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引领共成长  交流分享促提升
——包头市初中道德与法治示范课展示交流活动

张丽华
创建于2023-10-18
阅读 4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为进一步提升包头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聚焦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高质量教学策略。10月17日下午,在包头市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索海旺老师组织下,在包头市第五中学开展2023包头市“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示范课展示交流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包头市教育局“高欣教育专家服务基层”团队成员及包头市所有道德与法治教师,活动共有三个环节。

  课例展示  以教启思

      首先,由包头市第五中学周彦老师呈现九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题《共圆中国梦 》一课。周老师的课遵循教学评一致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善用议题、情境教学。设计线、情境线、任务线、活动线、知识线、素养线六线合一。“赤橙黄绿,谁持彩练当空舞”“东西南北,风物长宜放眼量”“千山万水,扶摇直上九万里”三个环节主题鲜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明确价值引领,培养政治认同,明确新时代中学生如何共圆中国梦。课后,周老师又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她的说课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依循课标,厘清教材;把脉学情,制定目标;备教学评,一体设计;评价促学,反思提升。给我们呈现了一节完美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构想。

  众行致远  研思同行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课后包头市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索海旺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了交流研讨。索老师倡导大家实施基于学情、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课堂模式;高新区教研员尤彩霞老师用两个完美高度肯定了周老师的课,她认为今天的课完美地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在教学中如何闭环,完美地展示了学生活动;昆区教研员郑文斌老师提出两点思考,一是党的二十大和中国梦在教学中如何建立起联系?二是中国人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外五旗县代表来自萨拉齐第四中学的张云峰老师对今天的示范课予以高度评价,认为今天虽远道而来但是不虚此行,收获满满,并表示回去后会认真消化和吸收今天所学;青年教师代表来自北师大附中的高春语老师认为今天的课“教”有气度、有力度、有广度;“学”环环相扣,深度学习;“评”评价精准,一体设计。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这次活动是一次智慧的碰撞、思维的切磋、心灵的启迪,今后自己在教学中要紧跟时代步伐、依据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打造新课堂,成为“有追求、有品位、有灵魂”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

  行走思政  且行且思

      思想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思政课让我们更加注重思想的培养和提高,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思想品质和思想能力。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一种人生态度。包头市第五中学是包头市学雷锋模范学校,处处渗透着这种精神和态度,意在让学生们珍惜思政课,学好思政课,做一个有担当、有思想、有情怀的人。今天在活动的最后,我们有幸参观了这所优美而处处散发思政气息的学校,用心去体味和感受,更加坚定了思政人的初心和使命。

  教师们在观摩课例中受到启发、在交流分享中思维碰撞,在参观学校中洗礼思想,更进一步落实了课标理念、拓宽了育人路径,每一位老师在收获中且思且行,积蓄能量,共同携手前行!

阅读 4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