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促研 共同成长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携手打造高效课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2023年10月16日到10月20日,宜城市实验小学开展了道德与法治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互学互研中借鉴优秀教学经验,探究高效课堂新路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学质量再提升。
“同课”出精彩 “异构”显匠心
王耀梅老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入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身边的塑料入手感知塑料的便利,回忆塑料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让学生懂得合理有节制的使用塑料制品,并强调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正确的使用塑料制品,让学生把课堂所学延伸到生活当中去。
李红英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认识塑料制品、寻找身边塑料制品的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塑料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再以“塑料为什么会被广泛运用”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将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带到课堂,通过“摸一摸”“闻一闻”“比一比”等活动,清晰地总结出塑料具有轻、薄、防水、有弹性、相对便宜等特点。这样探究出来的结论是鲜活的,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获得的。
严海敏老师讲的是五年级的《我们神圣的国土》这一课,与汪老师同课不同风格,严老师采用的是图片观察导入,让同学们感受一下国土。通过海陆位置、疆域、行政区域、美丽富饶的国土等方面来介绍中国,并采用图片视频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国土之大、之美,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汪淑珍老师讲的是《我们神圣的国土》,采用谜语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主要从面积、邻国、行政区域、香港、澳门和台湾等方面讲解了国土面积之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罗聪玲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证明自己的身份?以此问题引出新课《认识居民身份证》。教学过程中,罗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份证上包含的信息、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编码方式,使学生认识身份证并感受身份证的独一无二。课堂上学生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并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闯关游戏等方式,了解了身份证的用途,感受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认识了身份证,并掌握了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收获颇丰。
王春艳老师执教了《认识居民身份证》一课,在延续“公民”这一单元主题的基础上,从“居民身份证”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身份证上的信息,认识身份证的用途,树立“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的意识,进而明白“只有保护好个人信息才能保护自己的公民身份”。
胡露露老师在《认识居民身份证》这一节课中,灵活处理教材,教学活动设计有梯度,由浅入深,从公民身份引入身份证,通过图片了解身份证上的信息,再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然后了解身份证的用途,进而学会保护身份信息。这节课中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高主动性强,教学效果良好。
听课促成长 教研伴我行
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一种锻炼;每一次的聆听,都是一种成长;每一次的研讨,都是一种收获;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种突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反思中总结 探索中进取
道法组所有听课教师针对每位老师的授课进行了讨论和点评。各位教师畅所欲言,现场妙语频出。大家就本节课的亮点和不足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不仅要紧扣课本,还要能够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实现生活化。
通过本次学校道德与法治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以落实新课标理念为出发点,骨干教师积极引领,青年教师大放异彩,不同学段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学习中反思,在交流中探索,每一位教师都有所思,有所得!
策划:王祖涛
审核:龚家国
图片:道法组全体教师
文字:罗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