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续航,砥砺前行——沂水县第四实验中学第六届若水教学节

芥末
创建于2023-10-19
阅读 32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潜心向学,方能问道远方,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风雨无阻是心态。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沂水县第四实验中学小学部于近期在报告厅和录播室举行第六届若水教学节数学专场和语文专场活动。1-6年级全体数学语文教师参加活动。

课堂风采展示

  王建玉老师以对话式情境导入,“同学们平时喜欢吃水果吗?”贴近生活实际,引出课堂内容。出示主题图,建立6.7的概念,会读写6和7,会比较6和7的大小。孩子们学得轻松快乐、兴趣盎然。

  王冉老师这堂课,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学贴近实际,情境教学效果突出。

  王恒霞老师通过复习乘法口诀唤醒学生的乘法计算经验。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算理探析后,通过解决问题,感悟乘法运算的一致性,探索并发现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建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模型。

  《分数乘除法练习课》课始,通过短视频和师生谈话,让学生认识计算的重要性,引出计算练习。整节课学生在口算、笔算、综合计算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有意义的活动。在简便计算中,学生总是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老师深入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出现的错题进行对比辨析,内化计算方法。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计算,让学生去观察、比较,让学生去归纳总结方法,由浅入深,注重拓展,学生在练习中总结方法,提升了计算能力。

  侯艳老师执教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从问题开始入手,整节课共发起“七问”,问题引领课堂,在不断地猜想验证中,让学生理解了算理,明白计算就是数一数,算一算有多少个计数单位。

  二年级语文组长王学英老师执教的《日月潭》,从课文回顾中导入,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中午、雨天的不同风光。王老师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的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孔祥孟老师执教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主要是围绕“预测”策略开展教学。孔老师本堂课紧扣单元要素,根据题目和联系生活经验预测故事的发展,总结预测的方法并要求学生讲述故事,续写故事。整堂课学生表现积极,学习氛围浓厚。

  徐飞老师在教学《ai ei ui》一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编各种的小儿歌让学生识记复韵母,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鲜活灵动,易于接受,让小孩们在生动的课堂情境中亲近拼音,感悟拼音,享受拼音学习的快乐、 运用多种手段来丰富课堂的形式,让原本枯燥的拼音学习在多样的教学手段中变得有趣起来。

  “说明文以‘说明了’为成功。”董实美老师能从品析课文、体会方法、应用方法、自主写作四方面入手,让学生在整堂课的训练中,将说明方法的学习贯穿其中。同时,她强调学习新知时要回顾旧知,做到“温故而知新”,做到顺学而导。在教学上关注学生主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让每个孩子都融入课堂。

  不同于普通单元,《夏天里的成长》所属的单元是习作单元,高正兰老师一开始就紧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找出全文的和各段的中心句或中心意思。理解文段时,高老师善于挖掘课文,抓住要点,围绕“速度快”“变化大”两个特点充分解读理解,引导学生理清了万物生长的因果关系,并通过“人的生长”巧妙地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高正兰老师的这堂课内容扎实,条理清晰,轻松自然的教学风格给我们带来了一

评课议课 博采众长

  公开课结束后,听课教师对老师的课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再讨论,不仅给予授课教师中肯的评价,同时也针对授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从课堂生成中审视问题,在反复的研磨中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教而不研则浅, 研而不教则空。勤于实践,方能磨砺课堂;深度研讨,更能凝心聚力,让我们在深耕细研中,产生思维碰撞、引发共鸣,在教学中努力创新与突破,使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文字:林雨  刘小晴

图片:田海宁 王明云

审核:王恒霞

终审:杜占叶

阅读 32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