题目是高一《地球表面形态》和高二《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四位教师授课中各展风采,十分精彩。

      罗焕光老师授课思维活跃,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用邓小平同志引入本课,把改革开放以后比作中国的春天,珠江三角洲的春天,点明改革开放政策对珠江三角洲发展中的影响和重要性,郝兵老师通过让学生唱《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引入本课注重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语言亲和,俩位老师逻辑性强,课件设计新颖,能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教学中渗透学科素养。学生听得兴致勃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我校门清清运用了我校的“三导六步法”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整个授课过程知识体系完整,逻辑清晰,重点难点明确,知识讲解有针对性。庞倩老师的课件优美,简易、易懂。

          同课异构结束后大家又坐在一起交流研讨,四位老师都谈了自己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反思了课堂的不足,大家各抒己见,交流了自己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及教学思想。在活动中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对于执教者充分认识自己教材的理解和处理与他人的差异,从而得到优势互补。对于听课者能从四位老师智慧火花迸射中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思考,而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升自我。

  智慧的碰撞,会擦出不同色彩的火花,期待下次的交流活动。

阅读 2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