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2023年咸生伍工作室省级地理骨干教师培训的第二天,培训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培训主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反思与实践创新。
受台风影响,早上海口的雨一直下个不停,天气渐凉。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学习的步伐。今天的学习任务有两项:
上午:外出研学考察南渡江入海口地貌和那央湿地地貌;
下午:聆听唐少霞教授的讲座《中学地理教师如何开展教学行动研究》。
早上8点地理骨干教师从酒店坐车出发,大概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南渡江入海口的海甸岛。
到达后,潘志新教授手绘图为我们讲解南渡江的入海口地貌概况,在观察的过程中注意探索几个问题:
(1)南渡江入海口的水文特征?(辫状河流)(水少沙多)
(2)海南岛三大河流的水文特征?
(3)海甸岛的形成过程?
(4)海甸岛内涝的原因?
(5)人工填岛项目对海岸线的影响?
潘教授逐一讲解这些问题,并在海岸边让我们观察,对面的新埠岛碧桂园房产开发填海造陆形成的潟湖,海南岛的地质构造及演变趋势,为什么不修建海南与大陆之间的跨海大桥,海南唯一的滨海沙漠景观分布在昌江为什么不典型了?琼海的玉带滩成因,解放海南为什么要从临高角登陆,而没有选择其他地方?这些时常围绕着我们的热点问题,潘教授从自然地理的角度一一解答分析,顿时豁然开朗,视野变得开阔,思路变得清晰。
接着我们坐车来到第二个研学考考察点——那央湿地。在行进的途中,突降暴雨。
老师们穿好雨衣,撑着雨伞,不惧风雨,冒雨继续前行,然后来到龙华庵庙宇避雨。
在庙宇中躲雨的空隙,潘教授开始围绕着那央湿地的4个问题开始讲解:
(1)那央冷泉的成因?和温泉的差别?
(2)海口为什么能获评国际湿地之城?湿地的类型?
(3)那央冷泉的污染源主要是哪里?
(4)那央湿地的生态价值?
潘教授用手绘图耐心讲解,老师们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
潘教授的手绘图,形象具体又易于理解。
发现的其中一个冷泉。
其中一个冷泉。
潘教授也提出了那央湿地除了有污染问题,还有水葫芦这些入侵物种造成的影响。提到了对环境要求高的指示性物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菜花。
这次外出研学实践考察是增强老师们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老师们先要具备这样的能力,需要多参加这样的研学活动,今天老师们的研学活动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尝试。
下午,唐少霞教授给我们做了《中学地理教师如何开展教学行动研究》的讲座。
唐教授结合实例生动、详细地讲解了行动研究的内涵及意义、特点及能力要素、基本环节及内容和教学成果申报五个方面的内容。
唐教授提出教师可以通过观摩、讨论、同课异构等形式发现问题、对问题的原因分析、拟定修正行动方案再进行效果评价。收效好可以积累经验提升教学理论,收效差就要再次反思问题原因分析。某个问题的解决可能要经历不断反思和改进才能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
地理骨干班教师认真听讲座
唐教授用“热力环流”原理研究案例给我们展示行动研究的过程
唐道敏指出老师们老师讲解“热力环流”原理时容易犯的错误。与大家一起探究“热力环流”原理的讲解过程如何表达更准确更能让学生理解如何表达更准确更能让学生理解。
地理骨干班教师认真记笔记。
最后唐教授给我们分享了她这些年研究成果,并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做到常反思,常钻研,积极做课题。
一天的课程结束了,这次的骨干教师培训老师们收获颇丰,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地理骨干教师的心得体会:
海南省文昌中学 吴婷婷
上午跟着潘老师实地考察了南渡江入海口和海口的那央湿地,了解了南渡江入海口的地貌、河流分布、河岸结构、那央湿地和冷泉分布及其成因,拓展了我们的地理专业知识,受益匪浅!
