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这是本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属于练习性质。学生在《牛和鹅》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批注的角度和方法。在教学中,我紧扣单元要素,首先出示自学单,让学生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课文内容,抓住“我”的语言、动作和直接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心情变化,并结合自己的批注,通过表格的形式总结出我在这次演出活动中的心情变化。这为本课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打下了基础,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效果,更好地理解课文
一、与课标同行,紧扣单元要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要素是中高年级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编排的显著特点之一。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在单元导语中列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单元习作要求,分别指向阅读和写作需要达成的目标,单元语文要素既以目标的形式定位了单元教学的重点,又架起了读写融通的桥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高阶。
二、与主体对话,把课堂还给孩子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