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岗学习共成长,学思悟行促提升——2023年琼海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培训之中学一组培训纪实(二)

心之向阳
创建于2023-10-17
阅读 293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充分发挥名班主任的引领作用,推广班主任的成功经验,提升骨干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和育人能力,今天,2023年10月17日,琼海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跟岗研修活动继续在广东仲元中学附属学校开展。今日培训由德育处范胜明主任主持。

      上午,广东省语文特级教师、省名班主任胡灵莉老师为我们做“小学班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金钥匙班级管理为例”的讲座。

      胡灵莉老师以班级管理的“育人目标”为宗旨,分别从人格魅力、科学的班干部管理方式、共同的约定要求、班级的特色活动、主题班会课、家校共育这六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围绕“班级凝聚力”这一主题来更好地实现班级管理。 

      她认为要做好班级管理,第一,要聚焦班级的凝聚力;第二,重视人的成长;第三,开启阅读体验活动;第四,结合课堂的优势;第五,发挥共育的效能;第六,培养终身阅读者。

      其中,在聚焦班级凝聚力方面,胡老师提出,班级凝聚力等同于一个磁场。班主任要先成为一块磁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孩子。那如何才能成为受欢迎的老师呢?胡老师总结了八大词语:关爱和公正,信任和宽容,真诚和激情,学识和能力。

      在家校共育方面,胡老师表示搭建家校共育沟通桥梁时应遵循五大原则:目标一致原则、共担责任原则、相互包容原则、换位思考原则、尊重平等原则,并展示了班级家委组织的各类亲子研学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

      胡老师如数家珍般地分享了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宝贵做法,特别是她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26个字母”心得,引发在场老师的共鸣与共勉。

      下午第一场培训,由广东仲元中学附属学校八年级级长詹纯丽老师做“活动育人,润德于心——家校共育的开展策略与思考”的讲座。

      詹纯丽老师分析了目前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①部分家长存在着功利心理。②部分教师存在着信任危机。③家庭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差异。④家校合作工作开展缺乏清晰具体的活动指引和落实方式。

      那么如何开展家校共育的工作呢?詹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成立“家长学校”,加强互动合作,提升科学教育能力。
  2. 举办家校访谈直播节目,促进亲子交流,达到“教育无痕”效果。
  3. 发挥学校家委会的力量,推动家校合力,落实家校协同育人。
  4. 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积极情感体验。

      最后,詹纯丽老师建议我们要多思考,要先谋而后动,方案先行(详细版、终结版)。复盘是进步的开始,把活动实践撰写成文章,有理论支撑有实践过程,才能实现活动育人的成果化。

      下午第二场,仲附九年级优秀班主任冯晓芸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她的优秀作品——倾心耕“耘”育君子,飞“梦”传承展宏图。

       冯老师是一位年轻富有创造力和深沉教育情怀的班主任。她从班级精神建设、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活动建设和班级环境建设四个方面分享她的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标识、班名、班徽和班级口号都体现了全班同学和她对班级的期许(德才兼备的君子班),班名融合她的名字(芸)后定下来的“耘梦班”。同时对于班级初中三年发展目标做了具体的规划:

初一:梦想是灯塔。耘思:确定方向,做好准备。

初二:梦想是翅膀。耘心:磨练自我,准备起飞。

初三:梦想是信仰。耘涤:内心笃定,未来可期。

      通过冯老师的分享,我们感受到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它往往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它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教室文化内涵,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熏陶着孩子们的心灵,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下午第三场,仲附小学部一年级级长倪洁珊老师做关于“方寸之美,育人无声”——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的分享。

       温柔甜美的倪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她的成功带班经验:

      倪洁珊老师认为,孩子在校园的每一次驻足、每一个转身、每一次沉思,都至关重要。以方寸见艺术,于无声中育人。把每一件小事做出教育的味道,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经验分享春风化雨,教育智慧润物无声。本次培训活动,对今后班主任如何更好地管理班级及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相信,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班主任付出的是一滴滴辛苦的汗水,但收获的是一份份充实的沉甸甸的情感。愿永远在教育的天空下且歌且行,一路花开满树,芳香满径。

图片拍摄:孙才芳

文字编辑:林小萝

排版审核:吴茹叶

       

阅读 293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