下午有幸聆听了唐少霞教授的《中学地理教师如何开展教学行动研究》,结合实例生动、详细地讲解了行动研究的内涵及意义、特点及能力要素、基本环节及内容和教学成果申报五个方面的内容,提升了我们教学行动力和研究能力。教学行动研究要求我们要具备问题意识、沟通与合作能力、必要的教育研究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反思与改进能力。今后要不断学习、反思改进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海南陵水分校
周虎军
今天我们跟着潘志新老师户外考察了解了海口南渡江河口地貌和那央湿地,了解了南渡江入海口冲积岛的发育过程和人工造岛对海岸地区冲淤作用的影响,也使我对人工填海对海岸生态的影响有了更深刻得认识。那央湿地的考察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到琼北火山活动对海口地貌和水环境的影响原来如此之大,在那央冷泉考察时大雨滂沱,但依然挡不住我们地理人的脚步,这几次工作室组织的户外实践活动,也让我认识到学习地理就要躬身实践,求质求真。
下午听了唐少霞教授的《中学地理教师如何开展教学行动研究》,唐老师结合实例逐一展开,详细地讲解了行动研究的内涵及意义、特点及能力要素、基本环节及内容和教学成果申报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理论水平,也认识到教学行动研究中我们老师要具备的能力,问题意识、沟通与合作能力、必要的教育研究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反思与改进能力这些都是教学行动研究的关键。
最后,为本次工作室组织的培训学习活动点赞,全省各地的优秀地理人在培训中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思维碰撞,在互动交流中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也进一步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培训活动受益匪浅,感谢咸老师和各位组织者的默默付出。
海南中学 梁丹丹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上午的研学活动和潘教授的精彩讲解让我对自己从小生活的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原来马鞍岭火山不仅塑造了羊山地区典型的火山地貌和火山民居、火山农业等,其影响还渗透到海口乃至琼北的多个地区和多个方面,不禁让人感叹自然力量的巨大,恰逢11月下旬要带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就有前往羊山地区的打算,今天的研学活动就是一场及时雨!
中学地理教师不仅要不断提升专业知识,还要持续精进教学能力,下午唐少霞教授关于教师行动研究的讲座就位我们一线地理教师指明一条前进道路。行动研究对于中学老师而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研究方式,因为它一般情况下针对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和方案,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正好这段时间在教学工作中遇到一些困惑,我从唐教授的讲座中得到很大启发,认为自己下一步应当把困惑提炼成问题、把压力转化为动力,通过行动研究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炼出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最后,十分感谢各位专家教授老师们的传经送宝!
东方市研训中心 唐道敏
今天上午,我们风雨无阻前往南渡江入海口出的横沟河及那央湿地研学,亲临实际情境,倾听潘教授详细的讲解,认识到了南渡江入海口处地貌的变化过程,以及预测将来其发展面貌,还有那央湿地的形成。同时深刻认识到部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当今我们人类有很多与自然不相协调的建设,是一些掌握着权利和资本的人,为了个人私利,在相互运用资本和权利做着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把破坏坏境的行为合法化。真是让人陷入了深思:我们整天在教育着学生要如何保护环境,可是这课堂教育的教科书和社会的教科书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我们该怎么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看来我们只能一如既往的教导学生要保护好环境,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我们要像那央湿地的冷泉一样,唯有不断的向上喷涌,方才可能守住那片清澈的水域。
国兴中学 饶仕红
