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新 欢快 尤克里里

【九年培基  博·约圆梦】
“大基地”培养劳动品格
“大思政”落实铸魂育人
劳动正当时,实践励成长——兰化一校与苦水镇中心校进行青少年劳动实践基地签约仪式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六年级组
创建于2023-10-18
阅读 341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正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 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兰化一校为了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落实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全体五年级学生于2023年10月20日赴永登县苦水镇中心校开展了“劳动正当时,实践励成长”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签约暨揭牌仪式

  在本学期开学初教育局推出了大思政建设,大基地建设也成为大思政建设的关键一环。兰化一校与永登县苦水镇中心校签订“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协议,正是落实大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

       

  兰化一校与苦水镇中心校通过教学研讨,教学互助已有连续十余年的深厚友谊。苦水镇中心校虽然地处农村,但是有着十分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在接下来的“锄地体验”、“采摘玉米”的活动中,我们的同学通过亲身实践去领悟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去掌握实用的劳动生活技能,去塑造坚韧不拔的劳动体制和团队的合作精神。劳动教育基地的建立,不仅为我们同学们提供一个锻炼劳动技能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作为学生们精神成长的摇篮和财富。在劳动当中,同学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学会如何在团队当中发挥作用,提升劳动解决问难的实际能力。这些宝贵的经验既铸就青少年成长的必备品格,又为同学们成为一个合格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劳动实践活动

  劳动砺心志,实践促成长。俯下的是身子,传承的是祖辈的勤劳。签约仪式结束后,五年级全体师生进行翻地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运用生产工具,学习劳动技能。孩子们第一次走进田间,亲手拿起一把把铁锹,在基地校老师的亲身示范下,通过“踩、压、翻”三个动作要领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

       在暖暖的秋阳中,在金色的大地上,孩子们在中心校老师的带领下分组来到了各自的“责任田”,和中心校的同学们一起掰玉米,孩子们抱起一根根玉米,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大家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品质,本着颗粒归仓的原则将金灿灿的玉米收集起来。看着一堆堆个大饱满的玉米,切身体会到了“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野炊活动

  劳动研学“趣”野炊,实践赋能好“食”光。经过一上午充实的劳动实践活动,同学们来到了中心校安排的野炊营地。欢快的笑声,伴随着空中鸟儿清脆的鸣叫,在茂密的树林上空,久久地回荡,木柴、大锅、灶台......这些农村的炊具带给了孩子们独特的体验。尽管熏的满身的烟火味、汗水泪水一起流,可是每个人依然热情高涨,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结束语

  在微斜的秋阳中,我们结束了一天充实的劳动实践活动。由衷的感谢苦水镇中心校校领导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感谢老师们耐心的示范和讲解;感谢同学们淳朴的笑脸和温暖的陪伴,让我们参加活动的200多位师生都真真实实的感受到劳动之美,体会到劳动之乐。相信此次实践基地的建立,对于提升我们两校的教育教学品质,为两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将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能够有机会走进自然,一起体验收获的快乐,感悟自然生命的魅力,还让孩子们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建设别样的校园,打造别样的课堂,立足学生亲身体验,关注学生亲身实践。此次劳动实践活动正是我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劳动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劳动文化。同时,也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种子,让孩子们时刻牢记用辛勤的劳动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编辑:李丹 辛乾花

图片提供:五年级全体教师

审核:管伟  武天华

阅读 34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