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而来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十期第五、六周191班学习记

创建于2023-10-17 阅读1971

  短暂的假期过后,191班的学员们又迎来紧张而忙碌的学习生活。八天的时间,大家先后听了六场讲座(包括校长任职资格培训),阅读了《国史大纲》和《麦田里的守望者》。部分学员还代表班级参加了项目办举办的“三笔字”比赛。

听讲座,明方向

  每一场讲座,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每一场讲座,都是一次灵魂的唤醒;每一场讲座,都是一次高阶思维的完美展现。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流的学校,不仅要有一流的教师,更要有一流的校长。

        课程领导力是校长最核心的能力。校长要领导学校课程建设,包括引领课程规划、指导课程开发、检测课程实施、评估课程效果。课程有吸引力,学校才会有活力。

陈静老师《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人们常说要办“最好的学校”,却很少有人讲要做“最好的课堂”。没有最好的“课堂”,哪来“最好的学校”?讲座中,张桂春教授从“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三方面为学员们详细解读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改革课堂教学的方法。为大家日后回归学校进行课堂改革指明方向。

张桂春老师《基础教育改革:从“课堂教学的革命”再出发》

         科学与艺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有助于培养想象力、激发创新灵感,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施大宁教授强调,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审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用美的方式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施大宁老师《科艺交融,以美育人——科学与艺术的对话》

  引领年轻的教师成长,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教师是学校改革发展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校长要尊重、信任、团结和赏识每一位教师。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学校作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帮助教师从任务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姜元涛老师《校长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保教授以红河州元阳县阿者科计划为例,从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共同富裕、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治理促进人才振兴、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促进乡风文明四个方面诠释了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他号召学员们要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知识,走出去然后更好地回来投身家乡建设。

保继刚老师《阿者科计划:乡村振兴新模式》

  做教育就是做善事,想把教育做好的人都是想把善事做大的人。教育的最大善事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这是康永邦校长的教育思想。好的教育是有灵魂的教育。好学校是让每个教师和谐成长、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让每个家长幸福成长的学校。康校长在聚焦三个教育问题即学生体质弱、情商低、思维能力弱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新学堂”的一系列主张。期间,他重点强调了运动于学生的重要性,以运动作为学校发展平台,着力培养身体好、情商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康永邦老师《我是怎样当校长的——兼谈“新学堂”的教育主张》

读经典,开智慧

  一书一世界,一阅一芳华。脚步不能到达的远方,书籍能带我们翱翔。

  旁边是熙熙攘攘的人流,身后是明明暗暗的灯火,沿河十里,从古到今长长久久。

        钱先生说,温情与敬意是对历史最好的态度。

  孤独而颓然,温暖而真诚。也曾叛逆,也曾善良。也曾失望,也曾迷茫。或许,温暖与纯良,才是治愈青春最好的良药。

三笔字,书人生

  携一种智慧的力量,拘千年历史的芬芳。用独特的形体、卓然的风骨,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或许,这就是汉字最大的魅力。

        愿你提笔及星辰,落笔仍留有余晖。

    

苏建香、余华飞、余国祥、杨柏宏、宁正书、方仕忠代表班级参加“三笔字”比赛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相信学员们会坚定理想信念、戮力前行,用奋斗书写教育强国梦!

图片:191班全体同学

文字:张凤

初审:自金梅

复审:苏建香

终审:191班班委会

阅读 197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