今天上午冒着大风雨,在潘志新教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南渡江入海口和那央湿地考察。在南渡江口潘教授给我们讲解了辫状水系的形成过程及建造人工岛的背景和带来的影响等,白沙门沙滩在人工岛影响下,沙滩海岸在后退,对生态影响极其恶劣。而琼南地区的山地与海岸风景优美,也在许多人工岛影响后逐渐受到影响,当前有些地方在逐渐拆除恢复海岸湿地,但是前期破坏需要很长时间都不一定能修复到原有的状态,真的很遗憾。还有昌江沿海的荒漠受到人工植树影响,荒漠基本消失,但西部背风坡,大的气候较为干旱,人工植被对环境影响也是较为微弱的,因此,在某些地域,尊重自然,守护自然才是我们主要任务。
在那央湿地,我们顶着暴雨,在一处庙宇避雨,一起聆听潘教授给我们讲解冷泉的形成过程,并与温泉做比较,还穿插了水井取水深度涉及的埋藏深度,认识了潜水,不完全透水层,不透水层等,弥补了很多概念性和原理性知识,真的收获满满,就像我们大家说的“今天下刀子到要来”,真的很值得,每次参加潘教授的实践活动,都是很开心,很有收获的。
今天下午,唐少霞教授从琼海抽空赶回来给我们做了一场有关“行动研究”的报告,她从概念,意义,方法等进行讲述,并从具体研究案例给我们展示行动研究的过程,并一起探究“热力环流”过程和原理,指出老师们容易犯的错误。她还给我们分享了她的研究成果,以及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希望老师们常反思,常钻研,积极做课题研究,这真的是一场很落地很实用的讲座,感谢唐教授百忙中来传授研究经验。
今天的培训已经结束,2021-2023骨干培训也将完成,突然感觉很不舍。每次地理人的相聚都是伴着欢声笑语的,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一切都好,大家常联系,创造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
黄流中学 丁建强
上午的南渡江河口地貌和那央湿地野外研学活动,让我对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实地考察和潘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亲身了解到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下午唐教授的讲座,让我对中学地理教师如何开展行动研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唐教授以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理论,展示了行动研究的实际意义和具体方法。同时,行动研究也是我们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会将今日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民大附中陵水分校 秦友
今天,我们冒着大风雨跟随潘志新教授考察了南渡江入海口和那央湿地。潘教授讲解了辫状水系的形成过程和人工岛的背景及影响,如白沙门沙滩海岸在后退,生态影响极其恶劣。在琼南地区,山地与海岸风景优美,但人工岛影响后逐渐受影响,有些地方正在拆除和恢复湿地,但前期破坏需要长时间修复。此外,荒漠受到人工植树影响而基本消失,但西部背风坡干旱,人工植被对环境影响微弱,因此尊重和守护自然才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在参加潘教授的实践活动时,我收获了许多知识,如冷泉形成过程、水井取水深度等,弥补了概念性和原理性知识。下午,唐少霞教授给我们做了有关“行动研究”的报告,讲解了概念、意义和方法,并分享了具体研究案例和热力环流原理。她还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希望老师们常反思、常钻研并积极做课题研究。
今天骨干培训完节了,突然感到不舍。希望未来一切顺利,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学习,努力为学生提供我们最好的服务。
国兴中学 邢帅
今天的培训是野外考察+理论结合,早上在潘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去了南渡江入海口个那央冷泉考察,这是一个从理论上升到实际运用的考察课,潘老师通过对比分析南渡江入海口处的分析,再与人文地理结合,使得我搞懂了丰富的河流研究知识。下午唐老师结合自己的实践出发,教我们用行动的方法研究自己的工作。两位专家都非常的接地气,都是给我带来新的收获。也有了新的思考。这次培训的时间非常的充实,地理人的追求,地理人的热情,深深不舍,希望不久将来再次相遇。
临高二中 娄丹丹
风雨不阻地理人研学热情,室内行动研究理论学习仍兴志浓。
上午一行人在潘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去了南渡江入海口海岸及那央冷泉参观考察。潘老师现场用问题引导,边精彩讲解边绘图,与老师们一起问答共探究,现场尽管有风有雨,一群爱学习的地理人在村庄的庙里避雨听课共探究,是多么融洽的场面。下午唐少霞老师用案例教大家如何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来提升和思考、改进、检验、成果提炼来改进工作。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断前行。
海口市海景学校 彭玉凝
今天的学习是理论与实践、课堂与课外、课上与课下相融合的完美呈现。不但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还有具体的实际探索路径。我们就像海绵一样,不停地汲取着知识。
