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小•教研】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运算能力——利通区第十二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纪实

创建于2023-10-17
阅读 28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落实践行新课标理念要求,促使教师深入理解课标的理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解决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运算能力的问题。2023年10月18日,吴忠市利通区第十二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在录播室举行了以“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运算能力”为主题的数学教研活动。汪澜老师主持本次活动,校领导及第十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精彩课例

聚焦课标,构建课堂

活动首先由袁红玲执教《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一课。经过工作室成员精心打磨,这节课,袁老师立足于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形成体验,以班级植树活动为线索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经历自主尝试——合作探究——数学化转化——结构化提升的过程,通过分小棒的操作活动,由直观操作到抽象出竖式模型,逐步理解了竖式计算的道理。掌握了计算方法,适时沟通了口算、笔算、小棒三者的关系,解决怎么算怎么写的问题,循理入法,以理驭法。学生在操作、说理的过程中形成推理意识,体现了运算的一致性,对进一步体会《课标》要求有一定的启示和思考。

  课堂中学生坐姿挺拔,口令整齐响亮;回答问题积极勇敢、自信大方、声音洪亮,彰显出了第十二小学学子朝气蓬勃、阳光自信、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与时俱进的教学,师生的完美配合,展现出了教育的智慧和师生独特风采。

教学阐释

系统阐释,厘清思路

贾丽俊老师以课标为导向,从“寻课标、挖教材、探学情、定任务、促生成”五个方面对单元内容做了详尽的剖析,从阐述的过程中感受到青年教师能够找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并能够意识到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指导其教学实践。

互点互评

直观建模 提升素养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工作室成员的集体共研,精心打磨才促成了精彩的课堂。团队成员杨萍、张娣老师分别从不同视角对本节课进行点评,让老师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及新课标理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杨萍老师认为,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转化者在重要角色,本节课袁老师把数学核心素养充分贯穿到实际教学的各个环节,展现了教师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结合学校“3421生本”教学模式,张娣老师认为,课中“导--学--展--测”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独立思考空间,充分尊重学生能够的个性思维;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名师讲座

引领提升 提质增效

评课结束,由工作室主持人张晓蕾主任,为大家带来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运算能力》的精彩讲座。让在场的所有老师加深了对核心素养及运算能力内涵的理解,进一步优化了对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策略,有力助推新课程实施朝着纵深发展。

老师们非常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认真听,细心记,力争学到更多的知识,更新理念,以便于更好地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分享收获

汇报交流,共促成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青年教师李楠表示活动虽然结束,但留给老师们的思考还在继续,今后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于心,并实践于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而有思,研而有行,在新课标背景下,我校数学组将以此为契机,践行新理念,以研促教,以教促学,扎实探究新课程标准落地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愿老师们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在磨砺中成长,在奋进中前行!

阅读 28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