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飒飒,秋雨绵绵。时光清浅,岁月如歌。撷一束光阴,拂过心间,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课堂教学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2023年10月9日,仓埠街中心小学中段语文组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分课前说课、课堂呈现、观课议课三个部分。
课前说课明方向
柳旭桂老师要教学的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对照图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认识爬山虎的脚。2.读懂内容,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3.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并积累相关句子。
陈桂馥书记提醒大家关注到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2.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而柳老师的教学目标中没有落实“连续细致的观察”。陈书记鼓励大家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到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接着,柳老师讲述了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板书课题,书写“虎”字。2.回忆上节课有哪些收获。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爬山虎的生长位置,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
陈书记建议在识字教学中指导学生第二课时的生字,如“隙”、“萎”。
李慧老师提出复习导入的内容可以再简洁一些,不然时间不够。
高主任点出复习导入时将第一课时学过的内容简略回忆一下即可。
陈书记小结道,复习导入不能太过复杂,建议柳老师直接以“上节课,我们感受到叶圣陶爷爷在写文章时进行了连续细致的观察,来我们一起读读有关句子。”或“课题是什么?前两个自然段介绍了什么?那么我们这节课接着学习爬山虎的脚”导入。
柳老师继续讲述了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二、图文结合,认识爬山虎的脚。1.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2.思考这一段给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几个部分。3.这一段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爬山虎的脚?圈画关键词语。课件出示三幅同学们预习后所画的爬山虎,讨论交流哪一幅是文中所描写的,并说明理由。
陈书记提出柳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学习单,让学生在学习单上画爬山虎的脚并在课堂上展示。
柳老师对以上老师的建议表示赞同。然后柳老师讲述教学过程的第三部分:品词析句,探究体验,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1.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自由朗读。引导学生思考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并找出相关句子,指名读。让学生圈出相关动词,填入表格,体会文章用词准确。
陈书记建议柳老师将表格放到学习单上。同时引导新教师思考:用什么方法让学生体会文章用词准确?
陈俊老师指出可以利用换词法让学生体会文章用词准确。比如,将“触”换成“挨”。
李欣仪老师说可以引导学生模仿书上的动作,从而让学生体会文章用词准确。
听完其他老师的想法后,陈书记建议老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演一演爬山虎往上爬的一系列动作,接着将“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再让学生演一演爬山虎往上爬的一系列动作,从而促进学生体会文章用词准确并体会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然后让学生观察蛟龙爪子的图片,进一步领悟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以读代讲,再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观察的方法,并引入资料袋,强调连续细致的观察的重要性。重点关注最后一句,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是如何观察到灰色的脚很牢固地巴在墙上。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观察的方法。
课堂呈现试牛刀
柳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拉开序幕。柳老师先带着学生书写“隙”和“瞧”。接着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收获并顺势导入课题。然后,她利用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认识爬山虎的脚。她重点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探究体验,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最后她出示课文,并带领学生关注资料袋,总结观察方法。
观课议课促提升
柳旭桂老师交流了自己上课后的感受:1.时间把控不够到位。2.复习导入不够充足。3.通过图片认识爬山虎的脚的部分没有落实到位。4.学生表现较积极,基本上能够把握观察的方法并应用到作文之中。
高红丽主任指出柳老师的教学流程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但是“引导学生学习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等教学目标以教师告知学生居多,没有落实到位,大家可以结合这节课谈谈如何落实教学目标。
汤韵秋老师肯定柳老师上课流程清楚,目标明确。汤老师建议让学生自己说哪里是细致观察,哪里是连续观察,从而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同时,应该将板书放大,照顾到近视的学生。
潘梦莹老师认为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体会爬山虎的脚的变化,从而深刻地领悟什么是细致观察。
李慧老师点出柳老师在本堂课中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议引导学生关注资料袋,从而理解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
童红英老师评价柳老师执教的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层递进,为习作打下基础。然后她指出应先出示爬山虎的图片,再让学生联系课文找出爬山虎的脚的样子的相关词句,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细致观察。在与学生互动时不到位,应让学生自己做动作,理解“巴”和“贴”的区别,从而的到更深的体会。
李欣仪老师感叹本课中学生朗读流利,课堂氛围较活跃。同时她建议在演示之前,老师先边带着学生读课文边在黑板上进行示范,再点两位学生上台演一演爬山虎的脚的动作,让学生体会“一脚一脚”和“一步一步”的区别,从而领悟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方静老师表示柳老师的教学过程的思路清晰,建议在演示的过程中可以渗透观察日记的教学。
陈俊老师指出学生做动作时不够规范,可利用视频来让学生感受爬山虎的脚的变化。同时,可以加入小练笔,引导学生利用一系列的动词造句,为之后的习作教学打下基础。
严运秀老师指出引导学生关注“巴”和“贴”的区别时,应强调用词的准确性。
最后高红丽主任小结:要落实教学目标,柳老师可以:
1.随文识字,理解字义。开课学写生字比较突兀,生字可随文识记。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品悟。如教学第三自然段,首先让学生画出爬山虎脚的语句并读一读。然后思考:爬山虎的脚长什么样?了解到作者介绍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后,再让学生根据学习所得自己画一画爬山虎。紧接着展示学生画的爬山虎,并对照课文品悟,学习“细致的观察”。教学四、五自然段时,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爬山虎颜色、形状等变化,渗透学习“连续的观察”。
3.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第四自然段,最好直接让学生去圈画爬山虎爬的动词,不要规定顺序,圈画完后再来演一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品悟作者用词的精妙,并学习“细致连续的观察”。对于资料袋时,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加以引导,让他们对于“细致连续的观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4.注重细节。一是PPT要呈现完整的内容,不要忽略标点符号的用法。二是板书字迹过小,教师可在黑板上手绘爬山虎,并书写关键动词。
5.合理使用学习单。教师要明确使用学习单要达成的目的。本节课的学习单价值并不大,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每幅图中爬山虎的不同之处。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懂得不仅要引导学生在画演结合中学会观察方法,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乐趣,养成观察的习惯。相信在之后的教学中,各位教师能够融会贯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