研学实践,理论提升阔视野。在潘教授的带领下,去了那央湿地和南渡江入海口。南渡江入海口,我虽然生活在这里,每天也都经过,却从没像今天这么仔细去研究它。也意识到研学其实应该是这样的。要想对一眼看到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人工岛的行成不但对周边海岸线有影响,还会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那央湿地冷泉的行成,原来这么有意思。它受地底下的玄武岩影响,雨水渗到地下,有玄武岩的隔热,因此水温较地面低、也清澈很多。果然知识是学无止境的。
行动研究,反思积累促进步。从唐教授的讲授内容中,我认识到,不论是上课,还是做课题,都要严谨、认真、能坚持。上课每个环节的设计关系到学生的理解程度。就算是讲课也要注意讲解和讲述的不同。老师只有自己清楚明白,学生才能很好掌握。行动研究就是一种有利于中小学教师开展研究的途径。同时,行动研究就存在于我们平常的教育教学中,上一节展示课、写一篇文章、提高某一班级成绩等,都是它的一部分。将这一点一滴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课题研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一朝一夕的学习,日积月累,将会呈现不一样的效果。
知行合一,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有感于2023年咸生伍工作室骨干教师研训活动
海口市长彤学校 吴英志
热带扰动还是不知不觉加强成为热带低压,一个上午带来诸多的风雨。按照工作室计划安排,各位工作室成员风雨交加中、风雨兼程里开展上午的研训活动。上午的活动,在潘志新教授的引领下,对南渡江入海口海甸岛段以及那央湿地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潘教授延续着昨天的知识渊博力以及高超讲解力、独到的见解力。在白沙门公园附近的南渡江入海口海甸岛段,潘教授通过手中的展板,逐一分析南渡江入海口的水文特征、海南岛三大河流的水文特征、海甸岛的形成过程、海甸岛内涝的原因、人工填岛对海岸线的影响等五个问题。在那央湿地的龙华庙庵,潘教授就那央冷泉的成因、海口为什么获评“国际湿地城市”、湿地的类型、那央湿地的污染源主要有哪些、那央湿地的生态价值等方面逐一进行讲解,给我们传递的研学实践的本来面目,给我们传送地理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的有效途径。
通过潘教授的专业的讲解、专业的眼光、专业的剖析,让我深深体会到,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集知行合一于一身的研学实践就是一条最为有效的途径。这样知行合一的研学实践实质就是把课堂内的知识和户外野外实践考察、调查结合起来并设置问题,带着问题置身室外,把课堂学习搬到野外,将学术知识科普化。这样的知行合一,这样的研学实践,可以促使地理教师在研学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能力、调查能力、记录归纳能力、地理数据的分析能力也能得到不断的提高。另外,这样的研学实践,肯定能促使地理教师对地理知识的获取、整理、运用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对于地理实践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和实施策略,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海南师范大学的唐少霞教授在下午的讲座中,侧重于教学行动研究,与各位工作室成员就中学地理教师如何开展教学行动研究展开对话和交流。唐教授围绕行动研究内涵及意义、行动研究的特点及能力要素、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行动研究的内容及实例、教学成果的申报等五大内容、用时两个小时,一一跟工作室的成员分享她对行动研究的认知和实践,也为我们的专业成长之路提供了别样的选择,也是知行合一的成功案例。通过唐教授的讲座,我们知道,要想有效发挥地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要想提高地理教师的问题解决能力、要想提高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乃至于要想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开展教学行动研究确实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在讲座中,唐教授还提醒各位工作室成员,开展教学行动研究的过程中,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记录为依据,要动态研究和持续研究,也就是要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反思。为了让大家明白如何开展行动研究,唐教授还在讲座中穿插中学地理教学案例,以此来说明行动研究的对象、依据以及方法和模式……这场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讲座,再次印证了知行合一,真的是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
时间总是匆匆,当你在认真投入之时,不知不觉,本次培训即将接近尾声,在经历了两天的学习后,不免也有一番感慨。对于培训的目的和作用,不必多说;对于忙碌中挤出时间参加培训的心情,也不必形容。这次难能可贵的线下培训,给我们工作室成员提供了一个可贵的学习平台,我能够搭上这次培训的班车感到荣幸,是这次非同凡响的培训让我开阔了视野,反思了自我,让我能和全省优秀的同行进行教育教学的交流,聆听教育专家的指点,确实是达到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
本次培训,是我人生教育生涯历程中一段有意义深刻的学习旅程,更是生命与智慧迅即聚核与绽放的过程。我思故我在!学优秀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通过聆听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户外研学实践的体验以及评课议课的参与等活动,加深了我对本次专题培训的理解;通过自我反思和同行交流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寻找自身的不足,寻找突破的方向……
没有反思就没有觉醒,没有觉醒就没有改进,没有改进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就没有成长,没有成长就没有提升,没有提升就没有蜕变……研训没有终点,只是暂告一个段落,但是成长的步伐,却是永远在路上……
西大临高实验中学 谢志琛
10月18日上午的南渡江河口地貌和那央湿地野外研学活动,让我们对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实地考察和潘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亲身了解到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10月18下午海南师范大学唐少教授的讲座,让我对中学地理教师如何开展行动研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唐教授以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理论,展示了行动研究的实际意义和具体方法。同时,行动研究也是我们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会将今日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儋州市思源高级中学 张超
今天早上我们一行人跟着潘教授来了一次地理研学之旅,从南渡江入海口到那央湿地,从南渡江入海口的地貌、河流分布、河岸结构、到冒雨参观那央湿地、冷泉,潘老师的讲解娓娓道来,让我学到了许多教材之外的海南乡土地理知识,这些所见所闻是可以用地理理论知识解释的通的,这才是从理论上升到实践,我感觉不虚此行!作为地理教师,我们经常强调加强对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但是前提是我们老师自身要有很强的地理实践力,地理核心素养不应该只是用来培养学生,更是需要地理老师自身就要具备的,今天让我反思到也许是我自己地理的核心素养不足导致长期以来我的教学进步不大。
海南省农垦加来高级中学 符彩虹
为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台风天,大家风雨无阻来到南渡江入海口和那央湿地。海大潘教授结合简图讲解南渡江入海口的瓣状冲积岛的形成过程、填海造岛打破了泥沙流动的平衡对海岸地貌的影响、那央湿地和冷泉形成的过程。听了潘教授讲解,我觉得很惭愧,作为一线地理教师在讲授地表形态的塑造内容时,能拓展到身边生活中的案例不多而且在旅游中不能把看到的景观解释明白。潘教授在实地讲授的知识就是教材中的知识身边活生的案例。当时就在想下次不能错过潘教授的研学旅行,要多跟潘教授出去看世界才能收集更多的地理素材。生活素材能用到教学中不仅让学生知道很多课堂的知识就是来源于身边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客观评价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及解决身边的问题。
下午海师唐教授《中学地理教师如何开展行动研究》的讲座,也很接地气,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同课异构—讨论—反思—行动研究。老师们在同课异构、公开课上课、备课组备课等经常讨论如何上好这堂课,但是能深入研究的很少,更没有都做多次把打磨或是保存。像唐教授说的每学期积累一定量的精品课,不仅能减轻老师的负担还能提升教学质量。上一堂课都会存在一些不足,也许经验不足,或许是时间有限,如果能按唐教授的行动研究方法去研究去积累,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教学的道路上会走的更轻松更自信更有质量。
编辑:赵仙鹤,符彩虹
审核:符永权
图片提供:地理组骨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